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環境”如出現生存危機,“超級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嗎?

​  人類一直在銀河系中尋找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些已發現的行星,和地球一樣也是岩石構成,這些行星的大氣相對稀薄,與地球不同的是,被發現的這些行星,一般體積要比地球大許多,通常會比地球大2~10倍,所以我們把它們統稱為“超級地球”。

“地球環境”如出現生存危機,“超級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嗎?

行星地球與太陽在宇宙或空間、 地球和銀河星雲雲

  如果有一天地球環境持續惡化,出現生存危機,那麼這些“超級地球”會適合人類移居生存嗎?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現代科技的不斷髮展,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特別是從工業革命到現在,地球環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汙染,如果環境持續惡化,人類將不得不面對來自於自然的威脅,出現生存危機。

“地球環境”如出現生存危機,“超級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嗎?

  自從本世紀50年代以後,地球出現溫室效應,臭氧空洞,陸地沙漠化擴大,綠色森林面積銳減,生物種類銳減,水汙染等眾多生態問題。如果這些環境問題得不到有效遏制,必將影響人類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目前地球上的動植物種類消失的速度比過去的很多時期都要快,幾乎每天都有物種消失。有生態學家指出,目前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損害的問題,如果想要依靠地球自然恢復,那麼可能至少需要1億年以上。地球環境生態平衡嚴重失調,將威脅人類生存,出現生態危機。

“地球環境”如出現生存危機,“超級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嗎?

  近年來環境問題導致了世界各地均出現了極端惡劣天氣。美國西部一場前所未有的黑色風暴,造成了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澳大利亞的一場森林大火持續燃燒了7個月,有超過十億野生動物在這場森林大火中喪生。受冷空氣襲擊,西伯利亞部分地區達到了零下45攝氏度。

  環境變暖,冰川融化,北極圈都出現了罕見高溫,達到了32攝氏度,有數據顯示在過去的40年裡,北極夏天海水面積減少了一半。

“地球環境”如出現生存危機,“超級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嗎?

  如果環境惡化到人類無法生存,人類可以移居“超級地球”嗎?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發現了很多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開普勒-22b就是其中一顆。它是一顆比地球大2.4倍的“超級地球”,距離地球600光年,它的公轉週期為290天,這與我們地球相似。科學家認為,這顆超級地球平均溫度大概為21攝氏度。是可能存在液態水的。

  2015年一顆名為K2-18b的“超級地球”被發現,這顆星球距離地球110光年,有地球兩倍那麼大,有科研團隊分析發現該星球中存在水汽的可能性非常大。

“地球環境”如出現生存危機,“超級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嗎?

  美國NASA也發現了距離地球31光年的一顆位於人類宜居帶的行星,他的名字叫GJ357d,有科學家認為如果GJ357d存在大氣層,像地球上一樣表面有液態水的幾率很高,未來變成可以讓生命存活的“超地球上”概率也很高。

  除了這三顆被發現的類地行星以外,全世界的科學家通過觀測,還發現了很多位於宜居帶與地球環境類似的“超級地球”。

“地球環境”如出現生存危機,“超級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嗎?

  這些“超級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嗎?

  人類如果想要移居到另外一顆星球,這個星球一定要有大氣層的保護,如果超級地球的大氣密度過於稀薄或稠密,那麼人類的心肺功能將無法承受,而且大氣中的氧氣含量比例一定要適合人類,如果氧氣過高人會醉氧,氧氣含量過低人會缺氧,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還很難確定這些超級地球是否存在適合人類的大氣結構。

  人類想要移居新的星球,一定還要有適合的溫度以及充足的液態水,並且必須是一個岩石結構的表面,而且這個超級地球要要擁有完美的磁場,我們人類之所以可以在地球上生存,有一方面就是因為地球的磁場屏蔽了高能帶電粒子,保護了我們不受輻射的傷害。

“地球環境”如出現生存危機,“超級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嗎?

  擁有了這些基本條件,才存在人類移居“超級地球”的可能性,所以想要找到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以我們目前的科學技術,還不能確定這些“超級地球”是否可以適合人類生存。

  就算我們可以確定某個超級地球完全具備了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那麼人類移居還存在一個問題。距離人類科學發現最近的一顆“超級地球”也要距離我們有6光年遠,這個距離以我們目前的航天技術,想要到達那裡至少也要5000年以上的時間。

“地球環境”如出現生存危機,“超級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嗎?

  所以人類想要遷移到新的星球繼續生存,只是一種科學幻想,目前我們還不具備實現的可能。當然科技發展如此迅速,不知道哪一天,也許這一切就真的變為現實了,但重要的是在沒有實現這一切之前,我們該如何改變地球生態環境,讓人類得以繼續生存下去,讓我們有機會看到實現的那一天才最為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