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與敗之問

成與敗

畢業一年參加了三次考試,失敗兩次,心情先是不好,進而感覺人生宿命如此,便強求不得,但就是這強求不得讓我感覺到命運之無法抗衡的無奈。又想到種種人生中所經歷的苦痛,進而又感覺誰人不是如此啊,那便是人註定悲劇一生相伴,一時不知何解,便沉吟不語。

猛然間,我想到了王國維評議《紅樓夢》引出的三種悲劇觀:第一種之悲劇,由極惡之人,極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構之者。第二種,由於盲目的運命者。第三種之悲劇,由於劇中人物之位置及關係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蠍之性質,與意外之變故也,但有普遍之人物,普遍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無論那種悲,久而久之都會讓人無奈無感,生人世之不公,厭自己之無能,悲天地之薄倖。就王國維而論,人生避免不了悲,只是程度如何。

人之不幸,如若觀叔本華之論,便是來自於自我慾望之無窮和自我時空之侷限所形成的無法化解的矛盾,這便註定了人生之悲劇的產生的必然性。那又有何解呢?

王國維論有兩解,一是自殺,二是出世。自殺是對自我存在的否定,只有結束沒有開始,悲憤離去。出世是承認喜怒哀樂的存在,不悲不喜,即是無慾無求,生之則生,死之當死。自殺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出世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只是要看清處於那個位置,避免長久的無奈。

當然,我之現在之痛苦較之於他人算不得什麼,但於我之痛沒有減掉一分。痛之痛不是一時之痛,也有長年累月的痛之疊加,今日之痛是其緣由。我一時求不得再次重新起航的風帆,便尋求前人之言來給自己一個重新起航的理由,希望自己在痛苦無奈之時,能避免自殺之意,在沒有出世之前再次經得起痛苦的考驗。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想要活下去就這樣不悲不喜的走著吧……

二零一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