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思達對話池子|真正的“想通”到底是什麼?

姜思達對話池子|真正的“想通”到底是什麼?

今天中午看了姜思達新節目《僅三天可見》第二期,採訪池子。看完以後明白了為什麼池子的性格這麼“玩玩鬧鬧”、自在輕鬆。而且給我一些啟發,對於人活著時刻沉重是成熟,還是“終於想通變得事事輕鬆自在”是成熟的問題,有了新的想法。


在沒看池子講自己的母親之前,我一直對池子以往在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等節目給我的那種輕鬆自在、玩玩鬧鬧的風格有點不確定,那是不是池子真實性格?


多多少少有點掩飾或者假裝自在的成分吧?對於我這種天生拘謹、剋制、害怕犯錯、不灑脫的人來說,池子的風格真的讓我覺得“厲害”又好奇。

姜思達對話池子|真正的“想通”到底是什麼?

姜思達是一個感性、剋制的人,他擅長就一個點一個事情和人深度交談。


所以前兩天池子一直都“玩玩耍耍”式地,沒有給姜思達更多的深入瞭解他內心和性格原因的機會。第三天,姜思達直接問了。


池子可能沒準備說的吧,但我相信他是信任姜思達的,就像知乎一個朋友說的那樣,信任了他,對誰都不會說母親的事,但是對姜思達說了,把他當成一個安全的樹洞


池子母親在池子17歲時得病後治癒後又復發,最後在兩年後離世。池子那兩年一直呆在家和他父親一起陪著他媽,做飯給他媽吃。


看到這事眼睛挺酸的,看似輕鬆的人都說不定經歷過很多不為人知的痛苦啊。


然後在經歷某些“很大的痛苦”後,突然就想通了。自在了。我很佩服這樣的人。我佩服把一切想通的人,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想通,是什麼都懂了,痛苦也經歷過了,突然發現一切都沒必要那麼剋制沉重,變得自在輕鬆起來。

姜思達對話池子|真正的“想通”到底是什麼?

所以,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成熟,不是故作老成的嚴肅、剋制,是經歷痛苦後的“想通”,然後變得特自在,特輕鬆。不會再揹負不必要的包袱了。


路依然在走,依然在前進,可是卻在心理層面,完全輕鬆了。因此變得自在快樂。


知乎裡的相關答案,有一個觀點我特別不認同——


“池子和李誕,都是一類人,表面樂觀,內心很蒼白,我們先不談這種蒼白,淒涼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成熟。我們先不談這種蒼白,淒涼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成熟。


不管怎麼樣,脫離的脫口秀的那個舞臺,這種用搞笑,幽默,看似不看重一切的類“嬉皮士”精神,多少都會讓人覺得有點不舒服。”


“姜思達我認為是在思考沉下來的人,池子,帶有主觀意識的看這個對話,我也還是覺得他浮在表面,沒有自己的思想。”


“池子也就是能講幾個笑話,除此之外,他說要麼創作要麼死,他有什麼創作麼?有一天他講的笑話不好笑了,也不知道他還剩什麼。也許有人說,活得開心就好。好吧,那也好。但我覺得,只是我覺得,池子看似活得‘通透’,實則渾渾噩噩。”

姜思達對話池子|真正的“想通”到底是什麼?

我想說:what????


這都哪兒跟哪兒啊。表面樂觀內心很蒼白?看似“通透”,實則“渾渾噩噩”??“浮在表面,沒有自己的思想”???


我不這麼認為。


回到開頭,我認為真正內心的成熟絕不是表面的嚴肅老成,絕不是。


我覺得那些外表更輕鬆自在的人更厲害。他們能做到自洽了。就是依然能把手裡的事情做好,但是在心態上一切都彷彿風輕雲淡了。這才是更高的境界。


原創來自公眾號記詩本。轉載請與我聯繫。歡迎關注公眾號,記詩本(yaoxiangrecord),在這裡會發些看過的節目、劇、電影的想法,以及個人在生活中拍的各種“還不錯”的手機攝影照片。希望你在這裡能找到共鳴。

姜思達對話池子|真正的“想通”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