“凭啥判错”,3600÷9=400被打叉家伙不服,老师:赔本赚吆喝呀

现在的家长都会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家长不可能一直监督孩子的学习,而孩子的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应孩子在学校是否认真学习,有些家长不仅要看一下孩子考试了多少分,还要自己检查孩子的错误,这样才能放心。

“凭啥判错”,3600÷9=400被打叉家伙不服,老师:赔本赚吆喝呀

最近张女士看了女儿的试卷之后却更加糟心了。事情是这样的,这天女儿放学后拿回了考试的试卷,张女士吃过晚饭后,仔细地查看了试卷发现女儿考了98分,只错了一道选择题。可是张女士定睛一看,却不淡定了,这道题目是这样的:商店新进9把小提琴,一共花了3600元,售价合理的是()。

底下一共有四个选项,分别是A 498元/把;B 400把/元;C 498把/元;D 400元/把。

女儿选择了D选项,张女士认为女儿选的完全没错,3600➗9的确是400元每把,张女士彻夜难眠,心想不是因为女儿考试没拿满分,而是老师针对自己的孩子,故意让孩子拿不了满分,于是第二天,张女士气呼呼地拿着考试试卷去找到了女儿的老师,张女士刚刚说“老师,你给我家孩子批错题了。”

“凭啥判错”,3600÷9=400被打叉家伙不服,老师:赔本赚吆喝呀

老师马上问“是不是小提琴那道题啊?”张女士更生气了,原来老师知道自己批错了,果然是故意的。张女士刚想发火,老师马上笑了笑说“您别急,这道题的确很多同学做错了,这道题应该选A,您仔细看如果卖400元是不是赔本赚吆喝了?”张女士马上反应过来,原来是自己考虑不周全,也掉到了题目的陷阱里,还来质问老师。

“凭啥判错”,3600÷9=400被打叉家伙不服,老师:赔本赚吆喝呀

张女士瞬间觉得非常不好意思,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张女士担心自己给孩子丢脸,马上给老师道歉,老师也表示理解并欢迎张女士常跟自己沟通,只不过不要太着急了,张女士马上许诺老师,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现在孩子做的题目的确有些刁钻,不仅考验孩子的算术,也考验孩子的生活常识和知识应用能力。家长在孩子的学生生涯中也免不了和老师沟通,在和老师沟通时家长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那么,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在与老师沟通时保持平和的心态

有时候对于老师的一些行为,家长会认为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个时候家长可能会有些生气,但是千万不要打电话给老师发泄一通怨言,或者是冲到学校斥责老师,这些都是不理智的行为。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先把事情的真相弄清楚,如果老师真的做错了再进行处理,如果武断地指责老师,不仅没有礼貌,也很可能导致老师对孩子的评价降低。

“凭啥判错”,3600÷9=400被打叉家伙不服,老师:赔本赚吆喝呀

2、兼听则明,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有时候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同的,这就是所谓的“罗生门效应”家长要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不仅要听取孩子回家的陈述,还要听老师怎样陈述一件事。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认为孩子说的一定错,因为老师有时候不能很好地顾及到每个孩子,了解的事实会有偏差,也不能一口咬定就是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偏见。

3、与老师积极沟通,经常与老师沟通

很多家长不喜欢与老师进行沟通,也不知道怎样与老师沟通,他们担心老师觉得自己在套近乎,或者是感觉与老师沟通一定要送礼,但是事实上与老师进行沟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没有必要进行阴谋论的猜测,因为老师和家长是利益共同体,双方都希望孩子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可以了解孩子的性格,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家长也可以从老师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可能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的一些从前不知道的闪光点,所以说,

家长对于与老师沟通这件事一定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当然也不能过分骚扰老师,保持适当的频率就可以了,一般可以是在家长会开始之前或者是结束之后与老师进行短暂的沟通。

“凭啥判错”,3600÷9=400被打叉家伙不服,老师:赔本赚吆喝呀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好的发展,即使孩子在学校家长看不到孩子,他们也牵挂着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联系时不可避免地,家长学会正确与老师进行沟通,也是让孩子接收到更加适合的教育的一个契机。

各位网友,大家觉得这道数学题出得太偏还是更巧妙?大家认为和老师沟通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欢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