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筆記:一件估值一個多億的藏品,為什麼值一個多億?

臥底筆記:一件估值一個多億的藏品,為什麼值一個多億?

神奇的小雞

作者為了深度瞭解該行業,潛心從事該行業一年,目睹了該行業內很多不為外人所知的事情,瞭解了很多事情背後的真相。

這是一個由來已久的收藏行業,如果追溯起歷史,在宋朝的時候這種收藏品就已經是文人墨客、達官顯貴案頭的擺件了,品味價值相較黃金白玉毫不遜色。

上世紀九十年代,內蒙一個姓張的玩家,得到一塊叫做“小雞出殼”的石頭。

石頭十分可人,是一隻即將出殼的小雞。

後來,該玩家把石頭交易了出去,獲得了一筆不菲的回報。

據說,這塊石頭的估價現在是一個多億。並且有人預測,該藏品如果上拍賣會拍賣,價格應該不只是一兩個億的水平。

自此石出世之後,推動跟風的人們踴躍加入了該行業。

同時,一些造假者也渾水摸魚,仿造出很多自己加工的工藝品,冒充天然原石銷售,造成一定的市場混亂。

很多剛入行者和眼力比較弱的人上當受騙,花費了不菲的代價,換回一件工藝品。

石頭遍地都是,但真正神奇的東西少之又少,像小雞出殼這樣的石頭神品是很難再遇到的。

這就如同歌手很多,能真正成為貓王的只有一個。

喜劇演員很多,能成為卓別林的只有一個。

世界上的東西因為稀少而貴,比如黃金、翡翠、白玉等。

完璧歸趙的故事人們都聽說過,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幫助趙國拿回了和氏璧的故事。

為什麼一塊“玉”(玉也是一塊石頭!)會煩勞藺相如這麼一個大人物出馬,費了很大的周折才把和氏璧拿回去呢?

關鍵原因是這石頭太稀少,所以顯得金貴,在人們心中的分量就很重。

秦王想得到這塊石頭,拋出了以十五座城池交換的誘餌,可見這塊石頭在當時人們心中的分量。

雖然秦王當時沒有得逞,但是後來這塊玉石還是被秦王得到了。

“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歷世傳之”

李斯是誰?

他是秦王的主要謀臣之一,提出了“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建議,幫著秦王統一六國,頗得秦王賞識。

看完如上記載,就明白這塊玉石在當時人們心中的分量了。

世界上天然神奇的東西原本就少。

物以稀為貴,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個理。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這個行業也一樣。

作者會持續揭示該行業一些不為外行所知的事情,歡迎關注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