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在糾結中度過,然後又在糾結中成長嗎

人的一生應該怎麼去度過,記得小的時候寫作文老會去引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下面的這句話。

“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人的一生就是在糾結中度過,然後又在糾結中成長嗎


當然我一般只寫這句話的前一段,後一段說會經常讓我當成笑話講的。

人的一生到底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呢?

我是一個窮人,現在的我老會想,我現在所有的不快樂都是因為我沒有錢。如果我有錢了,我的人生一定會很快樂。

但是我見過好多的有錢人,通過和他們的聊天中。其實他們也並沒有我想象中的有錢人那樣的快樂。有很多甚至還沒有我現在快樂。

於是我又在想,用他們的財富讓我和他們的生活來對換的話,我還是寧願選擇我這樣窮著更好。但是我又同樣很是渴望有錢,因為我的內心堅信當我有錢的時候,我肯定會比他們現在過的快樂。可是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又在想,他們在沒錢的時候肯定和現在的我想的是一樣的。

所以我很糾結,我想人生就是在這種糾結中度過。也同時在這種糾結中成長的吧。

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我從過完春節就開始失業了。

我立志一定要找一份能夠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會的工作。同樣如果我做的事情是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我想也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利於我吧。

我的這種思想是來源於老子的《道德經》老子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人的一生就是在糾結中度過,然後又在糾結中成長嗎


老子的思想真是經典,用現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當你幫助更多的人成功的時候,你才會成功。”其實你幫助更多的人成功之後,最成功的那個人反而是你。

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我終於找到了我認為很接近這樣理念的一份工作。

這份工作同樣帶著銷售性質,所以我也得一直打電話。但是這對於很多不需要的人就是一種騷擾,我的內心是一點都不想去騷擾他們的,更不想他們來罵我的。

但是當我為很多客戶解決了需要,感受著他們發自內心的感謝時,我會感覺到很自豪。

所以為了找到這些需要的人,我就得去騷擾到不需要的人。我的內心很糾結。

當我要很勤奮的去打電話的時候,我會騷擾到很多人。公司同事都會認為我是一個勤奮的人,積極向上的人。


人的一生就是在糾結中度過,然後又在糾結中成長嗎


但是當我不想去騷擾到別人的時候,我就不會去打電話,我不打電話我就不是一個勤奮的人,不是一個好的職員,掙不到錢我就不是一個好父親,不是一個好兒子,不是一個好老公。也不會為那些真正需要我的人提供服務。

所以生活讓人覺得真的很糾結,難道人的一生就是在這種糾結中度過,同是在糾結中成長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