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亮相!北京IP推出“知识产权维权通”创新产品

4月26日是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由中关村管委会、市知识产权局主办,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华智众创(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公司(简称“北京IP”)等3家单位协办的中关村“4.26”知识产权推进暨高价值专利转化活动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主题是“促进高价值专利转化和运营”,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包括高价值专利转化推进活动、高价值专利项目路演两个环节。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杨东起、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建红主持活动。

首批10项中关村知识产权运营创新模式和产品

北京IP“维权通”亮相!

中关村是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伴随着中关村示范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快速迭代发展,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活动现场,北京IP特别打造的“知识产权维权通”创新产品,作为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向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推介的首批10项中关村知识产权运营创新模式和产品之一正式亮相。

正式亮相!北京IP推出“知识产权维权通”创新产品

何为“维权通”?

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当前,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保护也日趋成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撑。党中央、国务院也于去年发布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去年底,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提高侵权成本”。在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为更好地满足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北京IP在知识产权维权领域打造了创新产品“维权通”。

正式亮相!北京IP推出“知识产权维权通”创新产品

该产品致力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文件精神,服务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维权需求,通过引入法律服务、技术服务、资金等关键资源,引导、支持科技企业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活动,探索形成“全周期、一站式”的知识产权维权合作模式。

正式亮相!北京IP推出“知识产权维权通”创新产品

该产品本着“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为有维权需求且有资金压力的创新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并且共同承担维权活动中的风险。同时,为创新主体提供优质维权服务信息,协助对接优秀的律所和律师团队,保障维权活动得以高质量开展。通过提供“维权资本+专业服务”,助力创新主体保障合法权益,并与创新主体共同分享维权收益。

正式亮相!北京IP推出“知识产权维权通”创新产品


“维权通”有利于创新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新路径,打造中关村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新模式。通过帮助创新主体解决因缺乏专业维权能力、维权周期长、维权成本高、企业经营管理精力有限等原因而难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切实助力保护知识产权,激励科技创新,提升营商环境。

当前,北京IP已同律所展开试点项目合作,并积极细化合作模式,丰富合作的创新网络。

活动第二阶段开展了高价值专利项目路演。路演突出了“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的宣传主题,北京IP与其他3家知识产权专业机构共筛选出8项属于医疗器械产业领域的高价值专利参与路演。北京IP推荐的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家知名高校院所,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一所三甲医院的3项高价值专利项目,备受关注。

据悉,本次活动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知识产权专业机构、投资机构、社会组织、新闻媒体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活动。下一步,中关村管委会将对高价值专利转化案例进行“解剖麻雀”,围绕知识产权挖掘、评估、运营、转化、维权的全链条研究制定促进专利转化运用的有关支持措施:一是引导企业通过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专利导航、专利资产评估或专利尽职调查等工作,提升专利挖掘、布局和融资能力;二是培育一批高水平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立高价值专利评价标准,开展高价值专利挖掘、收储、运营转化等工作,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搜寻专利技术;三是推动知识产权机构与金融机构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评估评价、管理运营、风险处置,破解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题;四是促进知识产权专业机构创新服务产品,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融资租赁等新的业务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布科技成果转化法律风险防范指引,鼓励知识产权专业机构拓展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开展专利维权,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