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气出现后,天气变暖和,柳树即将发芽,春花烂漫可期了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这一节气出现后,天气变暖和,柳树即将发芽,春花烂漫可期了

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自然的是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这一节气出现后,天气变暖和,柳树即将发芽,春花烂漫可期了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一岁十二个月建,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这一节气出现后,天气变暖和,柳树即将发芽,春花烂漫可期了

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也将进入春耕季节,古代诗人也作了很多诗句。

观田家

唐代: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这一节气出现后,天气变暖和,柳树即将发芽,春花烂漫可期了

秦楼月·浮云集

宋代: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这一节气出现后,天气变暖和,柳树即将发芽,春花烂漫可期了

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

唐代: 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牙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这一节气出现后,天气变暖和,柳树即将发芽,春花烂漫可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