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憑成董明珠最強“對手”,坐擁千億,卻將企業卻傳給外人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各個行業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在國內空調領域,格力一直都佔據“領頭羊”的位置,加上領導人董明珠的直言不諱,也成為了電器行業的“網紅”人物。別看表面上格力如此風光,其實還有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一直在“悶聲發大財”。

這位企業家也十分低調,很少在公眾場合出現,只有小學文憑的他,卻被董明珠視為最大的“敵人”。他就是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以前美的在市場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大家認為這家公司只是一個賣電器的公司,誰能想到多年之後美的成為了國內家電頭部企業,與格力、海爾已經處於同一梯隊了。

小學文憑成董明珠最強“對手”,坐擁千億,卻將企業卻傳給外人

美的和格力同樣都是廣東企業,也都是通過空調起家的,因此兩者還是有著很多相似之處的。從兩家企業的市值來看,截止到4月28日格力電器市值達到3262.33億元,而美的市值在3572.73億元,可以看出美的市值已經超越了格力。這樣來看董明珠將何享健當成最強大的“對手”,也是可以理解的。

伴隨著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高速發展,網購已經成為了群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電商的發展壯大,也給家電企業帶來了新的銷售渠道。與董明珠相比,何享健似乎更加成功一些,不僅擁有高額財富,還有著6家上市公司。

除了電器這一領域,何享健還涉及了房地產領域,而且早在2009年的時候,何享健就看好房地產市場了。直到2018年美的置業上市,大家才發現,原來何享健早就開始研究房地產市場了。

其實何享健小時候家庭條件並不富裕,小學畢業之後就沒有繼續上學了。年僅十幾歲的他,一邊幫助家裡人幹農活,一邊跟著別人後面做學徒,直到後來成為了幹部,也沒忘記要帶領鄉親們一起過上好日子。

小學文憑成董明珠最強“對手”,坐擁千億,卻將企業卻傳給外人

只不過那時候打工賺來的錢始終有限,於是他進行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決定創辦工廠。1968年他召集了有意願的村民成立了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開始了生產塑料瓶蓋的道路。一共耗資5000元辦起了工廠,要知道當年“萬元戶”就已經算富豪了,5000元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資金了。

不怕辛苦的何享健,憑藉生產瓶蓋也賺到了一定的財富,出去闖蕩之後的他眼界變得更加開闊,於是不滿足於生產瓶蓋,開始設計塑料金屬製品。工廠雖然能夠持續盈利了,不過何享健一直沒有確定主營產品究竟是什麼,總是什麼賺錢做什麼,這也讓他很迷茫。

小學文憑成董明珠最強“對手”,坐擁千億,卻將企業卻傳給外人

誰知道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風扇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於是他決定將工廠的主營業務改成生產風扇配件,主要給其他工廠進行代工。在代工的過程中,他也一直在研究怎樣生產風扇。沒想到經過不懈努力,真的被他研究出來了,公司生產出了第一臺40釐米金屬檯扇,當時何享健將它取名“明珠”。

公司規模逐漸變大以後,何享健就開始思考給公司改名。1981年經過多次比較,終於將美的這一名字確定,美的集團也就此誕生了。誰知道那一年國內風扇行業正好迎來風口,美的當年的銷售額就達到300萬元之高,淨利潤達到40萬。這樣的“造富”能力也讓何享健更加看好家電市場,於是美的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

小學文憑成董明珠最強“對手”,坐擁千億,卻將企業卻傳給外人

1984年的時候,國內經濟開始迅速發展,何享健又趁此機會成立了一家專門做白色家電的工廠。僅僅一年的時間,美的就製造出了空調,只不過那時候國內還沒有流行空調,普通家庭能買一臺風扇已經很不容易了,空調價格過於昂貴,很多家庭是買不起的。

所以那時候美的空調也只能用於出口,只不過美的又沒有拿到進出口權,因此空調領域的發展遲遲沒有進展。這種局面一直到1988年才迎來了改變,因為那一年美的終於拿到了進出口權,當年產值也成功破億。1992年的時候鄉鎮企業開始了改革這一熱潮,美的成功抓住機遇,成為了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

憑藉資本市場的助力,美的1996年的營收達到25億元之高,成功佔據國內電器公司前列的位置。成長如此迅速的企業,自然會引起董明珠的“擔憂”,畢竟國內市場格力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美的了。而目前國內白色家電行業依舊處於穩定增長的局面,美的集團的業績增長很大一部分是大環境導致的。

小學文憑成董明珠最強“對手”,坐擁千億,卻將企業卻傳給外人

在白色家電這一領域,空調的增長還是比較明顯的,這一利好對於美的業績增長也起到了很大幫助。與美的相比,格力電器在營收規模上和美的還有一定差距,但也不可否認格力還是比美的“賺錢”一些。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從多元化這方面的佈局來看,其實美的是比格力要優秀的。

因為美的一直動作頻頻,先後拿下日本東芝家電業務、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以及以色列高創公司,短期來看在業務整合這方面可能還有難題,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的話,是可以給美的帶來長期收益的。而格力雖然也開展了多元化業務,不過手機、新能源汽車業務進展都不順利,這些不確定因素也給格力發展帶來了阻礙。

在對待接班人這方面,何享健也體現了自己的格局。一般來說子承父業是很多企業都會遵循的原則,但是何享健卻打破了這一原則。早在2012年的時候,何享健就正式卸任了美的集團董事長位置,接替者是方洪波。要知道何享健是有一兒兩女的,在選擇接班人上,他卻沒有任何私心,將企業傳給了外人。選擇對企業最有幫助的人接任,可見他的格局有多大了。

這樣的人能夠帶領美的發展成如今的規模,可以說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你們覺得坐擁千億財富,選擇“悶聲發大財”的何享健,和高調處事、一心帶領格力發展壯大的董明珠,誰更厲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