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闖關東》裡學習如何在商戰中化敵為友,合作共贏


從《闖關東》裡學習如何在商戰中化敵為友,合作共贏

《闖關東》在2008年作為開年大戲在央視首播,是編劇高滿堂又一部獲獎無數,好評連連的曠世佳作。

時隔十二年過去了,再看這部歷史大劇,以現有的心態與心智去理解,又完全是另一種境界了。十二年,足以完成一個人一生的蛻變。

《闖關東》這部劇也同樣是朱家人的蛻變,是中國民族史上無數保家衛國、鐵骨錚錚、有血有氣魄的愛國人士人生歷程的縮影。

高滿堂歷時三個月,行走了7000公里,採訪了無數當年闖過關東的人,寫出了這部史詩鉅著《闖關東》。

劇中的淘金場、煤礦、深山老林這些地方,高滿堂都去過,故事裡的人物也都有相對應的原型,只不過再加上戲劇化的改編,使其更加賦有靈性,更加生動。

高滿堂說:《闖關東》是一部平民史詩,它是描述底層人的求生運動,讓真正的普通人登堂入室。

劇裡的人都是生活在底層的人民, 但他們卻是最動情,最樸實,最真摯,活得最踏實的人。

劇中吸引人的地方太多,本篇主要講《闖關東》這部劇裡的核心人物朱開山是如何在商戰中化敵友, 從而實現合作共贏的。

從《闖關東》裡學習如何在商戰中化敵為友,合作共贏

推己及人,化敵為友

朱開山無疑是劇中的靈魂人物,由著名影星趙幼斌飾演。

他參加過義和團,為死去的朋友趙老四報過仇,淘過金,掙下了一份家業帶著家人到哈爾濱開了一家“山東菜館”,後來又為了不讓國家的民族產業落到小日本的手裡,拼盡全力硬是搶回了山河煤礦的自主權,後又把它炸掉。

這樣的民族氣節與魄力著實讓人欽佩之餘又甚是感動。

在朱家一行八口人從元寶鎮放牛溝遷到哈爾濱去謀生以後,不僅開了“山東菜館”,還開了一家“貨棧”。生意是越來越紅火,家業也是越掙越大。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當然會生起樹大招風,有錢讓人生紅眼這樣的麻煩,而這些麻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1、關於“貨棧”

小兒子朱傳傑負責的“貨棧”在壓貨途中需要經過不少深山老林,有陷阱,有劫匪等不確定因素存在。

請一位有排面的垛爺負責引路自然能比較順利的完成這一趟壓貨任務。垛爺不僅有經驗,還有人脈,他懂得這一路該走哪條道,路上如何避免陷阱,有劫匪也可以用人脈去打通等等。

就好比我們現在商場上的中間人,你有貨源,我有人脈,我負責給你找銷路,讓你的貨順利銷出去,你自己去銷也行,只是沒了我,在你不完全懂行的情況下可能會多走很多彎路,還會被人坑被人騙,你我可以實現利益共存。

朱傳傑跟隨張垛爺一起壓貨,在風雪天的深山老林裡發生爭執後,朱傳傑賭氣的自己獨自前行,以為沒有他張垛爺一樣可以順利把貨壓到目的地。結果踩進了抓老虎的陷阱裡,下面還插了一根根又細又尖的毒竹鉗子,朱傳傑的腿便插進了這些毒鉗子裡。

從《闖關東》裡學習如何在商戰中化敵為友,合作共贏

張垛爺把傳傑救了上來,還給他用嘴吸毒血,利用他多年的經驗為他止血排毒,利用他的人脈關係為他請醫生,不惜拿自己的獨門感冒藥秘方和醫生作交換。

張垛爺救回了朱傳傑一條命,回到家之後朱開山聽說了這事,得知張垛爺一輩子孤苦無依,無婚無子。便讓朱傳傑認他作“乾爹”,孝敬他老一生,直到養老送終。

從最開始的各自為利耍小心眼到和解成一家人,朱開山既讓張垛爺毫無私心的幫他們壓貨,又讓張垛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盼。

