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作多年,存款依然为“0”?

昨天老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语重心长的叮嘱我,“今年回家过年,钱要准备够啊”。

是的,又到了工作党一年一度给长辈、晚辈买买买,发红包的日子了。我默默看了下存款,辛苦了一年,存款终于不为0了。已经变成负的了...不禁感叹到:

年初不缺钱,仿佛和不准备过年一样。

回想起,前几天下班回家,碰到邻居拿着包裹上楼,我随口问了句,你过年准备屯些什么呀?

“哦,也没什么”,她突然深吸一口气,宛若报菜名般:

“保暖内衣、围巾、帽子、钱包、发膜、洗脚盆、羽绒服、美容仪、按摩仪、身体乳、护手霜、几根口红还有一堆护肤品…而已,快递要停了嘛,先买好备着。”

我:。。。

“对了你要不要买跑步机?”她突然转过头。几个月前她一时兴起买了折叠跑步机,没几天热度退去,跑步机逐渐沦为杂物架,现在正挂在闲鱼上5折贱卖。在她看来:

年初再不买,快递都要停运了!


为什么工作多年,存款依然为“0”?



欸,同样都是工作党,怎么生活的差距就这么大呢?!后来,我终于明白了...

根据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56%的人暂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他们平均每月储蓄仅1389元。

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存钱已经是越来越困难的一件事了。这些人也在网络上被尊称为“隐形贫困人口”。

为什么工作多年,存款依然为“0”?


虽然你赚的少,但你花的多呀!

大部分人存不下钱都是源于非必须的消费过多了。

发现同事用了Lancome,我得用Dior吧?

大家结伴去星巴克,我肯定要跟着去吧?

朋友说新开的健身房两人办卡有优惠,我必须一起吧?

同学聚会在即,我买一套新行头不过分吧?

为什么工作多年,存款依然为“0”?


于是懊恼感与多巴胺齐飞,在纵横阡陌的消费道路上,一边踩刹车,一边踩油门。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怎么做才能存下钱来呢?

这方法来自一位想1年减10斤(但意料之中失败了)的人,斯蒂芬·盖斯。他立完Flag后试了各种路子,最终让他成功的,居然是:

每天至少做1个俯卧撑。

没想到吧?

他由此写了《微习惯》这本书,简单来说,用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在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的情况下,带着超强的“欺骗性”让你习惯一件事。


为什么工作多年,存款依然为“0”?



也就是说,你每天存个20元钱,要比快速攒下10万的几率高很多。

有人估计说,那一年也不过七千多元,能干什么?

对比现在你的负存款,你又挣了几万块呢!

在这之后,你还可以将存款存入有收益的地方,不要浪费了这些时间的利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