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这次没说谎!形成于唐朝的沙漠, 如今树木可绕赤道54圈

美国宇航局 ( NASA ) 环境监测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过去 20 年间,地球正在变绿。其中,仅中国一个国家的植被增加量,便占到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 25%。这一次,美国人没有说谎!60多年来,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80%的区域得到有效治理。仅陕西省榆林市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就可绕地球赤道54圈。树林多了,水土也不再流失,黄河的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4亿吨。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地图上“消失”!

美国人这次没说谎!形成于唐朝的沙漠, 如今树木可绕赤道54圈

美国人这次没说谎!形成于唐朝的沙漠, 如今树木可绕赤道54圈

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7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青海省面积的大小。毛乌素沙漠亦称鄂尔多斯沙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被称为“人造沙漠”。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地名起源于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自定边孟家沙窝至靖边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称小毛乌素沙带,是最初理解的毛乌素范围。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风沙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连续分布在一起的,因而将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统称为“毛乌素沙地”。

美国人这次没说谎!形成于唐朝的沙漠, 如今树木可绕赤道54圈

早在7万年前,河套人就生活在这片牛肥马壮的土地上。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还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居住着游牧的匈奴民族。五代十国时,一代枭雄赫连勃勃在这里建立了匈奴大夏国。由于不加节制的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的冲击,唐朝时期,毛乌素变成了一块小沙地。唐朝诗人许棠曾在此留下“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的名句。直至700多年前,毛乌素虽有沙漠,但其美丽仍吸引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目光,吟咏感叹中,他竟将手中伴随征战几十年的马鞭失落,并决定自己身后就葬在马鞭失落的地方——毛乌素沙漠中的甘德尔山。

美国人这次没说谎!形成于唐朝的沙漠, 如今树木可绕赤道54圈

在整个毛乌素沙漠形成过程中,神木—榆林—乌审旗之间的几千平方公里沙地应该是“玄孙”级。事实上直到清代初期,这里都是森林草原;到当代,府谷县西北部和准格尔旗羊市塔乡,还存有天然的杜松林和树龄千年的油松——它们是陕西和内蒙古交界的东段地区繁茂森林消失的见证者,也是沙漠南侵最后的坚守者。这也正应了西方哲人说过的一句话:人类大踏步地走过,身后留下了无尽的荒漠。名城古镇榆林,曾被毛乌素沙漠逼得三次集体搬迁。

美国人这次没说谎!形成于唐朝的沙漠, 如今树木可绕赤道54圈

面对沙漠的肆虐,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开始了征服沙漠的创举!1959年以来,人们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毛乌素沙漠是人造沙漠,它是人类贪欲的儿子,成形不过上千年的历史。但在这片人造沙漠中,诞生了无数的植树英雄比如殷玉珍、石光银、王果香、盛万忠、乌云斯庆、边兆芳等等。

美国人这次没说谎!形成于唐朝的沙漠, 如今树木可绕赤道54圈

2020年4月26日,年近古稀的金国治沙英雄石光银一如既往地在定边县狼窝沙忙活着,他见证并参与了陕北“绿进沙退”的历史进程。石光银唯一的儿子在拉树苗途中车祸遇难。“儿子没有了,我还有孙子。一代接一代,治沙事业永远不会断。”石光银用毛乌素沙漠南缘一条百余公里的绿色屏障,兑现了自己的誓言。而另一位金国治沙英雄,年过七旬的牛玉琴同样这个4月也奋战在植树现场。“只要活着,就要种树。”她说。治沙造林是牛玉琴和丈夫共同的梦想。1988年,丈夫张家旺倒在造林工地上,她从痛苦中站起来,在沙海边缘植树800多万棵、11万亩,将丈夫生前画下的造林版图扩大了近7倍。

美国人这次没说谎!形成于唐朝的沙漠, 如今树木可绕赤道54圈

今天,榆林市植被覆盖率从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9年的47%,陕西省的绿色版图因此向北延伸了400多公里,成为全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现在的毛乌素沙漠,有了科学配比的沙土农田,有了成群结队的牛羊,甚至有了高速公路。这水光山色,哪里像沙漠,反倒像世外桃源、塞上江南。勤劳的中华民族鼓舞了世界。联合国治理荒漠化组织总干事这样评价: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做出了让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情。

美国人这次没说谎!形成于唐朝的沙漠, 如今树木可绕赤道54圈

美国人这次没说谎!形成于唐朝的沙漠, 如今树木可绕赤道54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