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盛世,如您所願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裡講了祖國成長曆程中七個歷史經典瞬間。今天的文章我更想講講我的家和我的祖國。

我的祖父、我的父親和我。從1919年到2019年,一百年,一個世紀。三代人親眼見證了祖國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過程。

我的祖父出生在五四運動那年,十八歲就跟著游擊隊打鬼子。說是打鬼子,其實大部分時間是在敵後搞破壞。就他們手裡的那兩杆鳥銃,別說跟鬼子正面交鋒了,就是偽軍都看不起。後來,國共合作的時候,他們的隊伍也被編入了新四軍,也才開始跟鬼子正面交鋒。

這盛世,如您所願

(游擊隊當年藏身的山頭)

因為缺乏運輸車輛,部隊的急行軍全靠一雙腳。伙頭軍搭車先到前頭煮白飯,部隊開到跟前的時候人手一隻小碗反扣到鍋裡,起來就是一碗米飯。飯到手裡,腳步一分不能停,筷子反覆在碗裡插上幾個洞,一分鐘不到吃完。稍有停頓,就會與前面的人拉開距離。祖父本來胃就不好,前前後後又這樣吃了不知多少頓。

有一次戰鬥結束,祖父突感胃痛難忍,額上汗如豆大。軍醫查看後確定是胃出血,但當時的醫療條件無法根治。軍醫也只能給輸一些止血藥。而這一批止血藥恰恰就是從日本人那裡繳獲來的。

祖父不識字,直到康復都不知道藥瓶上寫的日本字是什麼,只知道這個藥很靈。一直唸叨著以後我們自己也能有這種藥就好了。而他根本不知道那就是普通的止血藥。

但就是這樣普通的止血藥在那時的部隊裡都是緊缺物資啊!

那是怎麼的一群人啊!就在吃都吃不飽、穿也穿不暖的情況下,前前後後硬是扛著打了十四年啊!

這盛世,如您所願

(煤油燈)

抗戰勝利後,爺爺因為胃病退了下來。記得小時候,我偷偷聽到他自言自語的說:活下來就好,我替你們看著這群孩子吧!

後來,我經常問他,“你們”是誰?他卻從來不說。

再後來,爺爺走了,再也無處問他。

但我也懂事了,也早把你們都記在了心裡。

  祖母四十多歲才生下父親,父親也是家裡的獨子。在祖父那一代人的付出下,到父親這一代人,總算能安安穩穩的去學校讀書了。

父親讀書也算刻苦,考上了還不錯的高中。高中畢業後本打算像爺爺一樣去參軍報國。

無奈的是奶奶無論如何也是不肯。她跟父親說:你沒經歷過那段日子,你永遠不會懂我為什麼不讓你去。你惱我恨我,我都不怨你。

聽父親說,祖父也以不識字為由退回了入伍申請的表格。

我直到現在都還想不明白祖父祖母做的到底是對還是錯。

這盛世,如您所願

(父親結婚時的房子,我小時候就是在這長大的)

後來,父親便在村裡做了會計,也算是把所學的知識奉獻給了生他養他的村子。

我曾問過父親,八幾年的高中畢業生為何不繼續讀下去,為什麼沒有出去闖蕩。

父親的答覆是祖父祖母生他養他,高中畢業時,祖父母已年過六十。既然無法投軍從戎報國,就在家裡好好孝敬父母吧!

這盛世,如您所願

(老宅屋裡的燕子窩,聽說燕子只住在好人家裡)

父親終究還是受了祖父極大的影響,一心想要從軍報國,可終究還是沒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對祖父祖母來說肯定是幸事一件。但對父親來說,也不知是幸或不幸。

至於我,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九零後,常常笑稱自己家三代貧農。

幾個月大的時候,家裡的老鼠沒有糧食吃,在上面圖裡的老房子裡差點把我啃死,好在福大命大活了下來。

這二三十年,我順利的讀完了小學初中,費勁的考進了市裡最好的高中,艱難的邁進了大學的校門。然後從容的走進社會,加入了求職大軍。

這盛世,如您所願

(十幾年無人打理的老房子,姐姐種的吊蘭依舊)

2019年,已經來上海三年多了,過得不好也不壞。

這盛世,如您所願

(虹橋火車站)

生活,雖然不易,但是相比我的祖父披星戴月,出生入死的保家衛國,我覺得我已算是全宇宙最幸福的崽了。

而我的父親也已經搬到老家的市區。人都過半百了,還整天想著為這個家多賺點生活費,為這個家操碎了心。

這盛世,如您所願

(老家市區的房子)

我的祖父,我的父親。兩代人,一代保國,一代為家。

到了我這一代,國家富強興盛,吾輩更當自強,讓這盛世一直如祖輩、父輩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