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瑪麗與馬克思》:花5年拍攝完的經典之作的魅力到底在哪?

在你的小學和中學時代,有沒有一個可以無話不說的筆友?初學英語的時候,你有沒有幻想過能有個越洋筆友,可以通過書信交流彼此生活?

《瑪麗與馬克思》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對越洋筆友的故事。這部影片曾獲得2009年法國昂錫國際動畫影展最佳動畫長片獎,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獎及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最高獎。

8歲的澳大利亞小女孩瑪麗因為額頭上的胎記被同學嘲笑,她在學校裡沒有朋友。她父親熱衷於製作鳥的標本,無暇顧及家人;母親則是個酒鬼,很少關心孩子。瑪麗的出生對父母來說是個意外。沒有同齡朋友,缺少來自家人的關愛,瑪麗很孤單。有一天,瑪麗心血來潮給美國紐約市的馬克思寫信。

馬克思44歲,患有自閉症,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馬克思的人生三大夢想之一是有一個真實的朋友——在瑪麗來信前,他只有一個幻想出來的虛擬朋友。馬克思與瑪麗的筆友關係從1976年維持到1994年(直到馬克思去世)。

瑪麗與馬克思都愛吃巧克力,所以每次寄信,他們都會隨信附上不同的巧克力。兩個孤獨的人跨越兩大洲、跨越36歲的年齡間隔,建立了純粹而長久的友誼。

今天我就從影片的故事情節入手,結合故事的空間切換方式、影片中色彩的應用,為大家解讀這部經典的友誼電影的魅力所在。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會結合電影中的一些情節來分享我們平時觀影時,應該如何透過細節看到導演的用意。

重溫《瑪麗與馬克思》:花5年拍攝完的經典之作的魅力到底在哪?

《瑪麗與馬克思》電影海報

01、空間切換:以信件、自敘、旁白的方式在兩個不同空間切換的同時,徐徐展開了瑪麗和馬克思的故事敘述

瑪麗來自澳大利亞,馬克思來自美國,影片通過信件的傳遞來切換空間。影片前半部分偏重寫信的過程,而簡化讀信的過程。也就是說,在前半部分,電影以寫信者的視角展開。

以瑪麗為例,在瑪麗第一次給馬克思寫信時,電影以瑪麗的視角展開。瑪麗介紹自己的胎記、在學校的情況,介紹自己的父母親、鄰居的情況,介紹家裡養的寵物等等。當馬克思回信時,鏡頭則聚焦在馬克思的生活上,以馬克思的視角推動劇情發展。

電影借用信件作為載體,以自敘的方式展開,就像是在與朋友聊天,娓娓道來。只不過,在這樣的聊天中沒有及時的答語,但這並不妨礙故事的發展。

在《瑪麗與馬克思》這部電影中,很少有對話出現。那麼非寫信和讀信的情節是如何展示的呢?

導演用到了旁白。

有一次,瑪麗在來信中問馬克思對於愛情的看法,馬克思因此陷入了焦慮,結果入院治療了8個月。在這8個月中,馬克思和瑪麗二人沒有任何信件的往來。

這期間,電影在展示二人各自的生活時,用到了旁白。以旁白的方式,解釋了二人所經歷的事情及內心的想法。

重溫《瑪麗與馬克思》:花5年拍攝完的經典之作的魅力到底在哪?

瑪麗在給馬克思寫信,寫到傷心的事

02、色彩應用:一方面用不同色彩來表現空間的轉換,另一方面也用不同顏色來襯托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的變化

影片中色彩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 一是黑白色與暖棕色的切換;
  • 二是以紅色作為跳色貫徹始終。

我們先來說第一方面。當空間切換到瑪麗時,除了母親的大紅唇、瑪麗的暖色髮卡,其他場景基本都是暖棕色的;而馬克思生活的場景,則基本都是黑白色的,連他養的金魚也是黑白色的。

我們都知道,色彩會影響人的感受:暖色給人溫暖、充滿活力的感覺;冷色給人冷靜、嚴肅的感覺;而過於深暗的顏色,會給人壓抑的感覺。

瑪麗生活的場景之所以是灰黑色,是因為她的生活雖然孤獨、壓抑,但不至於令人絕望;而馬克思的生活沒有生氣、看不到希望,所以是黑色的。

此外,影片以紅色作為跳色貫徹始終。

瑪麗送給馬克思的紅色絨球,馬克思經常戴在頭上;瑪麗髮卡上是橙紅色的;瑪麗手上戴著的心情戒指,在瑪麗心情好的時候,是紅色且發亮的。

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馬克思的房間中,瑪麗送給他的東西,都是彩色的——紅色絨球、彩色自畫像。可見,瑪麗是馬克思灰暗生活中的一道光。瑪麗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治癒看馬克思。

這也可以解釋,馬克思在給瑪麗的最後一封信中,跟瑪麗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重溫《瑪麗與馬克思》:花5年拍攝完的經典之作的魅力到底在哪?

