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你有一份來自大山深處的聲音,請查收

一說到戲曲,你最先想到的是不是“京劇”呢?

在小布的家鄉,也有一種來自大山深處的聲音

它同時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哦

快來跟著小布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從時光裡走來

布依戲的歷史悠久,在乾隆年間就已經成型。200年之前,安順地區就流行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因為一開始大家在平地上自由地吟唱,所以就叫“地戲”。傳說地戲是明初洪武年間,江南一帶調至黔鎮守的屯軍、屯民帶來的。因軍中閒來無事,就每日歌唱軍營的生活。後來傳到了民間,就開始與當地傳說、音樂相融合,逐步演化為今天的布依戲。

叮咚!你有一份來自大山深處的聲音,請查收

軍裝扮相

叮咚!你有一份來自大山深處的聲音,請查收

在地上演出

集三家之長

雖然布依戲的基礎是布依族的民歌舞蹈,但是它的形成卻與漢族、壯族、苗族的傳統戲曲有著或多或少的淵源。就像我們熟知的京劇中有“生、旦、淨、末、醜”,布依戲就將這幾個角色演化為“生、旦、醜、大王、大將”。關於“大王、大將”,小布猜想可能與它來源於軍營有關吧。另外,布依戲中的“布依彩調”也汲取了廣西壯族彩調中“板凳戲”的可取成分,還融入了黔西南當地特色,使布依戲更具民族特點。

叮咚!你有一份來自大山深處的聲音,請查收

布依戲民間表演

聚民族特色

出演布依戲的人們都帶著誇大面目特徵的面具,有的還稍加變形,使其顯得更加恐怖和驚悚。實不相瞞,小布第一次見到這些面具時,也嚇了一跳呢。面具的顏色以紅、黑、黃、綠、藍、紫六色為主,製作材料大多為方便取材的筍殼、竹篦殼或者木材。

叮咚!你有一份來自大山深處的聲音,請查收

展廳裡的面具

叮咚!你有一份來自大山深處的聲音,請查收

演出時使用的面具

布依戲的音樂主要由唱腔、器樂曲牌和打擊樂三部分組成。其中“正調”“大王調”為主要唱腔,民歌為輔助唱腔。而演奏所用樂器除了我們熟知的釵、鈸、鼓外,還有“勒尤”和木葉伴奏。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布依戲逐漸成熟,戲目也增添了多種風格,主要分為:反映布依族的民間傳統文化的

傳統劇目、源於其他唱本的移植劇目以及展現新生活的現代劇目

叮咚!你有一份來自大山深處的聲音,請查收

布依戲現代劇目《谷藝神袍》

它也有不易

作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布依戲和其他傳統技藝一樣,也面臨著失傳的風險。演員的流失、各行當表演的消亡、戲班成員缺乏專業表演的訓練等原因,導致現在已經很難再看到布依戲的表演了。

加上中國現代體制的變革,人們都開始喜歡“快節奏”的生活,這對布依戲的傳承更是加上一大難關。在這裡,小布還是呼籲大家多關注一下我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小布也會盡自己的一份力,去守護我們國家的“寶藏”。

小布想向大家發出邀請:

我們一起來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想了解更多黔西南的寶藏,請持續關注小布哦!

最近已經開學的朋友們,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