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袁紹(十二)盟主真相

據《三國志袁紹傳》記載“紹遂以勃海起兵,將以誅卓。語在武紀。紹自號車騎將軍,主盟”。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這裡的“主盟”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主持會盟,一種是擔任盟主。不管是哪一種含義,這段話的意思都再明顯不過,就是在說袁紹擔任了討伐董卓的關東義軍聯盟的盟主,並且主持了會盟的事務。在曹操的《武帝紀》中,這件事也給出了明確的印證。原文是這樣:“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假如我們單只是看《三國志武帝紀》和《三國志袁紹傳》中的這種記載的話,袁紹肯定是參加了關東義軍聯盟的會盟大會的,而且他還在現場被推舉為盟主,並以盟主的身份主持了會盟。

但是這件事在《三國志臧洪傳》中,卻有著另外一種不同的說法。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臧洪字子源,廣陵郡射陽縣(今江蘇射陽縣)人。十五歲以父功拜為童子郎,遂“知名太學”。後舉孝廉,補琅琊國即丘縣長。中平末年廣陵太守張超請棄官歸家的臧洪擔任自己的功曹。

臧洪這個人,我曾經在本系列兩年前的文章裡專門講過一篇,原標題是《殺愛妾而食的臧洪,緣何會受到陳壽范曄以及後世的敬仰與尊重》。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翻出來看一看。

在臧洪短暫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他的引導之下,促成了討伐董卓的酸棗會盟。

所謂的酸棗會盟,其實就是《三國志武帝紀》中所記載的這場關東義軍聯盟的最初形態。在小說中以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形式出現。我們可以將關東義軍聯盟理解成是酸棗會盟的升級版。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據《三國志臧洪傳》記載,董卓殺漢少帝劉辯“圖危社稷”的時候,臧洪說服了張邈張超兄弟“為天下倡先”起兵誅除國賊董卓。也是憑藉著臧洪的關係和影響力又招來了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和東郡太守橋瑁。再加上陳留太守張邈和廣陵太守張超等諸侯組成了最初的聯盟。這些諸侯約定在酸棗縣舉行會盟誓師大會,所以才叫做酸棗會盟。

當這些諸侯先後抵達酸棗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想見,一場歃血為盟的儀式自然是必須要有的環節。而主持這場儀式的,正是臧洪。史書原文是這樣:“乃設壇場,方共盟誓,諸州郡更相讓,莫敢當,鹹共推洪。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也就是說臧洪才是這場酸棗會盟上“主盟”的人。臧洪不但主持了這場會盟,還是這場酸棗會盟上“升壇操槃歃血而盟”的盟主。這一點可以從他在會盟現場上代表各路諸侯宣讀的會盟誓詞中揣測出來,這份誓詞原文是這樣: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據史書記載,當時在場聽到臧洪宣讀這份誓詞的人,無論是諸侯還是士卒“莫不激揚,人思致節”。想來這是極具感染力的一次成功的演講,臧洪因此成為酸棗會盟的盟主也應該是一種事實。

那麼,既然當時擔任盟主的是臧洪,又為什麼會出現袁紹為盟主的說法呢?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從《三國志臧洪傳》中的這種記載來看,袁紹當時肯定並不在酸棗會盟的現場。他又是憑什麼擔任盟主的呢?

其實這件事也並不難理解。臧洪當時應該只是個暫時的代理“盟主”。雖然臧洪的名聲很好,也具有擔任盟主的潛質,但是他官職卑微又沒有身份背景,很難服眾。這一點,臧洪自己也應該是清楚明白的。可是在當時的狀態下,各路諸侯誰都不願意先出頭,做“出頭的椽子”。而臧洪又極為想要促成這場聯盟,於是就自告奮勇暫時代理盟主的職務,也就成為了一種自然而然的權宜之計。

但是當會盟之後,在涉及到具體實施步驟的時候,臧洪的話語權和威懾力欠缺的問題勢必會凸顯出來。於是選出一個正式的,能夠服眾的盟主,就成了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個人猜想,當時應該會有一場針對選舉正式盟主的特別會議。在這場會議上,各路諸侯都非常曖昧的窺伺盟主的位置,可是又都不願意做出頭鳥。於是在現場的某個人的建議下就推舉了不在現場的袁紹擔任了盟主。

袁紹作為盟主是有許多便利條件的,首先他有一個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作做支撐,其次他才能出眾,尤其是在誅滅宦官事件上所表現出的能力為天下人所共知。

這樣一來,才出現了《後漢書袁紹傳》中所記載的“遙推紹為盟主”的真實情況。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也就是說袁紹的盟主地位是被“遙推”上去的,他自己當時恐怕並不知道這件事。所以《三國志武帝紀》中“推紹為盟主”的記載雖然也可以理解為是事實,但是卻存在著誤導讀者和偷換概念的嫌疑。

值得的一提的是,在這場會議上,不但袁紹被“遙推”為盟主,他的從弟袁術也被“遙拽”進了關東義軍聯盟的陣營。袁術的後將軍職位是關東義軍聯盟中眾位諸侯所欠缺的,這樣一個職位很高的人物的加入,可以有效增加聯盟的政治影響力。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就這樣,酸棗會盟的升級版關東義軍聯盟正式出現在了歷史的舞臺上,也構成了後世《三國演義》小說中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情節基礎。

按照正常的情況,關東義軍聯盟既然已經成立,之後他們就一定會發表一篇類似於我們現在所說的聯合聲明,並且還會昭告天下。聲明的內容自然是要以討伐董卓為名義,並且應該還會附有一份參與聯盟的,討伐董卓的諸侯名單。我們姑且把這份名單稱之為討董名單。在這份名單中,雖然袁紹和袁術並沒有在會盟的現場,但是做為大家公推的盟主,袁紹一定會被排在第一位,而袁術做為這些人中官職最高的人,也一定會出現在醒目的位置上。這樣才有了《後漢書袁紹傳》中討董名單的排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份討董名單的《後漢書》原文:

