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你只知李逵斧劈小衙内的可恶,却不知幕后主使的凶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天杀星李逵斧劈沧州知府小衙内,是《水浒传》中最大惨案,没有之一。

吴用、雷横来沧州请朱仝入伙梁山,朱仝不允。为断其退路,灭绝人性的李逵便制造了斧劈小衙内的人间惨剧——“朱仝便把手去扶时,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已死在那里。”走投无路的朱仝,不得不“逼上梁山”。

一个天真无辜的儿童,成为被梁山利用的死亡道具。李逵的罪恶行径固然可恶,但这起惨案的幕后主使,才是真正的罪大恶极。然而在《水浒传》中,李逵究竟受谁指使,却一直众说纷纭。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呢?

水浒中,你只知李逵斧劈小衙内的可恶,却不知幕后主使的凶残

01.柴进的说法

李逵斧劈小衙内后,逃进柴进庄上。为了调和双方矛盾,柴进当起了和事佬。

在水浒原著第51回中,柴进曾这样对朱仝说道:“因见足下推阻不从,故意教李逵杀害了小衙内,先绝了足下归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吴先生、雷兄,如何不出来陪话?”

柴进这番话,基本道明了事情原委。在柴进看来,幕后主使是吴用。

在梁山派驻沧州办事处里,吴用负责工作部署,雷横负责跑腿协调,李逵负责具体执行。只有吴用,才能提出断人退路的馊主意。

柴进的话虽然具有极高的可信度,但他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

水浒中,你只知李逵斧劈小衙内的可恶,却不知幕后主使的凶残

02.吴用的说法

柴进指认吴用,但智多星吴用绝不会傻到主动背黑锅。他也有自己的说法。

当时,吴用、雷横见了朱仝,俯身便拜,说道:“皆是宋公明哥哥将令,分付如此。”吴用倒聪明乖巧,一翘屁股就将责任全部甩给了千里之外的宋江,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

吴用的话虽似推卸责任,但振振有词,却也大致可信。因为吴用手中握有一封宋江的密信,他只是在依信行事而已。

但是,关于幕后主使,似乎李逵才更有发言权。

水浒中,你只知李逵斧劈小衙内的可恶,却不知幕后主使的凶残

03.李逵的说法

作为此案的被告、主犯、直接行凶者,李逵的说法才最有分量,但他的说法却又与柴进、吴用截然不同。

当朱仝说要杀了李逵时,李逵大怒,大言不惭地脱口而出:“晁、宋二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

肚子里藏不住半个屁的李逵,此时也把话说得透彻明白,自己是奉晁盖、宋江两位头领的将令行事。真正元凶是晁盖、宋江,朱仝你有本事就去找他们二人算账。

山穷水尽的朱仝,当然不会去找晁、宋二位老友的麻烦,只好做做样子,给双方一个台阶——有李逵在我便不上梁山。

当然,这个条件,在宋江、吴用那里,都不是事儿。

那么,最后的问题来了。柴进、吴用、李逵各执一词,谁才是此案的真凶?

水浒中,你只知李逵斧劈小衙内的可恶,却不知幕后主使的凶残

柴进、吴用、李逵三人关于幕后元凶的说法,都指向了不同的人,但如果将三人的话语前后串联、综合分析,我们便大致可以勾勒出整个事件的原貌。

①晁盖、宋江思念朱仝当年放生之义气、恩德,意欲邀他入伙梁山。

②宋江密令:不择手段,务必请朱仝上山。吴用、雷横、李逵三人领命下山。

③吴用定下具体计策,先礼后兵,断其退路,这才有了令人发指的小衙内惨案。

追寻真相的过程永远残酷。写到这里,谁是小衙内惨案的幕后元凶,也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整个事件让读者诸君看清楚了所谓的“忠义”幌子下的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