馬克思的世界是黑白色的,瑪麗的世界是暖棕色的

03、主題表達:純友誼故事的背後,導演想傳達的是關於個人包容自我、接納自我的思考

知心朋友是我們面對現實生活的強心劑,有任何的苦惱、困境都能向他們尋求幫助,他們在任何時候都會向我們伸出援手。但有些時候,朋友之間的關係卻很脆弱,尤其是當一方感受到不被理解、遭受背叛的時候,雙方的關係就變得岌岌可危。

瑪麗大學期間的論文以亞斯伯格綜合徵為課題,將馬克思作為研究病例,她的論文被廣泛頌之,出版社爭相出版瑪麗的獨到學術見解。

可馬克思看了瑪麗出版的書籍,心情十分複雜,他自己描述說:“我無法清楚地表達我的感受,我把我感受到的情緒以強弱順序排列如下——受傷、迷困、背叛、不悅、痛苦還有呼吸困難。”馬克思甚至拔掉了打字機上的M鍵寄給瑪麗,以表示自己要跟瑪麗絕交。

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馬克思看清楚了自己的內心,開始原諒瑪麗,於是他給瑪麗回了一封長長的信,這也是影片中馬克思給瑪麗寫的最後一封信,信裡說:

我原諒你,因為你並非完人,你有缺陷,我也有,全人類都有。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我自己。伯納德·海茲霍夫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麼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

他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包括缺點及一切。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只能接納。然而,我們能選擇自己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馬克思的一句“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我自己。”引起了無數觀眾的共鳴。所以,與其說馬克思原諒了瑪麗,不如說他原諒了自己——坦然接受自己患有精神病的事實,也包容自己在生活某些方面所呈現的缺點。

重溫《瑪麗與馬克思》:花5年拍攝完的經典之作的魅力到底在哪?

馬克思在給瑪麗寫信

04、基於《瑪麗與馬克思》中的細節,結合我的觀影經驗與方法,談談我們應該如何透過細節來分析電影的魅力與精彩

我記得10月份看完《少年的你》,很多網友在盤點影片中的細節,看完網友盤點的細節,我感覺自己電影白看了。於是又重刷了一遍,第二遍看的時候,會刻意去留意網友們說的細節。不得不承認,細節為影片增色不少,看完更令人感動。

《瑪麗與馬克思》這部電影我前前後後共看了三遍,有些細節令我無法忘懷。

①人物的行為習慣往往暗示著人物性格或命運

兩個主人公身上有三處共同點:沒有朋友、愛吃巧克力和奶酪、愛看同樣的動畫片

生活中,我們之所以能和別人成為知心朋友,很大原因就是雙方有共鳴,是一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快樂。

影片中瑪麗和馬克思能跨越年齡、跨越距離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與他們的共同點分不開,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都沒有朋友,都愛吃巧克力和奶酪,他們愛看“諾布利特”動畫片。

這些共同點貫穿於整部電影。首先,正是因為生活中都缺少朋友,生活很孤單,才會有了故事的開始——寫信交友。其次,二人每次寄信都會隨信附上巧克力。最後,二人都夢想集齊一套“諾布利特”動畫片玩偶。馬克思原諒瑪麗後,把全部的“諾布利特”動畫片玩偶寄給瑪麗,以表示自己原諒瑪麗了。

②留意電影中反覆出現的一些文字符號,體現了導演的匠心

瑪麗第一次給馬克思寫信時,她才8歲,不會使用打字機;而馬克思第一次給瑪麗回信時是44歲,用的是打字機。電影海報上印著的“Mary&Max”,其中“Mary”是手寫體,“Max”是打字機的字體。

此外,因為馬克思一時憤怒而拔掉了打字機上的M鍵,所以在他後來寫給瑪麗的信中,出現瑪麗名字的地方只有“ary"。這足以看到導演對細節處理的精細程度。

一些類似的文字符號也被廣泛應用在其它電影中。下次看電影如果仔細觀察,你一定也能發現導演的用心,提高觀影體驗。

重溫《瑪麗與馬克思》:花5年拍攝完的經典之作的魅力到底在哪?

沒有“M”的“Mary”

③注意電影中經常出現的一些特殊符號,它們往往有著象徵意義

瑪麗童年時額頭上有塊胎記,而她的孩子額頭上也有一塊跟她一樣的胎記。

瑪麗小時候因為胎記被同學嘲笑,馬克思教了她一個方法對付同學:告訴同學額頭的胎記是巧克力做的,等她去世後上了天堂,會掌管所以的巧克力,那些嘲笑她的人,以後一塊巧克力也吃不到。

我想,如果瑪麗的孩子長大後也因為胎記而被嘲笑的話,瑪麗一定會把馬克思教給她的方法教給自己的孩子。

重溫《瑪麗與馬克思》:花5年拍攝完的經典之作的魅力到底在哪?

瑪麗寄信時,附上巧克力送給馬克思

總結一下:

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也比較老套,但是導演很善於把控細節。影片中體現出來的細節直戳人心。

影片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很豐富,圍繞友情展開,講述了知心朋友如何治癒兩個孤獨的靈魂;但又不僅僅侷限於友情,其中還包涵了對自我的寬容與接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