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處處碰壁到有求必應,他只做對了這兩點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求人?

但是為什麼

有人所求即所得,

有人求而不得呢?

從處處碰壁到有求必應,他只做對了這兩點

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裝入別人的腦袋,讓別人按照你的意願行動。

如何才能讓別人對我們有求必應,實現我們的願望呢?

1.主動讓對方先從我們身上獲得好處。

現代行為心理學研究發現,

如果A接受了B無條件的好處,

次數多了,好處大了,

那麼A在心理會對B存有虧欠感,

會想要為對方做些什麼。

當次數達到一定的程度,好處達到一定的程度,

那麼當B提出要求的時候,A往往會很樂意,

甚至有時儘管B提出的要求顯得有些不合理或者過分,

A也會因為虧欠覺得不好意思而答應B的要求。

在職場中,我們該如何來運用這一招呢?

就是主動為別人提供幫忙或服務,

幫對方解決一些小難題,

同時拒絕對方的回報,比如請吃飯、送禮物等等

這樣才能讓對方總感覺欠了你什麼。

要記得持續的小量付出,

是為了得到更大的回報

所以要耐心等到你的付出達到一定的量

再一次性提出你的高要求。

在提要求時,先提出超越期望的要求,

遭到拒絕後,

再退而求其次提出小一點的要求,

很多時候,對方會因為沒有答應你的第一個要求而心理感到過意不去,

便不好意思拒絕你的小一點的要求。

除了提供幫助,還有一個無形的“禮物”

它更能影響對方,那是什麼呢?

——關鍵時刻的陪伴。

比如被批評時、遭遇打擊挫折時,

甚至是家裡有什麼喪事,

這個時候人的心裡處於脆弱的狀態,

渴望得到理解、關懷、支持和陪伴,

這個時刻的陪伴,

容易獲得對方的好感和依賴,佔據對方重要的心理位置,

這種來自心靈認可的力量有時是難以估量的。

從處處碰壁到有求必應,他只做對了這兩點

心理學研究發現,主動提供幫助和服務,會讓對方對你產生虧欠感。


2. 投其所好地送禮

投其所好的多次送禮物。關鍵詞,

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

贈送給對方的禮物不一定很貴重,

但一定要精心準備,考慮周全,

而不是隨便從家裡的雜物堆裡選出的沒用,

而且對方又不需要的物品隨便送給對方,

那樣有時反而讓別人反感。

所以這個禮物,

一定讓對方打開禮物的那一刻,

便產生這樣的感受:“這個人真懂我”

讓她/他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感受到你對她/他的關注。

在送禮物的時候,千萬不要同時提要求或條件,

一定要讓對方感受到

你是出於對她/他的關心、喜愛

或你喜歡分享等而送禮物,

而不是因為有求於她/他,

從而贏得對方的好感和信任,

這樣就像是在對方的心裡賬戶中存下你的感情存款,

當存款達到一定程度了,

她/他便會乖乖的滿足你的要求。

當然,當你要做這個投資的時候,

你要避開臉皮超厚的人,

他們可能拿你很多好處而覺得理所當然。

所以在做情感投資的過程中,

你要時不時的試探對方的心理,

如果發現對方臉皮太厚,應及時止損。

送出有形的禮物是第一步,

接下來還要加上無形的思想灌輸或者心理壓力

平時要多在閒聊中無意強調你為對方的付出,

時不時地在閒聊的時候講講故事,

說明禮尚往來是一種美德,

做人不能佔人便宜之類,

接受而不回報是“忘恩負義”,

這樣當你提出要求的時候,

對方會乖乖的配合你的要求,

因為她想要做個好人,

做“白眼狼”會讓人良心備受譴責。

如果在你提出要求的時候,

她表現得猶猶豫豫,甚至推脫,

你就應該表現出很失望,

說沒想到她是這樣的人,

讓她覺得不滿足你的要求的話就是壞人,

或者是會被別人看不起,

給對方施加心理壓力。

從處處碰壁到有求必應,他只做對了這兩點

投其所好送禮物是提升影響力的有效方法。

這裡要強調一點,

當你有了足夠的付出之後,

千萬別不好意思提要求。

求人不是丟臉的事,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讓別人對自己有求必應是一種高級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