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管鲍某涉嫌性侵“养女”一事的八点意见:惩恶扬善的不可缺失

昨晚看了《熔炉》,看的直发抖,我承认:这个世界未必都能惩恶扬善,也不是所有的事情真相都能水落石出。我们的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这部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由于该影片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受到韩国国家高度关注,故该电影亦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


对高管鲍某涉嫌性侵“养女”一事的八点意见:惩恶扬善的不可缺失


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姜仁浩来到雾津,应聘于慈爱聋哑人学校。天降大雾,他意外撞车,维修时邂逅了人权组织成员友真。姜仁浩妻子早亡,8岁女儿松儿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辞辛苦谋职养家。然而,双胞胎的校长与教导主任竟逼仁浩索贿5千万韩元,并美其名为学校发展基金。同时,姜仁浩逐渐发现学校笼罩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个孩子引人关注:聪颖的金妍斗和贪吃的陈宥利总是躲闪。全民秀的弟弟自杀身亡,他总是满脸淤青。下课后,仁浩还听到女厕所中有呼喊与哭泣,在门卫的阻拦下他未深究。之后,他意外目睹了校长行贿警察,教导员毒打民秀,宿舍督导溺罚妍斗的行径。一个惊天的隐秘被慢慢揭开,真相震动整个韩国。


性侵儿童与未成年人,一直是这个世界的顽疾和罪恶。而近几日,有关山东杰瑞集团前副总裁、中兴通讯独董鲍某涉嫌侵犯一名未成年女孩的事件,备受各界关注和评议。而财新杂志的有关报道,又将这一事件推上舆论的热点。对此,水哥的观点如下:


对高管鲍某涉嫌性侵“养女”一事的八点意见:惩恶扬善的不可缺失


第一,基本事实:1)十四岁还是未成年人。2)一个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男人与一个十四岁的未成年人发生了几年的性关系。3)两者关系中,十四岁未成年人是弱者。4)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无论因为什么,发生了性关系,不仅面临道德的谴责,也要面对法律的惩罚。5)其他所谓的还未经证实的原因或事实都不能超脱于上述1-4的基本事实。


2,基本结论:我站在孩子的一边。


3,媒体立场:无论是怎样的媒体,既然你认为自己还是一种“社会良心”,就必须具有倾听弱者和“共情“”的能力。同时,必须真的去履行专业主义精神——新闻媒体的专业就是不能只听“一面之辞”,尤其是不能忽略弱者的女孩的声音,无论是怎样的目的,都决不能如此,否则破坏力很大。


4,法治期待:从截止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女孩儿选择了多次报警,但警方的介入之后的结果却是苍白无力的,甚至还十分令人费解以及怀疑,以至于我们有权利对此持有“不公”的怀疑。而在民意澎湃以及人民日报都大声时,当地警方依旧选择沉默或无最新进展,进一步加大裂痕。


5,怀疑立场:与其怀疑女孩儿的可能洛丽塔,不如首先怀疑不是弱者的鲍某和当地警方。无论如何,在个体涉嫌被伤害时,我们必须首先保持对“强者”的怀疑。而不是本末倒置,期望“反转”。再进一步说,即使真的如某些言论说的他因,又能如何?也脱离不开鲍某与未成年人发生关系以及当地警方涉嫌“不作为”的基本事实。当部分网络言论把力量用在怀疑女孩身上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强者、漠视弱者——殊不知自己也是弱者。即使弱者和强者最终都是“黑的”,也必须首先选择对强者说不。


6,道德市场:除了法治和真相外,这个社会必须还要有公序良俗,必须还要有礼义廉耻,必须还要有道德约束。否则,与畜牲何异?!难道真的都是一帮畜牲的世界?!


7,审判不公:人心即未来。但人心也是魔。可人心如成了魔,我们必须要问:谁让人心变成了魔?!良知是解决问题的要义,但人民里也有罪恶——“阴谋论”总有市场。那么,到底是什么释放了这些恶?试问新城控股老板性侵未成年人的案子又调查的如何了?!


8,从快从重:非常认同人民日报的观点,当地警方等相关司法部门需要尽快给出“答案”。我真的希望能从快从重处理。同时,对于女孩的母亲作为监护人的责任界定以及涉嫌侵犯女孩的鲍某的领养程序是否合法合规等。


如上。对上述观点嫌恶的,请自动取关我,或者让你自己或你的孩子和鲍某做“朋友”吧——人不是机器,人要有“人道”。这个世界,需要有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