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九九艦爆與九七艦攻指什麼?

星空與風


九九艦爆和九七艦攻指的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海軍裝備在航空母艦上的兩型作戰飛機,他們兩者的區別主要是在於攻擊手段的不同。日本人將轟炸機稱之為爆擊機,那麼九九艦爆顧名思義就是九九式艦載爆擊機,也就是航母上裝備的俯衝轟炸機,主要攻擊手段為炸彈,通過俯衝瞄準目標進行投彈的轟炸機,與其類似的是美國海軍聲名赫赫的SBD-3俯衝轟炸機。俯衝轟炸機雖然載彈量小於水平轟炸機,但其投彈精準,投彈效率機動水平都要高出一般轟炸機。

九七艦攻則是採用魚雷為主要攻擊手段,再用水平投彈的方式進行魚雷攻擊,雖然也可以掛載炸彈進行攻擊但是效果不如俯衝轟炸機,在珊瑚海海戰中瑞鶴派出的九七艦攻攜帶800KG炸彈攻擊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結果一枚都沒有命中。九七艦攻攜帶炸彈主要對陸上目標進行攻擊。對海攻擊不是他的長項。

後來日本人為了取代這兩型飛機推出了流星式轟炸機這型轟炸機可以攜帶炸彈進行俯衝轟炸又可以掛載魚雷進行攻擊,但是戰爭後期日本人沒有什麼好飛行員,所以也就沒有取得什麼出名的戰果


前線集結地


99艦爆全稱99式艦載俯衝轟炸機,二戰日本愛知公司結合德國技術研發的低單翼金屬戰機,累計生產1016架,主要用途為對敵方水面艦艇進行俯衝轟炸,同時也承擔一定的陸地目標攻擊任務,海陸皆可用。

99艦爆配置空冷發動機,功率為1200馬力,最大起飛重量3.8噸,彈藥載荷能力1噸,理論上可以裝載3枚250kg航彈,但考慮其從航母有限的甲板上起飛所以其只能在機腹掛載一枚250kg的航彈、在主翼上掛載兩枚60kg航彈,此外還配備一挺7.7mm機槍。

99艦爆設計有著濃厚的德國風味,採用了德國的固定式起落架來強化俯衝時的安定性。

綜合來說99艦爆具有重量輕、載彈量低、機動性好、航程遠的特點,由於99艦爆結構簡單,其重量較輕,使其擁有較高的續航能力,最強續航能力可達1472公里,在升限方面,99式可以達達到10000米,這就體現出99式體量輕巧的特性,這一特點可以使99艦爆在投完彈後完全可以作為一架戰鬥機來使用,同時他的結構脆弱、載彈量低也是他的缺陷,在偷襲珍珠港行動中,面對美軍倉促的反擊火力,99艦爆仍損失了15架99艦爆。

到後期隨著美軍近炸引信的問世,再加上博福斯40毫米機炮大量裝備到美軍軍艦上之後,脆弱的99艦爆在對美艦俯衝轟炸時,經常有大批飛機被炸成碎片,倖存的日本飛行員稱99艦爆為99式棺材。

當然作為在二戰前期逞兇一時的戰機,99艦爆在太平洋戰場的攻擊行動中也創造了輝煌的戰果,是日本擊沉盟軍艦船最多的艦載轟炸機。

97艦攻全稱九七式艦載攻擊機,日本中島飛機公司製造的採用懸臂低單翼佈局全金屬單發3座戰術飛機,累計生產1250架,主要用途為對艦攻擊,主要攜帶魚雷,亦可攜帶炸彈進行水平轟炸。

97艦攻配備空冷發動機,功率為1000馬力,最大起飛重量4.1噸,彈藥載荷能力1.5噸,機身腹部有兩列彈架,右彈架可掛一枚800kg重的91式或94式航空魚雷,也可在彈架下掛一顆800kg的穿甲彈或2顆250kg炸彈或7顆30-60kg小炸彈,投彈手透過地板上的小窗實施瞄準。

97艦攻的特點是航程遠、載彈量大。作為對艦攻擊機,它主要攜帶魚雷,97艦攻實施魚雷攻擊的基本投彈方式是:飛機在高度100米、距離目標1000到1500米時發射;魚雷入水後,下潛到60米,而後浮到距離水面4-6米。實施水平轟炸時,97艦攻為9機編隊,飛行高度3000-4000米,共同投彈,以保證至少有一枚命中。

97式艦攻作為日軍二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主力魚雷攻擊機,先後參與了偷襲珍珠港行動、馬來亞戰役、珊瑚島海戰、中途島海戰、瓜島戰役,在1944年以後逐漸被天山艦載攻擊機取代。


