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讨好别人,别怕别人不高兴

人们对于权威的服从,在于人们不能摆脱“担心别人不高兴”的心理,权威效应迎合了人们喜欢被赞美的特点,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也就是说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当我们小时候,我们开始听从老师、父母或者任何一个大人的话,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做我们容易让他们高兴满意,并且赢得表扬和赞赏。那时候的“大人”就是孩子眼中的权威,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相信权威的力量。

不必讨好别人,别怕别人不高兴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堂化学课上,教授拿来一只空瓶子。他告诉学生说,这里面装着一种极臭的气体,现在他要把瓶子打开,让臭气散播出去,并测验一下臭气的传播速度。他让学生们在闻到臭味后立即举手,他会一直计时,以便进行计算。说了一声开始之后,教授打开了瓶盖。

15秒钟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味了;然后,后排的人也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闻到了臭味;不出一分钟,几乎整个教室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表示已经闻到了臭味,并期待着看看教授如何计算臭气的传播速度以及结果如何。

不必讨好别人,别怕别人不高兴

教授问:“你们真的闻到了臭味吗?”一部分同学十分肯定地回答说闻到了,而只有少数几个人迟疑没有回答。

这时教授无奈地说:“其实这个瓶子中什么也没有。”

也许你会说,对于一群幼稚的孩子来说当然会这样,那么,是不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当我们完全都是成年人了,或者说我们都已经是为人父母的年纪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摆脱这种对权威的讨好心理呢?

不必讨好别人,别怕别人不高兴

实际上不是的,我们只是对自己的行为浑然不觉,我们没有意识到为什么我们买了明星代言的产品,例如某个明星在电视剧里扮演了一个好母亲,她给人的形象是貌似权威的好妈妈形象,于是当她为某个儿童食品做广告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地开始掏钱包为这个产品付钱了。

可见,我们对于这种“伪权威”都有了莫名的依赖和顺从的心理,工作中面对那些严肃的真正的权威人士,我们是不是就更难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不必讨好别人,别怕别人不高兴

我们很难做到的这一点,正因为难以做到,所以,摆脱权威的束缚,不必刻意地讨好别人、迎合别人才显得更加可贵!如果太在意别人,我们就会犯什么错误呢?我们会放弃自己坚持的对的,向错误低头,想想看是不是这样?有时我们自己的思维是非常正确和完美的,但是我们往往对自己没信心,就会鬼使神差地受到旁人和大环境的影响。

有时遇到关键的选择时,人没了自己的主见而去随大流,那么你的失败就是铁定了的,你怪不了别人要怪就怪你没主见,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你的一辈子也将跟随他人的思想,一辈子听从他人的指挥和调遣。

不必讨好别人,别怕别人不高兴

温小兰是公司出了名的“大好人”,常常一整天忙下来,下班的时候人都累散了。

她刚来公司一个月,但是对公司的业务还没有上手,她所在的办公室里的业务员个个能力都非常强悍,面对这些有能力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一进公司,温小兰就觉得自己顿时矮了下去。

“小兰,你帮我复印这几张资料吧。”“好的。”

常常都能听到这些声音,仿佛帮老业务员复印、传真才是她的工作。从复印室出来,看见休息室的饮水机没水了,温小兰又赶紧给水站打电话。刚放下电话,又有同事让她去通知前台给会议室送资料。

不必讨好别人,别怕别人不高兴

有一天,领导找温小兰谈话,他说:“小温,希望你有空多翻一下《员工手册》,你看得不好啊!”

于是,温小兰翻开了《员工手册》,关于公司的处罚和奖励的决定,温小兰自认为自己这里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看到最后的时候,她看到了《员工手册》明确写着:在公司内同事间一律互称名字。

温小兰恍然大悟,原来经理是以这种规范化的方法提醒自己,应该从中得到启发——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职场人,上班时间只做与自己职位相称的事情,因为她已经不是那个“人叫必应”的“应声虫”了。

不必讨好别人,别怕别人不高兴

温小兰想到来公司这么久,什么业务也没来得及做,净顾着给各位同事干杂活儿了。她觉得错误也在自己,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就意味着你可以不承担责任,也就意味着你失去独当一面的机会。

​如果一直这样,就一直不会有机会给自己,毕竟除了人们叫自己“大好人”以外,在专业上,没有长进就意味着理应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