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 题/赵广汉:为何扫黑除恶的先锋,百姓眼中的好官最后却被腰斩于市?
  • 文/有疾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每个时代的名字都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就像我们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建国、建军、新华、国强之类的名字一样,西汉时候的名字也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尤其以汉武帝到汉宣帝这段时间最多。

那个时候流行什么名字呢?

「延年」这俩字首当其冲。可以说带这两个字的名字在汉武帝的后期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有李广利的兄长李延年、战死沙场的韩延年、霍光的俩同事田延年和杜延年,以及和田延年是死对头的严延年。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霍光画像)

看书的时候这么多名字向你扑面而来,甚至有时候都分不清他们谁是谁。

有了「延年」这俩字打底,这个时期取名字的大致规律也就能知道了。什么「延寿」、「彭祖」、「千秋」之类的名字简直数不胜数。

再结合汉武帝那个时候大搞封建迷信,祈求长生不老的活动层出不穷,只能说汉武帝的影响力实在是巨大。

不过那个时候也不光祈求长寿的名字成为爆款。汉武帝的南征北战,开疆扩土更是给那个年代的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广汉」这两个字也自然而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备选名字。

广者,阔也。这个名字充分说明那个时期人们对于领土扩张这种事情的热衷。在那么多「广汉」中,除了汉宣帝的老丈人许广汉之外,就要「天性精于吏治」的赵广汉最为著名。

那么,赵广汉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能让他得到一个「天性精于吏治」的评价呢?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汉武帝剧照)

赵广汉的扫黑除恶

俗话说得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赵广汉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

在汉朝,地方豪强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发展成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的门阀士族。但是也足够引起皇帝们的重视。

汉武帝就曾经将郡国中的豪强迁徙到自己的茂陵,为的就是加强对这些人的管理。不过最有效的手段还是任用向义纵、宁成一样的酷吏来对待这些地方上的豪强大族。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茂陵)

不过就算清理一批,后一批也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毕竟豪强大族与平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人类的身高,让两个人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觉,哪怕是日常生活都安排的一模一样,身高也总会不一样。

就像身高是由基因决定的一样,豪强大族的出现是由人类的本性决定的。谁都想发财,谁都想让自己的家族强盛,谁都想让自己子孙延绵万世。

而赵广汉也恰恰是用「人性」两个字来对付这些豪强大族。

赵广汉在担任颍川太守之前管理过市场、管理过京畿地区的治安,可以说没有一点从政的经验。但是久在官场中厮混,他对人性的把控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颍川郡可以说是中原大郡,豪强大姓们自然很多。而且这些豪强并不满足于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活动,他们纷纷用相互联姻、勾结官府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一度连郡守都拿他们没办法。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颍川郡)

赵广汉对于这种情况非常担忧,长此以往下去,豪强大族的地位将会变得越来越稳固,甚至还可能会汉朝的统治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这些人连前一任郡守都不怕,还会怕赵广汉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没让赵广汉这个郡守上门给他们拜码头就不错了。赵广汉自然也对这些人没有办法,总不能一上任就雷厉风行的开始对这些豪强大族斩草除根吧?要是这样做了说不定倒霉的反而是赵广汉本人。

不过堡垒最先是从内部攻破的,赵广汉这把锈矛根本捅不穿地方豪强这面坚盾。既然官府拿这些人没有办法,所以赵广汉就想到了让他们自己窝里斗,想办法将这些家族之间的矛盾找根引线,然后引爆。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矛与盾)

怎么让他们窝里斗呢?

第一步,拉一批打一批。

伟人曾经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豪强大族们也不是铁板一块,自然会有各个方面的矛盾。所以赵广汉就选择去亲近那些看起来能为他所用的人。让这些人干什么呢?

其实就充当一个带头作用。百姓肯定对这些豪强大族颇有怨言,控告文书像雪花一样飞到赵广汉的案头。对于这些人中有罪的,那就坚决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对于那些没罪的,他就故意将控告文书中的内容泄露给这些人。

这些人对颍川地区的风俗与豪强之间的关系肯定十分熟悉,免不了会发表自己的一番见解。而赵广汉再将这些见解泄露给那些不亲近他的豪强大族,让两方产生间隙。

当然,光凭这一招肯定不够,所以赵广汉在这基础上趁热打铁,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步计划——设置告密桶。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这跟现在的投诉/举报箱很相似)

告密桶是完全密封的,谁也不知道是谁举报了谁,所以这就给了赵广汉操作的空间。

他将所有的告密信都收起来之后,再将原先的名字削去,然后随便改成一个豪强子弟的名字。这种方法谁也没法查证,就算这些被告的人找到赵广汉假托姓名的人家去,别人也不会承认。