小油瓶侃歷史


各國的武器裝備大部分都是以時間來命名的,而日本也不例外,不過日本並不是採取公元紀年方式來命名武器,而是採用日本本國的紀年方式來命名的,日本的紀年方式採用的是帝王年號紀年方式。就比如說我們經常聽到的38大蓋,它並不是指1938年制式的武器,由於它是明治天皇在位的第38年時作為制式武器裝備部隊,所以才被稱為三八式步槍。而在海軍的知識裝備上也採用同樣的命名方式來命名武器。

九七艦攻和九九艦爆的正式名稱分別是"97式艦上攻擊機和99式艦上爆擊機",前面的數字指的是日本皇紀2597年和皇紀2599年後兩位數字,而零式戰機之所以被稱為"零式",因為它是在皇紀2600年正式裝備部隊。而和我們經常所說的俯衝轟炸機魚雷攻擊機不同,日本給這些武器命名的時候,採用了自己本國的一個命名方式,所謂的99式艦上爆擊機指的就是俯衝轟炸機,而97式艦上攻擊機指的就是魚雷攻擊機。

而日本所採用的這種紀年方式,其實是儒家文化圈裡面的一個重要標誌。日本所說的皇紀××××年指的是從日本第1位皇帝開始算起,一直延續到那個時候,而有些武器是以當時在位皇帝的第幾年命名所以日本武器有些名字就會產生兩種不同的命名方式。中國作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用這種紀年方式也用了2000多年,在共和國建立之後才不再使用這種紀年,而是採用和西方標準的公園紀年方式,我們今天所說的2020其實指的是公元2020年,而這個公元是基督教的紀年方式。如果用儒家傳統的紀年方式今年(2020年)應該是開元4717年或者共和國71年。

兩張圖是我自己買的書,我都是採用這種紀念方式來記錄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九九艦爆指的是九九式艦載俯衝轟炸機,是日本日本二戰時期的愛知公司結合德國技術研發的一款低單翼金屬戰機,主要用途是對敵方水面艦艇進行俯衝式轟炸,同時也承擔一定的陸地目標攻擊任務,屬於海陸兩用飛機。

九七艦攻指的是九七式艦載攻擊機,是日本二戰時期中島飛機公司製造的採用懸臂低單翼佈局全金屬單發3座戰術飛機,主要用途為對艦攻擊,主要攜帶魚雷,亦可攜帶炸彈進行水平轟炸。

無論是九九艦爆還是九七艦攻基本上都屬於日本海軍航空兵序列,而這兩款戰機則一直在日本航母上服役,在執行俯衝轟炸或是對陸地重要目標轟炸時,九九式艦載俯衝轟炸機會攜帶破甲或是高爆炸彈執行任務。而要是遇見敵方大型水面艦艇時,九七式艦載攻擊機會攜帶著重型反艦魚雷對來襲船隻進行魚雷攻擊。


九品侍衛


九九艦爆就是”九九式艦上爆撃機“(きゅうきゅうしきかんじょうばくげきき),是日本海軍於昭和11年(1936年)以”十一試艦上爆撃機“為名開發、由愛知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生產、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極度活躍的艦載俯衝轟炸機(艦上急降下爆撃機)。海軍編號D3A。盟軍稱號Val。

上圖為第二次所羅門海戰(第二次ソロモン海戦)時期翔鶴號搭載的九九艦爆


而九七艦攻指的是“九七式艦上攻撃機”(きゅうななしきかんじょうこうげきき),是海軍在昭和10年以“十試艦上攻撃機”為名開發,由於在最後同時兩個機種中標,所以有中島飛行機株式會社研製的B5N和三菱重工業的B5M這兩種不同的機型冠名為九七艦攻,但通常所說的是中島制B5N。盟軍把中島制的九七式一號和三號叫做kate,三菱的九七式二號叫做Mabel。

中島九七一一型(一號)

中島九七一三型(三號)

三菱九七一二型(二號)


諸神的黃昏研究會


1.九九艦爆指的是二戰時期日本海軍航空兵的九九式艦載俯衝轟炸機

九九式艦載轟炸機(英文:D-3A "99" Shipborne Bomber  ,日文:九九式艦上爆撃機,簡稱:九九艦爆)為愛知時計電機株式會社(後成立愛知航空機會社)生產製造的艦上俯衝轟炸機,主要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於太平洋戰場上使用。盟軍暱稱代號為瓦爾(Val)。其主要使用航空炸彈進行俯衝轟炸。

