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多的孩子喜欢打人而且屡教不改怎么办?

乾坤扫地僧


既然你提到屡教不改,说明你已经尝试过给他讲道理,讲很多道理,无奈没用!那就在他下次打人后,用他打人的动作,你同样的打回给他。等他哭得差不多,然后再来安抚他,问他刚刚被打的感觉怎么样?是不是难过,委屈,很疼?不喜欢别人这样打他?等他确认后,告诉他,他打别的小朋友,小朋友是跟他一样的感受!“打不到自己的身上,就不知道疼”就是这个意思!孩子可能太小,很多道理,讲了他理解不了,但感同身受,那个疼,他会记得。同时因为孩子还处于模仿的年纪,一些暴力的动画片呢,要尽量的少给孩子看。


vlog菲妈


唉!

随根儿。

肯定随根儿,这就是门风的门题。

所以,别犯愁。

两岁……

也就是抓抓挠挠,无大碍。可六岁以后绝对不行。

至于教育方法……

若干种,那就要自己斟酌了。

不过,最好是以身作则,千万不要护犊子。


骁勇34


您好,我是育婴师睿睿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自家的孩子最近总是打人,每次带出去到有小朋友的地方,孩子会突然伸手打人、抓头发或脸,有时看到别的小孩玩玩具还抢人家玩具甚至推对方,家里从来没人灌输给孩子打人的信息,口头劝说多次也都不管用,面对孩子打人时,家长该如何制止并帮孩子改掉这个问题呢?

通常情况下,孩子在2岁后会进入第一个叛逆期,大约到4岁左右结束。这一阶段的孩子刚萌生了自我意识,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能力,在这个月龄阶段,家长们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孩子爱动手打人怎么办?

两岁多的孩子为什么会动手?

1、控制欲作怪

两岁多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控制欲,甚至会觉得全世界都是自己的,不想让别人进入到自己所在的范围之内。更何况如果是自己的东西,更不想让别人摸一下。

2、大脑没有发育成熟

因为孩子的大脑没有发育成熟,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嘴上说不清楚就用肢体动作来表达。

3、缺乏安全感也会打人

有时孩子伸手打人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或是受到大人的冷落而采取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打人也有可能是受到大人打人行为的影响。如果孩子犯了错,大人采取打孩子的方式来解决,那下一次孩子也可能采取相同的方式对待比他弱的孩子。

孩子喜欢打人家长该如何应对?

1、要立刻制止

家长要发现孩子打人,第一反应要立刻制止,严肃的看着孩子的眼睛,先询问为什么,再直接告诉孩子:我们不喜欢这种行为,不可以再这么做了!

孩子第一次动手打人多半出现在两岁左右,处在人生第一个叛逆阶段,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在孩子的认知里觉得全世界都是自己的,可以为所欲为,家长打回去是不现实的,孩子骨骼很脆弱经不起家长一巴掌,理解能力有限也听不懂大道理,所以家长立刻制止孩子,并强硬的告诉这是不对的。

2、要反省自己

很多时候孩子的反应是对周围的模仿,如果孩子的父母有出现打架等动作的话,在孩子眼里暴力就是被允许的,自然也会动手打人,所以家长必须先停止不良的相处模式,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环境。

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家长对孩子过度宠溺,对孩子过分溺爱,在孩子打家人时习以为常并不加以阻止,连基本的礼仪都不教给孩子,让孩子形成习惯,这其实是打着爱的旗号毁了孩子的人生啊!

3、给孩子灌输平等原则

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得到好的教育,已养成不良动手习惯,家长这时能做的就是后期挽救,用言行和态度告诉孩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

如果孩子抢夺他人的玩具,那家长可以抢夺回来,除了把玩具还给人家以外,还可以拿走孩子的玩具,并询问他被夺走玩具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让孩子知道欺负别人,自己也会被欺负,动手打人的孩子永远不会受到欢迎

写在最后

有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所以不用过多的担心,只要过了年龄自然不会再打人。“打人”这个行为虽然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之一,如果家长置之不理并不是正确的选择,这时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置之不理的话会让孩子形成“打人可以解决所有事情”的假象。

当这个思维伴随孩子长大后,孩子很容易成为一个暴力崇拜者,所以家长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对孩子多多引导,安全的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以上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您。


我是睿睿妈,高级育婴师,头条原创作者,分享专业实用的孕产育儿辅食的知识,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和转发,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可以看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育婴师睿睿妈


您好,我是一个八零后的宝妈,我有一个六岁大的女儿,很高兴能回答您提的这个问题,两岁多的孩子喜欢打人而且屡教不改怎么办?

