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小提示,我們都要知道的“大米飯”法則

近日,珠峰8000米“擁堵“,排隊登珠峰擁堵致多人死亡的消息震驚網友。下圖是拍攝於素有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瑪峰,可以看到登山者排成的“長龍”蜿蜒在通向頂峰的狹窄山脊上。有網友感嘆,這可能是海拔最高的“交通擁堵”了。

登山小提示,我們都要知道的“大米飯”法則

看到這則慘痛的新聞,小編想為去參加穿山越嶺的新人們,做一些輔助引導,幫助大家,掌握正確的運動方式,遠離危險和意外事件。

登山技巧

01 準備活動

無論做什麼運動,熱身是必須的,因此,在開始登山前做一些熱身活動是很必要的。在山腳下可以利用10—20分鐘做一些肌肉伸展運動,儘量放鬆全身肌肉,可以用雙手手指戳揉膝蓋下緣,以促進膝關節潤滑液的分泌,這樣攀登時會覺得輕鬆許多。這一點也往往被大家所忽略,其後果就是崴腳、關節、肌肉,韌帶損傷等。

登山小提示,我們都要知道的“大米飯”法則

02 上山姿勢

上山時,我們要注意上半身需放鬆並前傾,兩膝自然彎曲,兩腿加強後蹬力,兩臂配合兩腿動作協調有力地擺動。同時,儘量讓腳後跟吃勁,腳後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於是身體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這比用腳前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力。爬坡時兩腳邁步可以有點外“八”字。外“八”字式邁步便於讓腳跟吃重,也可以減少腳面與小腿的角度而使肌腱舒服。

登山小提示,我們都要知道的“大米飯”法則

03 下山姿勢

下山時,上半身正直或稍後仰,膝微屈,腳跟先著地,兩臂擺動幅度稍小,身體重心平穩下移,坡度較陡時上下山可沿"之"字形路來降低坡度,採用側身走,重心略靠後,穩住一腳再移一腳。或考慮坐著走,兩手撐地著移動,用屁股蹭著一點一點的下。

登山小提示,我們都要知道的“大米飯”法則

04 速度與節奏

上山不可急:有的人喜歡在一開始就邁大步前進,一步當作兩步走,結果上升不到50米就大汗淋漓,氣喘如牛,遇到平坦的地方就停下來喘氣,這樣看起來爬得很快,但其實並不快。建議大家上山慢慢行,一步分做兩步走,遇到臺階,哪怕是最小的臺階,都不要一步邁兩個臺階,要一個一個臺階的走,遇到上坡,要儘量增加步伐的數量,但是切記不可休息。

下山需放鬆:下山時可以結合登山杖運用多種姿勢下山,同時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腳步,切不可衝得太快,這樣很容易受傷。

平路要快行:遇到前的平坦路途,如果累了就簡單的休息一下,如果感覺還可以,就加快步伐前進吧,你在山坡上沒浪費過多的精力,步伐輕快而迅捷。

營養補給

01 食物

參加戶外徒步登山活動時消耗的能量若沒有獲得適當的補充,容易使人的血糖降低,進而引起噁心、暈眩甚至抽筋等不良反應;除此之外,山上的事情誰都很難預料,因此不論目的地的遠近,我們都需要帶上一些行動糧以備不時之需。兩天以上的長線活動食物計劃遵循"高能量、高壓縮比、耐儲存"的原則。如:壓縮餅乾,巧克力,牛肉乾,方便麵,火腿等,建議大家可以多備上一些。同時還應注意下環保以及野外安全等問題。

登山小提示,我們都要知道的“大米飯”法則

02 水分

一般來說,一日的短程線路(按25km內計算),大約至少需要3瓶礦泉水(一般500ml一瓶)。不建議攜帶運動功能性飲料,白開水、礦泉水、純淨水就行,或者野外的泉水;注意,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應該堅持每隔20-30分鐘喝一次、每次150-200ml的原則補水。

急救安全

“野外無小事”,在戶外徒步的過程中,任何一個小的問題的發生,都有可能導致大的事故。尤其是在野外遇到突發性的病人或傷者,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受傷時請記住簡單粗暴的RICE法則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大米飯”法則,這個法則不僅僅適用於戶外事故中,任何情況下出現受傷都可以採用此方法。因為在受傷時,人往往會不知所措,甚至可能會造成二級傷害。

登山小提示,我們都要知道的“大米飯”法則

Rest休息

受傷後立即停下來休息,讓你的小心臟慢慢的恢復正常跳動,這樣就能夠降低血液循環速度,減少血液和組織液外滲,降低腫脹的程度。同樣立即休息也能讓你受傷部位的肌肉及其他組織不再參與運動,處於一個相對於平靜的狀態,從而不會導致傷勢加重。

Ice冷敷

冷敷可以緩解疼痛,對炎症也有抑制效果。但是攀登雪山時注意不要過度冷敷,但可用飲用水浸溼毛巾後敷於患處。

Compression按壓

對患處給予適度按壓可控制浮腫和炎症。如果按壓導致浮腫加劇,則減輕力量,觀察狀態。

Elevation上舉

上舉在行動中比較困難,但在休息時可將傷痛處上舉到高於心臟的位置,通過重力來控制浮腫和炎症。

小提示:登山要結合自身體能,提醒對待,量力而行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