基本數據:

九九式艦載轟炸機22型(D3A2)

翼面積:35.00m

自重:2,570kg

最大起飛重量:3,800kg

最大航速:430km/h

續航距離:1,350km

上升限度:10,500m

螺旋槳:3葉定速變矩螺旋槳 )

發動機:標稱1200馬力三菱[金星]54型複列星型氣冷14缸發動機×1 km

乘員:2名

武器:7.7MM機槍×3航空炸彈250kg

總生產數:1492架

主要型號:

11型(D3A1):初期生產型,安裝[金星]43/44型(標稱1080馬力)發動機

12型(D3A2):安裝[金星]54型(標稱1200馬力)發動機的試製機

22型(D3A2):12型的正式生產型

練習用爆擊機12型(D3A2-K):22型的教練機型 

2.九七艦攻指的是二戰時期日本海軍航空兵的九七式艦載攻擊機。

九七式艦載攻擊機,為舊日本海軍於1930年代後期開發的艦載攻擊機,由於舊日本海軍在開發中讓中島航空機以及三菱航空機兩家公司競標此機合約並且最後同時採用,因此此型飛機有兩種不同的規格存在,中島制編號B5N,三菱制編號B5M,但是一般提到此型機種大多是指產量比較大的中島制九七式艦載攻擊機,中島生產機型盟軍暱稱(Kate),三菱生產機種暱稱(Mabel)。其主要使用魚雷攻擊海上目標,但也可以使用航空炸彈進行水平轟炸。

基本數據:

機員數:3

生產商:中島飛機公司、三菱重工業、愛知飛機制造公司、廣島海軍工廠

機身尺寸

長:10.3m

翼展:15.518m:

主翼面積:37.7㎡

高:4.8m:

重量

空重:2,200kg:

一般起飛重量:3,800kg

最大起飛重量:4,100kg

動力

發動機:中島“榮”11型空冷星型複列14汽缸發動機一具

推力:1000匹馬力(海平面);970匹馬力(3,000米)

飛行表現

最高速度:377km/h

巡航速度:263km/h

作戰半徑:865km

最大航程:1,993km

實用升限:7,640m

翼負荷:101公斤/m²

推重比:0.24匹馬力/kg

武器系統

機槍:機背7.7公釐機槍x1(彈箱彈藥92發,另有攜帶5個預備彈箱)

炸彈:機腹炸彈掛架(總載重1,521公斤)選配武裝包括1x800kg炸彈、1x500kg炸彈、2x250kg炸彈、6x60kg炸彈、1枚九一式魚雷

兩款飛機均服役於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航空兵

圖片:機頭向左為99艦爆,機頭向右為97艦攻






MG21bis


先從九九艦爆開始講起,有關於新式艦載攻擊機的招標在1936年展開,參與的都是當時乃至現在都很有名的企業,一共三家,分別是愛知、三菱、中島三家公司。三菱首先放棄了競標,隨後便是愛知和中島兩方激烈的競爭。中島公司推出的方案較為保守,是基於九六艦攻而提出的,而九六艦攻本身也是日本第一種單翼全金屬戰機,在當時還算是較為先進的,因此中島的方案還算是說得過去。

師從德國,大獲成功

而它的競爭對手愛知,則是相當"機智"的,直接找上了當時航空技術較為先進,德國的亨克爾公司。從亨克爾公司手裡購買了一架HE70飛機,進行技術分析。同時亨克爾公司直接派遣了一名技術工程師為愛知提供協助,幫助愛知開發新的艦載攻擊機。於是愛知的樣機便有了許多德國戰機的技術或者特點,比如固定式起落架、空氣剎車襟翼等技術。而這個偷學了德國技術的樣機方案,肯定要比日本國內自行設計的方案強上許多。因此在1939年12月,日本海軍宣佈愛知公司勝出。而愛知公司的樣機也被正式命名為:九九式艦爆一一型,型號為D3A。

而這個型號也是日後,日本海軍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時所使用的艦載攻擊機之一。在電影《珍珠港》中所出現的艦載轟炸機就是該款,只不過是由美國的BT13教練機改裝後扮演的。但總體來說還是較為相像的,同時對於這款艦載轟炸機的攻擊方式刻畫的也較為準確。而九九艦爆一一型也生產了476架,經過修改、動力更強的九九艦爆二二型則是生產了1036架。