直到臨終時,張垛爺發自肺腑的對朱傳傑說:

我要是不咕嘟,本就沒了。我吭過,騙過,耍過奸,使過壞,那都是為了活命,也就是為了這個本,我不攢,也不留,有了我就花,沒了想法再去掙,我不貪,夠本就行,到頭來,我也就剩了個本。人吶,啥時候都得保本。

正如他說的那樣,他這輩子掙回的本最終也成了這麼一位給他送終的乾兒子,合作共贏之下,他的確是賺回本了。

從《闖關東》裡學習如何在商戰中化敵為友,合作共贏

2、“山東菜館”

在哈爾濱開菜館,無疑是動了有些人的奶酪。在當時以幫派為主的地界,這條街上最主要的勢力便是以潘五爺為首的霸王。

他恃強凌弱,爭強好勝,欺拿拐騙,無惡不作,還不敢有人把他怎麼樣,否則一連串的報復攪得人家宅不寧,生意也做不下去。

潘五爺對“山東菜館”是做了很多的“惡事”,就是為了把有可能影響他勢力的朱家趕出哈爾濱,無立足之地,他去店裡故意刁難點做不出的菜,找乞丐鬧事,謊稱食物中毒死了人,在店門口鬧喪事擺棺材等等一系列卑鄙無恥的行為。

但是,這些都被朱開山一一化解,挑出了他的伎倆和荒唐,可惡人自有天收,潘五爺的兒子在一次和朱傳傑打賭的壓貨途中被自己先前養的劫匪給打死了。

潘五爺傷心欲絕,朱開山不計前嫌,當面撕毀了先前打賭的契約,還立馬讓老大和老三向潘五爺跪下,認他作乾爹,從今往後好好孝順他。這才喚醒了時刻把“你爭我鬥”、“斬草除根”這些話掛嘴邊的潘五爺的良知,然後大吼一聲“我糊塗啊”,自那以後,潘五爺離開了哈爾濱回去老家,這條街又恢復了平和。

朱開山用他的博愛化解了恩怨,不是用別人的悲傷來以惡制惡,而是以心交心、推己及人。他是用我兒子就是你兒子這樣友好共存的方式 ,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去感化仇人,讓其真正覺醒。

雖然朱開山這兩件事情都用了同一種方法,但帶來的效果卻是巨大的。都是在別人悲傷的時候不落井下石,反而是化敵為友的良機,把敵人變成朋友,再為我所用,雙雙實現合作共贏的局面。

朱開山說:“看天上的星星,一個挨著一個,你亮你的,我亮我的,不爭不搶,一千年是這樣,一萬年也是這樣,和和氣氣。”

從《闖關東》裡學習如何在商戰中化敵為友,合作共贏

求同存異下的共贏之道

司馬遷在《史記》裡記載過一句話: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

這是“求同存異”的最初來源,意思是,求取共同的利益與愛好使得人們更加親近,太過於隨便又會顯得沒有禮節,若禮節太重又會產生距離感。故而,求同存異才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求同存異,是在交往當中保留大家共同的利益,朝著共同的目標去發展,因為利益相連或是有共同的目標,自然會步調一致。

那麼,至於大家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在利益面前則選擇隱藏,甚至是消除這些想法。因為利益的驅使會大家的心往一處靠,不生二心。

就好像朱開山的兒子認張垛爺和潘五爺為乾爹之後,那麼他們就變成了一家人,一家人的利益自然是緊密聯繫在一塊兒了。

這也是朱開山的高明之處。於無聲處便輕易的化解了看似不可化解的仇恨,還成了利益的共同者,把人脈擴大化,用他們的優勢與長處把事業發揚光大。

從《闖關東》裡學習如何在商戰中化敵為友,合作共贏

民間總說: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強。

化敵為友,才是對付仇恨的最高境界。

可是,並非所有的人都可以有這份魄力與氣量,也並非所有的人都值得去化敵為友。

從哪方面去分析是否值得和怎樣的情形可以化敵為友呢:

