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在银行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用户7707417864501


毕业五个月,如今在某国有银行上班。了解过银行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近年来监管严格,竞争激烈,银行的日子并不好过。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我为什么还是选择了银行这份工作?现在我有没有后悔?

第一个问题,说起来很难回答,但仔细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职业规划不清晰。在找工作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到底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因为大学期间缺乏相关的工作实践,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总而言之,就是没有清晰的规划。导致在秋季找工作的时候像无头苍蝇,随波逐流。

二,没有合适的向导。因为出身农村,祖祖辈辈农民,没有一个人能够给予相应的指导。一家人给的任务就是找一个好工作,这个“好”字该怎么理解。在他们心中,工资高就是好工作。实不相瞒,找工作之前我也这么想,找工作时候评判工作的唯一标准就是工资高。

三,错误的估计了银行工作地位。银行网申,笔试,面试,签约等环节,没有一个环节不透露着高大上的感觉。可是自己并没有对银行的工作进行过深入的了解,只看到别人眼中的体面和稳定。

心理压力远远大于正面情绪。刚入行,作为一个新人,无可避免需要从柜台做起。和客户打交道,和钱打交道,容不得出错。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忍受客户的胡搅蛮缠,还要应付各级监管部门的检查,风险部门的核查,合规部门的检查等等。心理压力无法言喻。

无休止的开会培训。在别人眼中银行朝九晚五,中午休息,实际上这份工作永远不是别人眼中的样子。早上九点开门,八点就需要去接钞车,晚上五点关门,六点运钞车才来,然后开始开会培训。今天是风险培训,明天是远程授权规范操作,时不时的还要考试,终于有两天不需要考试,领导说留下来开个会吧。有一段时间,几乎从来没有九点之前回过家。回去之后,累的不想动,主要是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

工资和人际关系。工资方面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主要是人际关系。领导挺好,同事也挺好。可是在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每天上班之前心情都十分沉重,上班过程中想着今天有没有培训,下班回到家才会开心一点。所以说在银行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大概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辞职吧。不知道能够坚持到什么时候才能舍得离开,或者坚持到什么时候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岗位。


我真不是张旭


首先进入银行工作你要符合银行校招的条件,错过了应届毕业生的机会你就与银行工作失之交臂了;

银行校招的流程:网申-笔试-面试-体检-面试-签约-入职;

进银行工作方法:1.校园招聘;2.社会招聘;

校园招聘基本条件:全日制境内外高校应届毕业生,本科及以上学历,英语四级及以上(部分银行无专业、四六级要求);

社会招聘基本条件: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银行相关行业2-5年的工作经验;

银行工作好不好,从各种花样面试现场你就可以感受到,送手机、咖啡、奶茶、报销车费等各种福利,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成功通过考试-签约环节后,首先会进行系统的入职培训和入职职业规划,当然,银行特有的职业装就会让你有超有青春魅力;福利待遇、晋升体制完善、工作中还可以积累优质的人脉资源。

反正在银行工作的各种优越感让很多人羡慕。


黑暗系暖婚


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树立客户第一的思想,把客户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要求自己对待工作务必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心,任劳任怨,用心工作,从不挑三拣四,避重就轻,对待每一项工作都尽心尽力,按时保质的完成,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顾全大局,不计得失,为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惜牺牲业余时间,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为客户服务,与客户交朋友,做客户愿意交往的朋友。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的持续磨练,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熟手,这时我渐渐明白无论是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是具有挑战的,重要的是如何将它做的好,做的更好。

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本着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一方面,透过观察、摸索、查阅资料和实践锻炼,能够较快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问书本,不断丰富基础知识掌握技巧;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在具体的工作中构成了清晰的工作思想,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的完成本职工作。在短时间内熟悉各项业务操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潜力。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忙指导下,不断进步,逐渐摸清了工作中各项状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

以后的工作中就会将加强学习和掌握财务各项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协调好部门内部事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