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究竟該如何解釋?

​我對《道德經》一直是保持謹慎態度的。雖說研究者眾多,漸漸也形成了一些主流解釋,但查看了諸多譯文,還是有許多穿鑿附會、雲山霧罩的講法,文理邏輯欠通,幾乎就是各種讀後感分析。

自馬王堆出土的《道德經》(目前最早的版本)證實《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這看似沒多大差別,但秩序一顛倒其實已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先論德再論道和先論道再論德就可能有主次或破立的關係,加上還有一些文字的不同,那麼整本《道德經》,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德道經》的釋義就有大的調整。那麼《德經》的第一章(原38章)就成了開宗明義的第一章了: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上義為之 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 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而取此。

以上是馬王堆版的《德道經》,以“上德”開頭,然後講到了“仁、義、禮”。本以為“上德”是最高境界,“禮”是最低標準,接下去話風一轉,即便是“德”,那也是因為“失道”的緣故!而“禮”只是形式主義的“德”,相當於大家在那裡“惺惺作態”。只知道“惺惺作態”(夫禮者)的人其實已經缺乏忠信了,就是禍亂的製造者(罪魁禍首)。認知到前面“德、仁、義、禮”的人(前識者),知道的不過是“道”的虛華而已,其實是“蠢人”的代表。所以真正的大丈夫以忠信為根本(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前面是忠信之薄),以“道”為根本(居其實而不居其華,前面是道之華)。

有沒有發現這段裡面的“德”、“仁”、“義”、“禮”再加上“忠信”全部都是孔子常常掛在嘴邊的理論?加上後面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常統統被這本《德道經》懟了個遍!這風格和莊子在各種文章裡懟孔子何其相似乃爾!這完全就是一篇先破“儒”而後立“道”的檄文,把孔子罵得夠嗆!即便真有老子其人,如果孔子是作為後輩見的老子,那麼老子是不可能圍繞孔子的立論來逐一針對而作這篇《德道經》的。搞不好是莊子的假借之作,或者說是孔子之後的反儒尊道者之作。

這裡有必要提示一下:馬王堆是西漢初期的墳墓,西漢初期實行黃老之學,無為而治。後來西漢董仲舒在漢武帝時提出獨尊儒術,並把孔子提出的“仁義禮”,孟子延伸出的“仁義禮智”,最後擴充成“仁義禮智信”。(這不意味著孔子的言論裡沒有智和信的內容,相反多得很。)

《道篇》裡第一章經常被各種斷句法或爭議解釋搞得莫測高深。特別是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裡的“常”原本是“恆”,馬王堆帛書的版本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因為漢高祖劉邦創立西漢之後,呂后專權,之後漢文帝劉恆即位。為了避忌這個“恆”字才改“恆”為“常”的,最近偶爾看到短視頻裡的“民哲”王東嶽煞有介事地以東西方哲學家講述哲學理念一定都是用晦澀難懂的語言為立論點,把“常”解釋為“尋常”或“通常”,差點噴飯!所以《德道經》的出現估計是在春秋孔子後期和西漢初期之前這段時間。

既然比較靠譜的《德道經》出現,有時間我會陸續就此逐篇提出我的見解和釋義(至少保證說“人話”)。今天依照馬王堆版先把“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這句“爭議句”給解了。(注意:《德道經》的其他章節裡是有“常”字的,是當“經常”、“通常”解釋的,所以“恆”與“常”是有區別的。)

不管如何斷句,幾乎所有人都把“可道”的“道”當成“說”來解釋。但我想提醒的是在剩下的所有《德道經》的其他章節裡再也沒有一個“道”可以當“說”來解釋的,而當作“說”的意思的文字是“曰”和“言”以及“謂”,所以此處的“道”未必一定當“說”來理解。

依我之見,“可道”是“可行之道”的意思,因為“道”最初的本義就是“路上行走”,既可取其名詞屬性(路),也可以取其動詞屬性(行)。前半句就是說“道是可行之道”但不是恆定不變的道。即:道是變化無窮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靈活運用的(道法自然,《德道經》裡講了各種道)。名可名的主語其實並不是“名”,依舊是“道”。也就是“道”的名字是可以被命名的,但不是一個恆定不變的名字。憑什麼這麼分析呢?我們來看接下去這句:“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馬王堆版和傳統版相同,但如何斷句一直有爭議。

到底是“無,名天地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還是“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答案當然要從整本《德道經》裡去尋找。

《道經》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馬王堆版和傳統版相同)

《道經》32章:道恆無名,樸雖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傳統版: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道經》37章:道恆無名,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地將自正。(傳統版: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32、37章開頭都有“道恆無名”。從這句話明確可以看出“道”其實是一直“無名”的,而在25章裡原本沒有名字的“道”就有了兩個稱呼:“道”和“大”。這不就是:“道的名字是可以被命名的,但不是一個恆定不變的名字”嗎?而後面“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的解釋就是:“道”在萬物開始之前是沒有名字(無名)的,在萬物形成之後才稱“萬物之母”為“道”(有名)。

現在是不是覺得“萬物之始前叫作‘無’,萬物生成之母叫做‘有’”這樣的解釋有點好笑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獨立而不改, 可以為天地母”。所以 “道”才是萬物之母!,而在天地之前的“混成之物”,“吾未知其名”,可不就是“無名”嗎?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道是可行之道,但不是恆定不變之道。“道”的名字是可以被命名的,但不是一個恆定不變的名字。“道”在萬物開始之前是沒有名字的(無名),在萬物形成之後才將萬物之母稱之為“道”(有名)。

我始終堅信兩條原則:一、古人也是說“人話”的。二、邏輯和文理分析一定強過讀後感分析!如果大家都隨性“句讀”和亂解釋的話,那麼《道經》第25章裡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豈不是可以理解成我們“故道文化”的“故道”在《道德經》裡比天都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