1、對方人脈的強大與能力的卓絕。這種人往往在一方面是獨具優秀的,有時只是立場不同引起的矛盾,有時則是越有能力的人越不輕易順服於別人,能把這類人變成朋友一定能助事業一臂之力。

2、競爭對手不一定非要成為敵人,努力成為朋友。越是同行越互相懂得彼此的行業規則與做事的難處,成為朋友可以在行業有難時聯手共同度過難關,也可以在一方有難時精準的幫助出坑。

3、對方有難時要有同理心。不做落井下石的事,也不隨意去取笑別人甚至去看笑話,因為人海沉浮,說不定都是五十步笑百步的事,又何須做得太絕呢。渡人就是渡己,他朝有難時別人才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4、豁達的心。冤冤相報何時了,你爭我鬥倒不如合作共贏來得更加有利有益有價值。人在相互爭鬥中耗費的時間與精力不如用來發展共同的事業,給人家使的拌子或許也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一起合作共事吧,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事業的開拓上,將會生出幾何的能量。

5、至於對付那些毫無遠見又毫無道德底線的人,還有那些有著本質區別和涉及大是大非的事面前,則根本就無需化敵為友,而是採取痛打落水狗,斬草除根,比如《闖關東》裡面對付日本人森田大介。

從《闖關東》裡學習如何在商戰中化敵為友,合作共贏

社會的格局在發生變化, 世界在慢慢變“小”,沒有任何一方可以獨善其身,都猶如站在同一個“地球船”上的人們,與任何生物之間,國與國合作之間,人與人合作之間,只有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合作共贏,才能讓人類走得更遠,讓人類事業走得更遠。

去探索未知的科技,去發現未知的空間,去做更加有意義的人類科學,而不是消耗在彼此的競爭當中,因為最後,沒有誰是贏家,也沒有誰可以置身事外,都是兩敗俱傷的事。

唯有合作共贏,化敵為友,才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生存的哲學與智慧

高滿堂說:“《闖關東》是我寫的最累的一部作品,寫完它,我感覺一下子被掏空了,心裡酸酸的。闖關東的歷史就像一件浸透雨雪的沉重羊皮襖。如果穿它會越走越沉,但你要把它脫掉的話呢,又感覺非常寒冷。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扔了這件羊皮襖,換上一件毛裘,又輕又保暖。這就是比喻我們這部電視劇既要扔掉歷史的沉重,又不割斷歷史。”

高滿堂對這部劇的評價實際上也是一直在和歷史求同存異,他在採訪了20多位人物之後,將他們的真實事蹟進行藝術化的改編,讓其變得更加飽滿生動,讓平民的歷史也能成為史詩般的大作。因為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人都應該是歷史的一部分。

從《闖關東》裡學習如何在商戰中化敵為友,合作共贏

相比於在那個年代沉重的歷史話題,則又是具有無限希望的,就好像在劇尾老二傳武在為國犧牲的同時,老三傳傑的孩子又同時降生,他們再一次闖關東,在茫茫大地中看見朝陽,為孩子取名叫“亮子”,因為朱家相信,在孩子的一代總能看到希望,天黑之後總有天亮。

他們不懼生,不懼死,在動盪的歲月裡一次次憑著韌勁闖關東,還總能自得其樂,找到生存的希望與樂趣,這是那一代人的生存藝術,也是他們的生存哲學與智慧。

無論生活有多難,也要砥礪前行,不放棄希望,不傷天害理,不丟掉做人的底線,坦坦蕩蕩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化敵為友,求同存異,與命運抗爭,倔強而又樂觀的笑對人生。

因為,他們自始至終相信,天快亮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