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梅之《金陵十二釵》圖冊


《紅樓夢》一書作於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是曹雪芹破產傾家之後,在貧困之中創作的。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舉國上下沉醉於康乾盛世、天朝大國的迷夢中。這時期從表面看來,好像太平無事,然而已如《紅樓夢》中所描寫的,骨子裡各種社會矛盾正在加劇發展,整個清王朝已到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一、《金陵十二釵》圖冊

金陵十二釵圖冊出現在《紅樓夢》第5回,賈寶玉夢隨警幻到太虛幻境薄命司,在貼有金陵十二釵冊子封條的大櫥中,看到櫥中冊子的一些圖和題詞,即這些又副冊、副冊、正冊及其中的十四首圖詠。無有名姓,但讀者可以看出所指之人均為寶玉身邊女子。

陳少梅之《金陵十二釵》圖冊

《金陵十二釵》

舊稱女子為“裙釵”或“金釵”。“十二釵”就是十二個女子。在正冊,“十二釵”即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李紈、妙玉、史湘雲、王熙鳳、賈巧姐、秦可卿。又副冊是丫頭,即家奴,如晴雯、襲人等。而香菱則生於官宦人家,後淪而為妾,介於兩者之間,所以入副冊。圖冊判詞使我們能從中窺察到作者對人物的態度,以及在安排她們的命運和小說全部情節發展上的完整藝術構思。

《紅樓夢》自從問世後,其中十二釵很受文人喜愛,畫家更是頻頻使其成為筆下的題材,有“唐寅以後第一人”美譽的陳少梅,也是其中之一人。

陳少梅之《金陵十二釵》圖冊

《金陵十二釵》

二、陳少梅的《金陵十二釵》

陳少梅所畫的《金陵十二釵》,仕女面部以纖細的線條勾勒,只有淡赭渲染,尤顯清俊。衣紋線條清勁有力,張大千先生曾稱讚陳少梅的人物畫“衣紋有宋人風格”。景物的描寫,緊密結合《紅樓夢》的內容。陳少梅運用翠竹、紅梅、梧桐、綠蕉等的結合,尤其是姿態各異太湖石的描繪,可說是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在色彩的處理上,石色與水色的對比運用,可見其獨到之處。如《迎春》一幅,整個畫面以水墨和草綠為主色調,而仕女衣領上的二道石青,就大大豐富了畫面的變化,突出了人物,拉開了景物。《金陵十二釵》是陳少梅仕女畫獨特風貌的典型體現。

陳少梅之《金陵十二釵》圖冊

《金陵十二釵》

而陳少梅的藝術高峰卻也不全是以《金陵十二釵》來實現的,而是與他從小的傳統文化薰陶分不開。

三、陳少梅其人

陳少梅,一九零九年出生於湖南衡山的一個書香門第,故其有印:“家在洞庭衡嶽間”。他的父親陳嘉言為光緒年間進士,又因曾在湖南主持過有名的船山學社,故思想比較開明。曾任翰林院編修、福建漳州知府,陳少梅自幼即在父親的督導下賦詩、習字,形成了系統的傳統文化傳承。

陳少梅之《金陵十二釵》圖冊

陳少梅

陳少梅15歲加入金北樓、陳師曾等發起組織的中國畫學研究會,17歲成為名噪一時的湖社畫會骨幹,21歲作品獲“比利時建國百年國際博覽會”美術銀獎,22歲主持湖社天津分會,成為津門畫壇領袖。

陳少梅在繼承傳統方面是集大成者,藝術上轉益多師,博採眾長。其以北宗為體,以南宗為用,以北宗蓄其勢,以南宗添其韻,從明人唐寅、仇英得其秀逸清俊之氣,從浙派戴進、吳偉得其磅礴生動之致,從元代倪雲林得其幽淡恬靜之趣;再溯源而上,直追宋代郭熙雄健明潔之妙,馬遠、夏圭遒勁蒼潤之勢。豪放處有戴進、吳偉之風,但無粗糙的習氣,精細處與周臣、唐寅相近,筆墨瀟灑而不失法度,藝術面貌淵穆清華,洋溢著和諧的節奏與優雅的韻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寓柔秀於陽剛的清勁畫風。

陳少梅之《金陵十二釵》圖冊

《金陵十二釵》

建國後,陳少梅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分會主席,天津美術學校校長,積極致力於民族繪畫的創新與發揚。1953年底由天津回到北京,不幸於次年9月因患腦溢血病逝,享年僅46歲。

四、陳少梅作品之風格

三十年代的陳少梅,主要是從“北宗”傳統藝術中汲取營養的階段,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藝術藝術個性。

進入四十年代,畫風有了新的變化,藝術技巧也益臻成熟。山水已漸漸脫去郭熙的痕跡,更傾向於馬、夏和浙派畫風。人物工如仇英,放近吳偉,無不精能。其冶山水與人物為一爐,並根據題材和情感的要求,創造了謹細、清秀、粗放等不同的藝術面貌。

陳少梅之《金陵十二釵》圖冊

《西園雅集圖》

其創作於1945年的《西園雅集圖》,描寫北宋文人畫家蘇東坡、李公麟、米芾等在王詵家聚會的情景,畫家以鳥瞰的構圖為文人畫家們提供了可遊的深遠空間,將賦詩、作畫,彈琴、問道的幾組人物置於大自然之中,以襯托文人志在山林之趣,營造出深遠、幽雅的意境。他將仇英秀雅絢麗的筆法,與夏圭勁爽剛健的“小斧劈皴”交互使用,人物以中鋒勾勒,大小不過寸許,個個風神飄逸、氣韻超然。

畫面用色極為講究,整體淡彩兼局部輔以重彩,形成了一種秀逸而不媚弱、清勁而不霸悍的格調。表現了陳少梅深厚的藝術修養和高超的繪畫技巧。

陳少梅五十年代初的作品從意境、筆墨、章法來看已脫去古人成法,逐漸化成了自己以細密秀雅為主調的藝術語言,有的以完全嶄新的面目表現了現代生活。由於受新生活的啟發,陳少梅的人物畫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除致力於山水畫的創新以外,也開始了現實人物畫的探索。

陳少梅之《金陵十二釵》圖冊

《江南春》

如1953年作的《江南春》,為工筆青綠山水,近景是蓮葉初露的水塘,高遠處是蔥翠的春山,中景綠柳掩映著農田、村舍,點以插秧的農民,往田中送飯的小姑娘和老奶奶。這是一幅比較完美的新農村風俗畫,此畫大量地運用了小而密的苔點,謹細秀麗,新穎可觀。畫法新穎,畫風明淨雅緻,極富裝飾趣味。

還有《浴牛圖》,表現了農民對牛的惜愛之情。圖中牽牛的農民的背影和牛都畫得自然生動,認真嚴密。畫面右上角垂下的那一組柳絲,穿插巧妙,筆法乾淨利落,既點出了初春的季節,又從形式美的角度使此構圖大為增色。這組絕妙的柳條,不僅因為畫家對平面構成規律的運用,更是因為它源於大自然。

陳少梅之《金陵十二釵》圖冊

《浴牛圖》

這些藝術處理手法,和陳少梅四十年代的作品還是有一定的聯繫,但整個格調卻比《西園雅集圖》和《桃花源詩意長卷》更親切溫馨,這是因為它來自畫家的生活感受,來自畫家對美的感悟,是畫家獨特的藝術符號。


作者簡介:曹希音,中國畫畫家,藝術理論寫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