0-6岁的孩子有40多个敏感期,孩在两岁的时候喜欢打人而且屡教不改,应该是孩子的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和模仿的敏感期来了。

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呢主要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模仿的敏感词呢主要表现为模仿别人说话、重复别人的动作,也模仿别人的动作。

那么当孩子在这两个敏感期来的时候,我们大人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接纳孩子打人的这个行为,是他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和模仿敏感期来了,不是他故意要去打别人。

其次,我们父母要了解孩子打人的原因,是孩子习惯性的打人还是别人抢他东西的时候打人或者是他去抢别人的东西的时候打人。

最后,了解清楚孩子打人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一、孩子如果是习惯性打人,那么我们的父母就要做好榜样了,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吼、打的方式沟通交流,那么孩子会以为这就是与人的沟通交流方式,那么他们就会模仿打人,形成习惯性打人,这个时候我们父母就要收好我们的手了,不要再用手打孩子了。当然,父母如果没有打孩子,孩子通过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或者邻居家的小孩也会形成习惯性打人,这个时候父母就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比如不看动画片,多陪孩子亲子阅读、玩游戏等。

二、别人抢他东西的时候打人,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现在有人抢了我们的东西,我们会怎能么办呢?我们会报警、会叫旁边的人一起帮忙抓住抢东西的人,但是孩子还小,他还不太会表达,他就会人打人的方法来解决,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明确的告诉孩子打人这个行为是不对的,是针对孩子打人的行为,不是他这个人。

第二,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是我的,如果你想玩可以等我玩完了你再玩或者我们一起玩。

第三,告诉孩子,如果别人不听,执意要抢,让孩子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老师。

三、他去抢别人的东西的时候打人,这个时候就是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来了,他认为他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有时候别人在玩他就会去抢,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是别人的。

第二,如果你想玩,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我们一人玩一会儿,打人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第三,如果你还想玩,你可以去给小朋友道谦,请求他的原谅,再商量可不可以一起玩。

如果孩子的这个习惯已经养成了,我们父母不可能一天两天就能把他解决了,我们可以通过目标细分的方式来解决。

比如,今天孩子只打了三次别人,我们要鼓励孩子,哇,宝贝好棒呀!今天只打了三次别人,比昨天少了几次,今天和昨天比,只要次数在减少,父母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鼓励,通过表扬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慢慢的就会改掉打人的坏习惯,在这期间,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切忌情绪激动。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Amy妈妈讲育儿


你好,我是杨杨,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很多孩子刚上幼儿园时,经常会因为爱咬人、打人而被别的家长联名举报。每次孩子打人,父母都是一边尴尬的赔不是,一边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无可奈何。自己明明教育孩子了,为什么孩子还是屡教不改呢?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在学前阶段的早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如咬人、抢夺东西、互相推搡、用脚踢等都不是有意的,小小的混战只是学前阶段早期生活中十分典型的一部分。随着孩子人格的发展和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攻击行为的次数、频率都会下降。

当然家长也不能因此就任由孩子对他人进行不友好的攻击,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别的小朋友会对孩子进行疏远,排斥,长期如此,孩子还有可能演变成真正的暴力儿童。

试试以下4招治好娃的暴脾气

1. 爱的抱抱是“万金油”

当面对孩子哭闹、烦躁不安时,通常讲道理是没什么用的。孩子生气的时候,并不会听家长的任何道理,只有肢体安慰才最有效。家长给孩子一个爱的抱抱,才能快速平复孩子的焦躁情绪,当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疏导。

2. 引导孩子讲述事情经过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攻击行为,一定是遇到了让他们生气、受辱、受挫、遭遇不公平对待的事情,这时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讲述事情的经过,在孩子的叙述和整理中,他们也会更加理性的看待这件事,情绪也会进一步的平复。

3. 解决问题找回安全感

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找回孩子的安全感。火上浇油的斥责和恐吓并不管用,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认为爸爸妈妈都不理解他。只有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坏情绪得到疏通。

4. 教导孩子过激行为不可取

告诉孩子当和小朋友发生冲突的时候,采用肢体攻击,是很粗鲁的行为。因为生气就打人、破坏玩具都是不对的。有什么问题可以和老师说,和爸爸妈妈说,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然,面对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家长不要表现出比孩子还焦躁的情绪,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孩子喜欢打人说明他在人际交往和处理情绪上需要我们的帮助,所以我们一定要耐心且理智的引导,以上是我个人的建议,希望对您有用。[微笑]



Young杨的VLOG


孩子改不了打人的习惯,可能是孩子欠缺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不开心、兴奋的情绪都通过打人来表达;也可能是孩子安全感缺乏,敏感不自知,通过打人来自我保护。父母要观察孩子的打人动机,才好最有效地纠正孩子的打人行为。

当孩子打人的时候,除了用简单的语言制止孩子的言行,如“不可以打人,会受伤的”;也可以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引导孩子用其他方式表达情绪,如给孩子一个枕头去宣泄不良情绪等。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从打人中获得好处,这会不断强化孩子的打人行为。如果孩子情绪容易暴躁,那么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多安慰孩子,舒缓暴躁的情绪、性格。如果孩子安全感不够,父母就要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到你对孩子的爱。