初平元年,紹遂以勃海起兵,與從弟後將軍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胄、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河內太守王匡、山陽太守袁遺、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等同時俱起,眾各數萬,以討卓為名。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我們將這份名單與《三國志武帝紀》中的名單進行對比會發現,袁紹被排在了第一位,這樣做不但符合史書傳記的習慣,也符合一個盟主所應該具有的位置。而之後則是按照官職大小進行排列,首先是後將軍的袁術,之後是州牧、刺史,再之後就是太守、國相等等。

大家試想一下,當這份討董名單被呈現在董卓面前的時候,董卓會是怎樣的一種狀態。恐怕用“暴跳如雷”都不足以形容董卓憤怒的樣子。實際上,從董卓的角度來看,他對袁氏家族不可謂不厚待。他不但維繫了太傅袁隗、太僕袁基的政治地位,還封賞了被罪之身的袁紹為渤海太守,又把後將軍的職務交給了袁術。史書中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是董卓對袁氏家族的信任,絕對不是一般的程度。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所以對於董卓來說,袁紹和袁術出現在“討董名單”中的事實,絕對是一種吃裡扒外的行為。於是在這種思想的基礎之上,董卓殺了洛陽城中袁氏家族滿門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李賢在註釋《後漢書》的時候就曾經評價說道:“卓以山東兵起,依紹、術為主,故誅其親屬。

也就是說,袁紹和袁術的名字出現在“討董名單”中,是造成洛陽城裡袁氏家族滿門被戮的直接原因。據《獻帝春秋》記載,袁氏家族“尺口以上男女五十餘人,皆下獄死。

袁紹和袁術在被動的情況下,害死了自己的家族成員。

但是,當我理解到這裡的時候,無論如何都非常的彆扭,甚至是突然產生了一個奇怪的想法。也就是,李賢把洛陽城裡袁氏家族一門被戮的罪名,扣在袁紹和袁術的身上似乎不太合乎情理。畢竟袁紹和袁術在這之前誰也沒有正式表過態,要來參加這樣一個討伐董卓的聯盟。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實際上,誠如我剛才所說,袁氏家族在董卓的厚待之下並沒有討伐董卓的必要。對於一個家族來說,誰來當皇帝,誰來執政,誰來說了算,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身的家族利益能不能得到應有的保障。從這一角度來看,袁氏家族在董卓的班底中是站穩了腳跟的。所以袁紹和袁術根本就沒有必要去討伐董卓,至少在當時的現階段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他們之所以要離開京城洛陽,也並不是出於要討伐反對董卓的目的。而是在執行家族會議的決定,為了維護袁氏家族的發展,實現從中央到地方的利益整合而做出的行為。

更何況,即便是袁紹袁術要反對討伐董卓,也總要等袁隗袁基等家族成員陸續逃出洛陽之後再公開行事才是正常的思路。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酸棗會盟的諸侯們,在袁紹和袁術毫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將他們生拉硬拽進了升級後的關東義軍討董聯盟之中他們自以為董卓會因此而害怕、戰慄,甚至是恐懼到坐以待斃。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軍閥出身的董卓,早已經習慣了殺戮的疆場,他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恐懼,反抗只會讓他拿起屠刀,更加的殘暴。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酸棗會盟中,是誰提出了推袁紹為盟主,將袁術拉進聯盟群的這個建議,誰就要為洛陽城裡袁氏家族滿門男女五十餘口的死負責。這個人才是真正的罪人。

那麼,袁紹當時身在哪裡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在上一篇中我們已經有所涉及。

袁紹在趕往冀州赴任渤海太守的時候,出於規章制度和私人的原因,前往鄴城向冀州牧韓馥報道。結果卻非常意外的被韓馥扣押在了鄴城。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韓馥

韓馥的這種做法原本只是出於對袁紹渤海太守身份的不確定,可是卻在董卓誅殺袁氏家族滿門之後發生了改變。

從韓馥的角度來看,雖然他曾經是袁門故吏,但是他的冀州牧卻是董卓封的,在心裡上他或許有和蔡邕一樣的,對董卓知遇之恩的特殊感情,併產生了維護董卓的傾向。況且關東義軍聯盟“遙推”袁紹為盟主的做法,更會讓韓馥感覺到不安。畢竟就當時的韓馥來說,害怕自己冀州牧的位置不保也是人之常情。這就是《後漢書袁紹傳》中記載“韓馥見人情歸紹,忌其得眾,恐將圖己,常遣從事守紹門,不聽發兵”的根本原因。

那麼,袁紹是到什麼時候才恢復了自由之身的呢?這一點在《後漢書袁紹傳》中同樣給出過明確的答案,也就是“橋瑁乃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說董卓罪惡,天子危逼,企望義兵,以釋國難。馥於是方聽紹舉兵。”的記載。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橋瑁

也就是說,韓馥是在橋瑁“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之後,才解除了對袁紹的軟禁,並且“聽紹舉兵”。

這時候的袁紹,懷揣著滿腔的怒氣,復仇似乎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他恐怕並不清楚造成洛陽城中袁氏家族滅門慘案的真實原因。

那麼,那個在酸棗會盟現場上力推袁紹為盟主,又將袁術拽進聯盟群的人究竟是誰呢?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曹操

請看下一篇,紀傳體三國評傳,為您繼續解讀!

小A斯蒂芬發表於2020年4月2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