武裝薄弱

九九艦爆一一型的機組成員為兩人,飛行員和後置機槍手。和之前使用過的九六艦攻不同,九六艦攻是單座戰機,而擁有了兩座和後置機槍的九九艦爆則是有了一定的自衛能力。儘管日軍使用的7.7毫米機槍在面對擁有較厚裝甲的美軍艦載機時顯得十分的無力,但是也是一種進步。同時還有兩挺前置7.7毫米機槍供飛行員使用,用來在投彈後壓制防空炮手,或者是進行對地攻擊。而炸彈配置上,可以攜帶一枚250公斤和兩枚60公斤的炸彈,或者是四枚60公斤的炸彈,總的來說載彈量較少。

航發不足,不敵美國

而載彈量較少這一點還要從航發講起。不僅僅是現代戰機的航發方面比較重要,二戰也是如此。雖然當時的日本航空方面起步並不算晚,但是由於製造業和技術上的短板,其日系戰機的引擎一直都是先天不足。而九九艦爆就是受此影響。沒有較為可靠的航發和技術優勢,導致同時期的美軍SBD艦載的載彈量是九九艦爆的二到三倍,同時防護和機動方面也比九九艦爆強。而九九艦爆較少的載彈量,也使得在太平洋戰役中並沒有太過出色的表現。但總的來說,九九艦爆依舊是當時世界上性能較為優秀的艦載機,只是它的對手是十分強大的美國。

致命殺器,真正戰艦殺手

接下來再來講一下,在當時和九九艦爆一同使用,組成日本航母最基本的航空戰力的另外一款戰機:九七艦攻。而相較於載彈量較小的九九艦爆來說,擁有魚雷和大型炸彈的九七艦攻也無疑是當時日本海軍中對艦攻擊的主力,接下來就來細細講起。九七艦攻最早是在1935年就提出來了,當時的日本海軍高層對三菱和中島兩家公司下了競標,要求兩家公司為其設計一種,三座艦載攻擊機,同時要求最高速度在300公里以上,同時飛機必須能夠在100米的跑道上直接起飛。而武器配備上,要求必須擁有能夠攜帶800千克炸彈和大型魚雷,在攜帶上述武器時,速度可以在每小時250公里左右進行巡航。而對於當時的日本飛機制造業來說,這樣的指標還是較為苛刻的。

難得一見,競標項目同時採用

但是最終兩家公司都是較為出色的完成任務,並且出現了一個競標史上很少出現的情況,那就是兩個公司所生產出來的戰機,全部通過並採用。因為在最後階段,兩家公司的所設計生產出來的樣機,並沒有明顯差距。而大體上又較為相像,因此決定同時通過,在日後的實戰中檢驗誰高誰低。但是在日本海軍航母上最常使用,同時生產數量最多的,是中島公司的九七艦攻,而不是三菱公司的。

而九七艦攻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380公里每小時,同時續航距離最高可以達到2000公里,但是攜帶了大量炸彈的話則會大幅降低。面對廣闊的大海來看到,九七艦攻還是有一定航程上的優勢的。九七艦攻並沒有設置前置機槍,但是和九九艦爆一樣,擁有一挺後置7.7毫米自衛機槍。這樣的設置的意圖則很明顯,在投完彈後,九七艦攻必須立即返航,進行下一波攻擊或者修整。

偷襲珍珠港,一戰成名

九七艦攻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它的載彈方面,它可以攜帶一枚800公斤炸彈或者兩枚250公斤炸彈,或者是直接裝上一枚魚雷使用。而800公斤炸彈往往可以直接砸穿甲板,在內部進行引爆。同時使用的九一式魚雷也是日本海軍裝備中為數不多的強勁武器。讓我們來看一下它的經典戰例:偷襲珍珠港。在這場作戰中,日本海軍一共放出了134架九七艦攻。在武器配備方面,有103架攜帶了由戰列艦長門號所使用的穿甲彈改裝成的重磅穿甲彈。而另外40架則是攜帶來可以在淺海使用的,經過改造的九一式魚雷。根據美軍的資料來看,魚雷一共命中23發。同時由於重磅穿甲彈的威力實在太過強大,導致直接擊穿亞利桑那號的甲板,致使彈藥庫爆炸,直接擊沉。

在後來的珊瑚島海戰中,九七艦攻則是用兩枚魚雷擊中了列剋星敦號航母,迫使其自沉。從這些戰例中,還是可以看出九七艦攻的優秀的。但是和九九艦爆一樣,隨著太平洋戰爭的不斷髮展,和雙方的艦載機技術不斷提高。這兩款戰機在1942年之後就轉為二線使用。而日本海軍的這兩款戰機也成為了經典,直到今天仍舊被廣大軍迷所談論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