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肠造口病人一般会被套上“粪袋子”

(图片源于网络)

七旬大爷肛门又用起来了

翟大爷(化名)今年已年过七旬,被诊断患有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经过急诊手术后医生发现,大爷的肿瘤已经广泛转移,只能做肠造口手术,解除肠梗阻症状。造口手术后,翟大爷每天都要耗费时间护理造口,社交活动也尽量避免,这给一向乐观的翟大爷带来了180度的生活转变。

小科普:

“人工肛门”

人工肛门也叫肠造口,是因为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肛门闭锁)、肿瘤、穿孔、梗阻、瘘等原因,在腹壁做一个开口,将肠管从开口拉出皮肤并翻转缝合于腹壁,以起到转流肠内容物、治疗疾病的作用。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肠造口一般是针对直肠(如直肠癌、肠梗阻等疾病),为了保住患者的性命,医生手术切除病变的部位,然后在患者的腹部左侧或者右侧开一个口,大便通过该造口不自主地排出体外。这类患者在出院以后将需要在造口处粘贴一个袋子来装排出的东西。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翟大爷术前造口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翟大爷术后造口还纳

中山七院多学科合作帮助大爷圆梦

经朋友推荐,家住光明区的翟大爷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就诊,并表达了希望可以回纳肠造口(手术把肠造口关闭,放回腹腔,恢复肠道原来状态)的诉求。中山七院专家对翟大爷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评估,发现他确实存在腹腔内癌肿广泛转移的情况,对于这种晚期病人,若化疗无效果不主张回纳造口。中山七院消化医学中心组织了一次多学科讨论,制定了综合转化的治疗方案。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翟大爷进行化疗后,肝脏转移灶明显缩小减少,腹水消失

给翟大爷的化疗方案结合了靶向药物,经过化疗,他的结肠肿瘤缩小,腹膜转移癌、转移的淋巴结明显消失,腹水消失。利用最新的超声引导下消融技术,结合以前CT检查肝脏肿物的部位,可以做到对转移瘤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射频消融。

小科普:

超声融合CT实时虚拟导航系统,采用影像融合和定位追踪技术,成功结合超声实时图像和CT静态成像的优势,在有效范围内同步显示超声及CT成像,既扩大了扫查范围,又具有实时性。通俗来说,这项技术就是利用CT的眼睛(发现病变能力强)+超声的手(具有实时性)的联合,使那些超声看不见而CT能看见的病灶在虚拟导航的引导下得以发现,或者在虚拟导航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消融治疗。CT的优点是对病变检出率高,但是缺点是静态图像。超声的优点是实时图像,但是病灶检出率不高,这一技术可以取长补短。

经过前一阶段的治疗,肝脏的转移癌已经几乎完全消失,超声检查下难以观察到。手术前,医生对翟大爷进行了一次超声引导下的肝脏肿物消融治疗,经过治疗,再次检查评估时,翟大爷的肝脏在CT检查上几乎看不到肿瘤。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中山七院超声科徐作锋主任射频消融

经过中山七院专家的再次多学科讨论,认为病人的转化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肿瘤,争取达到根治切除,并将造口还纳,彻底缓解病人的痛苦。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中山七院副院长张常华教授手术

手术由张常华副院长主刀,手术探查腹腔,没有发现腹腔盆腔转移癌,然后将肿瘤按结肠癌根治术的要求切除,并针对性地附加主动脉旁的淋巴结清扫术,最后把造瘘口切除,还纳造口。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翟大爷也结束了自己的半年的“造口人生”,恢复了往日的快乐。

中山七院精准医疗简介

1、肿瘤的精准医学有望提高临床疗效,帮助医生评估肿瘤患者应该接受何种治疗,接受治疗后效果如何,具体到患者是否会出现并发症,肿瘤是否会复发转移等等。

2、精准医学使医疗诊断更准确,治疗更有效。相比以前广撒网式的化疗方式,现在可以利用靶向药物、免疫治疗,使治疗更精确。同时可以依据相关的治疗数据,预测患者的预后。

3、精准医学可以进行肿瘤的早筛。医生通过完整地了解患者个人史和家族史以及相关分子水平的数据,结合相关高危因素,可以预测患者发生某种疾病的概率,从而达到疾病的早期筛查。

指导专家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何裕隆

院长、消化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

-中山大学胃癌诊治中心主任

-中山大学人类遗传资源平台主任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理事、重症分会会长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肠肿瘤学组副组长

-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张常华

副院长、消化医学中心主任

·中山大学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后

·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

·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委员会委员和副秘书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外科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营养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理事和胃肠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和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常委和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初审:张常华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

大爷的“造口人生”——中山七院精准个体化治疗挽救七旬肠癌晚期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