一来二去之后,怀疑的种子就深深的在这些家族中间种下。原先固若金汤的豪强壁垒也被赵广汉这样轻描淡写的攻破了。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赵广汉与他发明的缿筒)

万民称颂的好官

赵广汉的本事不仅限于玩这些阴谋诡计,他还特别擅长「钩距之术」。所谓的钩距之术就是通过一些不相干的事情,将它们联系到一起然后得出一个真相。

比如说赵广汉想知道马的价钱,他就先问狗的价钱,然后再问羊的价钱,再问牛的价钱,最后问马的价钱。通过这些价格之间的相互比较,赵广汉就能够得出这匹马相较于市场的价钱是高是低。

这是什么,这是大数据分析啊!假如让赵广汉炒股的话,闭着眼睛跟着他买就对了,绝对亏不了。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大数据分析)

所以赵广汉在迁任京兆尹之后被百姓们认为是「自汉兴以来治京兆者莫能及」,京兆地区的吏治清明,官员和百姓们都对他赞不绝口。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能吏,最后还是被汉宣帝腰斩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汉宣帝将他调任京兆尹就是希望他能够对付京兆地区的豪强大族,比如霍光家族之类的。但是京兆地区不比其它地方,各方势力更是盘根错节,比之郡县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广汉就是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赵广汉到了京兆之后,更喜欢任用那些世代为官的子弟们。而这些子弟们往往都很年轻,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有一股年轻人独有的锐气。

所以他们在做事情方面也往往不留余地,以至于赵广汉基本上将朝廷中位高权重的官员都得罪了个遍,在自己发生危险的时候没有人去支持他。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赵广汉雕塑)

要挟未果,腰斩而死

首先第一个得罪的就是霍光家。那个时候霍光刚刚去世,赵广汉凭着自己聪明的脑瓜就猜测汉宣帝的心思。带着一群世家子弟们,用私自杀耕牛、卖酒的理由将霍光家给砸了。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毕竟霍光一死,整个家族就已经进了汉宣帝的黑名单。真正让他倒霉的是得罪了汉宣帝的左膀右臂、当朝丞相魏相。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魏相画像)

在染缸里呆久了,身上就难免会沾染上一点颜色,就算是以廉洁著称的赵广汉都不例外。

赵广汉有一个门客贩卖私酒,被丞相的下属官吏赶走了。这个门客就很郁闷,觉得一定是自己的仇家举报的。赵广汉听说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门客就去逮捕这个仇家。结果这个事情被汉宣帝知道了,查明真相之后将赵广汉降了一级俸禄。

以权谋私这种事情本就不光彩,不论在哪个时期都是这样。赵广汉担任的京兆尹时间长了,百姓们对他的奉承也听到耳朵起茧了,人也就不自觉的开始飘了。

皇帝警告之后,这件事情本来也就该这么算了。但是赵广汉觉得不出这口气心里就难受,又怀疑是另一个人告发的他们,将那人找理由杀了之后,这事儿又被捅到了汉宣帝那里。

本来汉宣帝觉得赵广汉是个能臣,想着放一马改过自新就对了。但是他却接二连三给你搞事情,挑战国法。就算汉宣帝再怎么看重赵广汉,这下也没办法了。将这件案子交给了丞相和御史大夫一起审理。

赵广汉:发明举报箱、会玩大数据,扫黑除恶急先锋最终自己成恶霸

(汉宣帝画像)

但是赵广汉面对这样的情况依旧是不知悔改。他认为丞相和御史大夫在审查自己的案子,只要将他们的嘴堵住自己就没事了。那用什么办法才能堵住他们的嘴呢?

凭着赵广汉对于人性的了解,当然是采用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要挟。

在赵广汉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查到丞相家里有一个婢女自缢而死。于是他就用这件事做文章,怀疑是丞相夫人将婢女杀死,以此要挟魏相,让他收手不要再追查自己的事情。

但是魏相不为所动,依旧追查,而且是急查。

赵广汉见不奏效,自己的事情也快败露,于是就直接带着世家子弟们冲进了丞相府,不停询问关于婢女的事情。但是那名婢女确确实实是自缢而死,和丞相夫人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汉宣帝也不是糊涂蛋,派人查明真相之后直接就将赵广汉下了廷尉牢狱。下了廷尉的赵广汉真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自己的那些阴谋诡计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也失去了作用。

最后被腰斩而死。

在赵广汉要被腰斩的时候,有数万名百姓在皇宫旁边哭泣。因为赵广汉对他们实在是太好了,甚至还有人说出「臣生无益县官,愿代赵京兆死」这种话。要是没有绝对的民心,谁会这么干?

亦白亦黑,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啊!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内容请参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