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武術真的是花拳繡腿嗎?我不這麼認為

武,意為止戈,學習武術既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保護自身。但現在看網上一些言論,認為學習武術就是為了挑戰對手、分出高下,感覺有點失之偏頗,因此寫了這篇文章,僅代表自己的觀點!

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些人對於中國武術嗤之以鼻,動不動就說“花拳繡腿”、“有本事去打擂臺啊”、“有本事去挑戰某某某啊”、“功夫再高、一刀撂倒”、“你這麼厲害,能擋子彈嗎”等等等等!

我就想問一句:

我學武術,為什麼要去打擂臺、要去挑戰別人?

我學武術,為什麼非得去和別人比刀子?

我學武術,為什麼非得去擋子彈?

我活的好好的,為什麼要做這些傻事?

中國傳統武術真的是花拳繡腿嗎?我不這麼認為

有人就開始鄙視了:那你學武術幹嘛?中看不中用!學武術不做這些,吃飽了撐的呀?

還真不是!

鍛鍊身體行不行?消磨時間行不行?扮瀟灑耍帥行不行?想變得帥氣一點更有安全感方便找女朋友行不行?

你可能又說:你笨啊,跑步健身多好,學武術多浪費時間!

可是,我就想練武術!

所以,武術只是無數運動形式中的一種,沒誰規定學了武術就必須要幹什麼!

下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學武術的利弊之處

我們先來說學武術的好處:

首先,它能鍛鍊身體。練武術也是做運動,多打幾個套路,渾身筋骨舒張,不好嗎?

其次,學習過程中可以瞭解到很多關於武術技擊或者人體方面的相關知識。知識不嫌多;

再次,瞭解了人體的弱點,危險時可以保護自己;

最後,很多人把武術叫做舞術,說它是套路,是花架子,沒有力量,看起來虎虎生風,實際上打到身上也不疼,傷不了人。

但是,就算它軟綿綿,就算它是花拳繡腿,就算只是一個套路,它也是遵循熟能生巧的原理的。

剛開始練的時候當然只是練法,但當你練個千八百遍,形成條件反射或者肌肉記憶的時候,當各項動作已經融入你的一舉一動的時候,套路不套路已經沒關係了,因為你的一舉一動都是具有殺傷力的。不管是什麼動作,重複成千上百次,那和第一次相比已經截然不同!

中國傳統武術真的是花拳繡腿嗎?我不這麼認為

說了學武術的好處,我們再來說學武術的壞處,不過相比較好處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首先,武術跟跑步不一樣,它有標準動作,初練的時候需要一絲不苟,要在有老師指點的情況下,不然有些動作勉強去做,可能會出一些大問題,骨折扭傷等比比皆是;

其次,既然需要專人指導,那花費就有點多,所以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

再次,相比較跆拳道、空手道來說,武術似乎在名氣上不響亮,而且很多人對武術有誤解,所以學武術可能會遭遇到一些輿論壓力。

不過,就像我之前說的一樣,那麼多好處,為什麼不去學?以後學好了之後憑藉自己的力量去為武術正名。

反過來看,這種輿論壓力說不定還能成為一種動力,促使自己好好學,同時產生學好之後再來證明自己的想法!

大師的真相

現在網上說武術實戰能力不行!我就問一句:網上說的能輕易相信嗎?你不去核實一下嗎?

網絡社會中輿論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我覺得武術之所以被很多人唱衰就是因為輿論的引導

中國傳統武術真的是花拳繡腿嗎?我不這麼認為

比如經常聽說“一位大師對戰美國拳手,結果敗北”這樣的新聞!

這樣的新聞很能誤導人:

第一,這位大師真的是“大師”嗎?誰給他封的頭銜?

第二,這個新聞是真的嗎?會不會是假新聞?

還有諸如什麼“武林大會”的節目——雖然名字是武林大會,但卻被網友們戲稱“舞林大會”,為什麼呢?

因為它和我們想象中的武功相差太遠,成功的讓我們失去了對武俠、對中國功夫的熱愛。

這種節目是以娛樂為目的的,是為了收視率才製作出來的,上場表演的也都是為了出名,雖然裡面有很多都是掌門,但是不是真的卻很難說。而且,我一直在想,如果真有高人,會出現在這種場合嗎?

但是,觀眾卻信以為真了。

所以,傳統武術之所以被唱衰看不起,這類性質的節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過,就算如此,那又怎樣?何必在乎別人的眼光,因為我們自己知道:

武術是有用的,練武術不是為了好強鬥勝,而是為了強身健身,為了保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