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娱乐了谁,又消费了谁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可是自媒体娱乐了谁,又消费了谁。

一系列自媒体平台以及互联网通信工具的兴起,促成了人人是自媒体的时代。

就个人而言或是发表一些生活的状态,或是表达一下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些似乎不会构成任何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些我们说过的话,我们能不能、敢不敢负责呢?

俗话说:“东西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谨言慎行,可是到了网络上似乎就可以肆无忌惮。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有表达欲的时代,在网络上就变成了“东西可以乱吃,话也可以乱说了”。

在网络上的自我表达是个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请让我们在表达的时候能够给予他一些在实际生活中要有的慎重。

对于网络上的言行,我们首先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对自己负责。

我们需要考虑表达的观点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真实的,会不会对别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我们转发的一些文章是否经过审视,他表达的是真正的道理还是仅仅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堆砌,我们会不会成为一些歪曲的价值观以及事实的推波助澜者。

真理是检验出来的,请我们自己先把好第一关。否则,首先被娱乐和消费的就会是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以致我们成为被愚弄的人。

对于这些我们未经审视与验证的观点,我们自己应该先去辨别,对于我们自己无法确信的也需提示别人慎重思索。这样才能减少网上虚假的信息,不成为不当信息的传播者,才不会消费我们自己,以及他人的信任。

作为一个传播媒介的自媒体,则需要付出更大的责任感

现在网上到处充斥着虚假的信息。有些靠摘取他人琐碎的观点,断章取义的文章。有些通过网上所谓的编辑翻译工具,通篇充满了错别字,文不达意的搬运文章。或者一些标题党的博人眼球,却没有任何实际内容的名为文章的所谓文章。

这些被滥用的自媒体没有丝毫的责任感,既不能生产价值,也不能传播价值。过度的消费着人们的信任。

网上的虚假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人的信任度降到越来越低。真的事情可能变成了假的,假的事情可能变成了真的。公信力,权威性也变的不那么具有说服力。一件事情如果不经过翻转都变的不再真实。

这些自媒体所传达的信息粗制滥造,贩卖焦虑,价值观扭曲。然而,利益与惩戒所需付出的代价与收益的不成比例,造成了这些不良自媒体成长的温床。

一些刷点击率的黑色利益链也应运而生,本来一些点击率高的文章应该是质量好的文章,在正常的读者看来这是一个衡量好坏的标志,却因为这些黑色的利益链条,劣币驱逐良币。好文章不一定排在前面,坏文章也不一定排在后面。

一个自媒体,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一个传播媒介,他应该是传播价值与文化,求真的一个地方。

作为价值的接受者,我们自己应该先对自己负责,辨别是非,传播正能量,抵制不良信息。

作为自媒体平台的提供者,需要制定完善的监管机制,并且能够落实好,否则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对平台的提供者而言也是利益与价值的损害。

希望所有与自媒体的有关者,都能够先对自己负责。因为我们的不负责不过是直接或间接的娱乐和消费了自己。

自媒体娱乐了谁,又消费了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