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皆知善之為善

原文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這句話的目的無非不是想說後面的論斷,但就好像“世事無絕對”這句話一樣,這個言論的本身就是一種絕對,這也許會有斷章取義的嫌疑,這裡先略過。

「讀書」《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皆知善之為善

這句話可能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關係,或者說《道德經》整本書都在說一個東西,我們也只能從其中一個地方窺視一二了。

“物極必反”,是二(『一生二』中的二)的體現。二講的陰陽,相生相剋的論斷,黑到了盡頭就是白,白到了盡頭就是黑。所以,天下人所說是美的東西,反而是惡,這個惡我覺得不是指評價的事物本身,而是指“天下人評價事物”這件事情較多一些。原因在於,善惡本就是人為主觀的的評價,本就沒有具體的標準,或者說在有了比較的時候,便能分辨出個好與壞出來,若換了不同的比較標準,可能最後善惡的結論完全是可以顛倒的。

「讀書」《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皆知善之為善

善惡本就是一個相對的事情,天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那麼對事物本身的看法可能就不一樣,不一樣的比較標準,最後得出不一樣的比較結果,有得人認為這樣,也有得人認為那樣,這個是人的本性。如果,天下人都得出了相同的結果,那麼這個群體就是不健康的,比較的標準是一樣的,才有相同的結果!讓我們反思一下,什麼原因導致這樣?怎樣才能讓比較的標準一樣呢?

「讀書」《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皆知善之為善

社會價值觀的單一會導致這樣的結果,比如日本當年的“大東亞共榮”的理念,現在世界都認為其是不可取的這本身有沒有問題不討論,那麼當時日本本國基本上是全力支持的,這必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所在,因為抹殺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多樣性,有的人可能有遠大的理想要統一世界,有的人也可能就像種種地怡然自得一番,都統一了一個目標,那就是生病了。那麼,現在我們所處社會的價值觀呢?不也是越來越單一,越來越像金錢靠攏了麼?(忽然明白,以前的書都當故事讀了,這樣讀,也許才更加有意義)。

「讀書」《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皆知善之為善

和而不同,可能也體現了這一理念。家庭的的和諧,需要有不同的觀念、不同的說話處理方式,如果強制性的要求按照某個方向去統一,這樣是違揹人性的,最後的結果可能也就不美了。團隊、組織、國家何嘗不是這樣!這也可能是有了先齊家,再治國,然後平天下的言論,在家庭中的關係氛圍都無法維持和睦,怎麼讓國家天下安康評定呢?當然,這個有點遠了,但是道理卻是相通的,這也應了那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君以為如何?

所以,本就沒有評價的絕對標準,只有比較的標準,所以“人之初,性本善”中的善,並不是世人所認為的善良——尊老愛幼、愛護花花草草之類的,應該是講,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無論最後是殺人如麻的惡魔還是愛天下的聖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讀書」《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皆知善之為善

陰陽魚的圖案,黑白相間,互通有無,互相循環,互相生克,黑白即可分清,也可難以分清,道理簡單,至於如何解讀,可能還難以明白,但是今天僅僅是知道以前的歷史當故事讀了這個事,也便滿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