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為什麼而死,就要為什麼而活

願意為什麼而死,就要為什麼而活

文‖蝸牛大叔

上帝給了我們想要的自由,我們卻拿免費得來的自由,束縛了自己的靈魂,一生太短,哪有什麼時間計較!

六點,六點半,七點,加班的時間或早或晚,都已經不是自己的選擇了。

每晚坐上回家的公交,就開始一遍一遍地擺弄著手機,一個又一個篩選著可以說真心話的人。

然而,現實似乎有點殘酷,不管你翻幾遍手機,那裡依然沒有人會突然出現在你的世界裡。隨年歲的增長,內心只會越來越孤獨,話語越來越少,潛藏的秘密只會越來越多,直到某天再也想不起。

願意為了什麼而死,就要為什麼而活——【美】丹尼爾·席爾瓦《暗殺大師》

1、

某天我忽然發現這句話是個偽命題,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彷彿遵循著一個既定的軌跡,按照早已設定好的方向前行,就像那句“一千個人心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以前,我一直覺得,“有志者,事竟成”。但如果現在你問我同樣的話,我會告訴你,這樣的毒雞湯還是別喝的好。世界本來就不公平,哪裡來的“有志者,事竟成?”

我特別喜歡《誅仙》裡的那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至少比《鬥破》裡那句“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來的真實的多。至少讓我知道,有些東西不是努力就會得到,至少讓我明白,有些事,有些人,比你想象中要“現實”的多,殘忍的多。

那麼,你還相信,願意為什麼而死,就要為什麼而活嗎?

2、

如果你還相信,那麼恭喜你,你的“道心”未破,雖然此生會經歷坎坷,但至少會在未來某年、某天的某個時刻,突然變成一個名人,變成一個人人都追捧,人人熱愛的人物。對,沒錯,那時候的你已經是個人物了。

道家裡說,命運是六分天定,三分靠命運,一分靠自己,但那一分恰恰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無論你怎麼否定,無論你怎麼相信命運,都要靠自己的奮鬥,才能看到你想要的希望。否則,你有再好的命運,最終也只能是鏡花水月。

姚明在接受採訪時說:“你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但你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某些時候,我們還是不能信命的,畢竟拼搏的那一把,也許就是走向成功的捷徑。

3、

當挫折打敗了堅持,當失望打敗了希望,當夢想與現實的距離漸行漸遠時,你是否還能有這樣堅定的信念?是否還能有在所有人都放棄時勇敢前行?是否還能在孤獨的旅程裡看到自己既定的目標?

《一個人的朝聖》之所以感動人,不是因為它寫的有多轟轟烈烈,不會因為它裡面飽含了多少愛情的成分,不是因為上帝引導下的一次成功。他僅僅是一場旅行,一場生命之旅,一場為了自己的信念而堅定前行的生命之旅。

回到最初,你願意為什麼而死,就願意為什麼而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