父母平时做个好榜样,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教会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健康快乐地成长。


才智宝贝学堂


从1岁开始,孩子就会用打人来表示不满。2岁的孩子通常较固执和不合作,打人的情况就最普遍。但若家长能适当地处理,一般在三、四岁就会减少打人。家长要有效地减少孩子容易发怒的情况,就必须去分析一下孩子打人的前因和后果。来进行有效的开导和引导,消减对孩子心理的压力和情绪。

假若孩子可以通过持续的吵闹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以后便会学懂用激烈的行为令父母让步。相反,如果孩子不能用打人来达到一些目的,例如要父母的注意,要求买玩具或看电视等,孩子就会减少吵闹,所以一些合理的处理孩子打人,应该根据孩子事情的性质来做判定,引导孩子良好的发展。


四川小杨哥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小孩子的暴力行为大多数来源于家庭。如果一个孩子情绪不稳定,经常动手打人,那么他的父母要么是情绪暴力,经常使用武力来解决孩子的无理取闹。
一个经常动手打人的小孩,觉得用打人的方式发泄情绪有用,就会选择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在家庭关爱这块是有欠缺的,缺乏安全感,作为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行为,给予他关爱,告诉孩子你爱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行为都是言传身教,带孩子的过程中确实会有行为不当,但是要长远考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如果孩子经常打人,屡劝不改,那么可以试一下家庭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真心体验被打的那一方,大家分享一下感受,能够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意识自己的行为误区,孩子就会正确的与人相处的方式。


子不孝父之过,如果孩子经常打人,在他的认知里这件事就是对的,那么父母除了教育之外,也必须给予一定的惩罚,比如一段时间不能买玩具,或者没有零花钱等,这样就会知道打人是不对的。

我家也有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也会动手打人,上幼儿园后这个毛病改了好多,相信慢慢引导,他肯定会有改变的,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1dff5249d3b410680e02f2701843bba\

六月息55


在两岁孩子喜欢打人这个问题的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两岁孩子在想什么?
孩子两岁这个阶段是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期,也是第一个叛逆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会想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所以在这个阶段也是家长要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
我们再说回打人这个问题上来,我们常说孩子是一面镜子,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倒影,回想一下家长是不是在情绪不好的时候,生气的时候是不是下意识有要打人这个举动,这个动作是会潜意识的让孩子接收到的,所以我们想要孩子改掉这个习惯首先要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有那就和孩子来一个约定一起改正。


在发现孩子动手后我们很多家长会习惯性的责备孩子,这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先给被打孩子和家长道歉,再去找孩子问清楚为什么要打人,帮助孩子分析打人是不对的,和孩子一起找到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带孩子去给人道歉,要让他知道自己错了,并且做错了就要道歉并且还有可能受到责罚(立规矩里面的什么责罚)
最后我想说:“不管孩子的成长需要呵护,作为家长作为孩子唯一的依靠我们自己更应该学会如何与小朋友相处与他们一起成长,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020e000189ce25904c36\

闲人老付


喜欢打人的原因

  1. 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什么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不合心意的,就容易动手来解决;
  2. 口语表达能力还不是很流畅,当自己的需求不被满足,又没办法用语言很好地表达的时候,就容易用肢体动作来表达;
  3. 较强的模仿能力,孩子喜欢“打人”可能是模仿动画片里的动作,也可能是成人喜欢动手,遇到事情如果用语言跟孩子说不听,经常动手打孩子,那么孩子遇到问题也用动手来解决问题或者表达需求;
  4. 社会交往能力还不是很强,跟小朋友相处也不知道要怎么交往,很容易发生冲突,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动手。

成人可以如何支持

1、如果孩子只是模仿别人的行为,觉得这样好玩,可以告诉孩子“×××不喜欢你的这个行为,你用手去弄他/她,他/她觉得很痛”;

2、需求没被满足,动手打人的话,先认同孩子的情绪,“你想要买这个小汽车,妈妈不同意,你真的很伤心、很生气”,等孩子情绪基本平复后,再告诉孩子“生气是可以的,但是打人不可以”,情绪没有好坏,但行为有,情绪需要认同,不好的行为需要制止,然后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3、社交方面,跟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也是需要先认同孩子的情绪,一般跟小朋友发生冲突这个年龄段比较常见的是因为物品,比如都想玩同一个玩具,想坐同一个摇摇车等等,也是需要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想坐同一个摇摇车,如果对方先坐,可以引导孩子说:“我也想做这个摇摇车,可以让我坐一会儿吗?”“我们俩一起坐可以吗?”等等。

面对孩子的这个行为,首先需要分析原因,不同的场景处理的方式略有不同,整体来说都需要认同、理解孩子,出现这个行为是非常正常的。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