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人生幸福的底色:原生家庭

你人生幸福的底色:原生家庭

毫不誇張的講: 你人生幸福的底色,就是你的原生家庭!

不論是古聖先賢,還是近現代心理學,早有論證。也是千千萬萬的我們一代代所親身經歷的,只是當局者迷:很多人身處其中,卻不知道罷了。接下來,我就為你揭開這背後的玄機。

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原生家庭?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和父母的家庭;相對的有一個新生家庭,是夫妻雙方組成的家庭。我們從小到大在父母大人的陪伴下長大,就是原生家庭塑造了我們,後來長大結婚生孩子組成新的家庭,我們陪伴孩子成人就是新生家庭塑造我們的孩子,我們又成為孩子的原生家庭。

你人生幸福的底色:原生家庭

在家庭裡,有承擔保護責任而擁有權威的大人,也有被保護而需服從的孩子,家人有共同的目標,但也有各自的立場角度,家人之間也有親疏關係,也有衝突,需要溝通……所以家庭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社會。

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餓了吃奶,困了睡覺,如果這些得不到滿足、或者不舒服就會通過哭鬧錶達自己的需求,讓大人知道。

嬰兒期,他啥也不懂,大人用嘴誇他,他也不因此而開心歡笑;罵他,他也不會因此而難過哭泣。但是,如果動手打他,或家裡的大人,特別是夫妻之間,常常吵架,而且帶著鬱悶的心情接觸或照顧孩子,整個家庭氣氛也壓抑,慢慢的,你會發現,這樣的孩子更容易生病,而且也不容易有笑臉,長大了,遇到困難挫折容易消極,達成目標也不容易幸福快樂。

相反的,如果一個嬰兒,在一個相互體諒,相互關心的家庭中長大(關心不是溺愛,溺愛會導致其他問題,以後會分享),這樣的孩子,身體更加健康,逆境中也能自信樂觀,容易體驗到幸福感。

如果你足夠用心,回憶一下自己的家庭,或者身邊的家庭,你就會發現很多家庭確實如此。所以說,你的人生幸福的底色:就是你的原生家庭。

你人生幸福的底色:原生家庭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一個嬰兒剛出生,他的大腦如同一張白紙,他沒有好壞對錯這些概念,他聽不懂大人的語言,也沒有大人的思維,所以你笑著說他很醜,可能一個一歲左右的孩子也回應你一笑,他不生氣,這是後天大腦的部分,很多人非常注重培養這部分;

但是再小的嬰兒,他也有感受,他能感受到大人溫暖的手撫摸他,感受父母是否用心照顧他,甚至能感受父母是否開心,家庭是否歡樂,可以說,這是心的部分,這是人天生就帶有的。

這麼說,你可能就明白了,人,其實有心、有腦(當然還有其他,以後再分享)。教育,不僅僅教育大腦,通過說教,通過認字等,培養智商;還要通過感受內心,通過感覺,通過情緒,培養情商。而且越小,越好塑造培養,越長大他大腦填滿了,心堵住了,越難教育改變。

電視劇《歡樂頌》,就是講五個來自完全不同原生家庭的女孩子,她們成年後各自不同的感情、事業狀況;包括《都挺好》也是講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其實,電視劇裡的那些人兒,他們人生的痠痛苦辣,在他們還是小時候其實已經埋下了種子,其實,現實中的我們何嘗不是這樣呢……

你人生幸福的底色:原生家庭

當然,瞭解了這些,並不是讓我們回頭對父母進行評價,因為父母在當時條件下他們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了,他們可能也是從自己的原生家庭學習過來的。

而且,這樣並不意味著,我們的人生幸福完全由原生家庭所決定,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很不錯,恭喜你;如果你的原生家庭你覺得不太滿意,也恭喜你,你學習成長的機會來了,改變命運之路可以從此啟航,只要你願,我會陪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