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和快樂都屬於人間

周國平先生的《敢於孤單的勇氣》,第一章:擁有幸福的能力之論幸福


  • 靈魂是感受幸福的‘器官’,任何外在經歷必須有靈魂參與才能稱其為幸福

幸福是意識在時間流逝中作用在事物上的讓人心生喜悅滿足的複合產物,所以每個人的幸福不盡相同,因為每個人的意識都是唯一的;所以每個人的幸福又是相同的,因為都是這樣一個過程。

  • 對於沉溺於眼前碎屑享受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歡樂。對於沉溺於眼前碎屑煩惱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痛苦。
  • 痛苦和歡樂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無歡樂,也無痛苦。

誠如先生所說,苦與樂有量和質的區別,在某個時間點的苦樂並不能代表長遠時間段的苦樂,而即便是持續一個時間段的苦樂,在未來也會變成一個點。如果我們在面對開心悲傷的時候,都能跳脫此刻這一點,幻想從未來的角度看現在,或許,一切感覺都會削弱。人間本就疾苦多,不必太執著與眼前。

痛苦和歡樂的自我享受,或許就是說,讓自己放輕鬆的感知一切,感受世界帶給自己的一切,不管好壞,都是經歷。勇敢面對一切,放輕鬆的感受一切,生命,或許更多的是感受過程。總是要經歷的,勇敢面對一切,或許會比躺下來讓生活碾過更有意思,有意思的痛苦,有意思的歡樂。既然你知道不反抗的結果,那就試試直面吧,未知,總是豐富的。

  • 我對幸福的看法日趨樸實了。在我看來,一個人若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且靠這養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並且使他(她)們也感到歡樂,即可稱為幸福。”

我沒有想過自己的幸福是什麼,但是,我很贊同這句話。幸福,是能讓自己開心,也能讓自己愛的人開心的一種能力。

我喜歡看書,喜歡沒有目的的看書,所以,要是我看書就能養活自己,我是真的很開心。我想和家人一起生活在我幼時生活的地方,我們一起吃早飯,一起買菜,一起逛草坪,一起曬太陽……我想和家人一起度過未來的時光,陪伴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也渴望我的陪伴,然而現實工作的奔波讓大家焦慮緊張,讓大家失去耐心……可是我想著,現在也很幸福,因為家人都還健在,大家都還記得彼此,我已經滿足了,愛你們。

  • 幸福屬於天國,快樂才屬於人間。

幸福和快樂都屬於人間,因為只有人間才有人,有生而為人需要經歷的一切。那種介於聰明和傻瓜的狀態,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但是我們只要用心感受自己的一切,給自己不斷去愛和麵對苦難的勇氣,讓自己有給予值得自己愛的一切的能力,就會獲得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