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看长沙② 蔬菜产业篇:菜篮子里可“淘金”

夕阳西下时,我们见到了45岁的张水生。

此时,张水生正坐在自家堂屋内,和爱人一起细看刚刚拿回来的贷款单据。

产业扶贫看长沙② 蔬菜产业篇:菜篮子里可“淘金”

白沙村村民张水生和妻子在看贷款单据(颜欢 摄)

张水生是浏阳市大围山镇白沙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月13日,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到镇上的农商行贷款3万元。

单据显示,贷款年利率是7个多点,三年期。

“每个月要还200多块的利息。”

“怕一年还清有点困难,所以贷了三年。”

“这个贷款要抵押吗?”

“村委会签了字的,要不贷不到。”

张水生望着坐在门口的白沙村村委会主任李辉煌,实话实说。

今年,张水生和几个村民一起流转了150亩地种蔬菜,因为资金压力,不得不贷款周转。

“您这是种的什么菜啊?”

“茄子,圆茄子。”

“为什么选择种茄子呢?”

“茄子卖得起价啊,我看到镇上的茄子卖五、六块钱一斤,觉得有点搞头,就选择种这个。”

产业扶贫看长沙② 蔬菜产业篇:菜篮子里可“淘金”

张水生察看茄子苗的长势(颜欢 摄)

张水生文质彬彬,一眼看过去不像个农民。他妻子告诉我们,水生七、八年前到工厂里打了几年工,结果得了一种怪病,四肢无力,还很容易感冒,有时走着走着就会摔倒,根本干不了体力活。到医院检查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就说是缺钾,但是补钾也补不进,都随尿液排出来了。去年一年,光是住院吃药就花了2万多元。

因为家里顶梁柱生病,再加上80多岁的公公身体也不好,时常要住院,大崽在读初中,自己还要带刚刚2岁的二宝,所以经济比较紧张。

张水生的妻子一边张罗着给我们泡茶,一边介绍家里的情况。

“前年水生种了6亩茄子,大概有4万多块钱的收入,看着收入还可以,所以今年和别人一起流转了150亩,准备大干一场,我们也支持。”

看到我们来访,村主任李辉煌非常热情地介绍情况,还拉着记者到处参观。

“我们白沙村是浏阳河源头,山靑水秀,除了蔬菜,豆腐也很有名啊,欢迎多来宣传报道。”

产业扶贫看长沙② 蔬菜产业篇:菜篮子里可“淘金”

浏阳市古港镇三口村蔬菜基地(颜欢 摄)

其实,浏阳市山青水秀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古港镇,群山怀抱,冬天冷空气难以侵入,温度比长沙要高两三度,适合种植蔬菜,是浏阳市首屈一指的蔬菜重镇。道路两旁,蔬菜大棚林立,白色的薄膜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你们来得正好,我们最后一趟运菜车就要发车了。”上午9点多钟,当记者赶到古港镇三口村蔬菜基地时,村里诚恳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卢春生迎了上来,热情地递上槟榔。

产业扶贫看长沙② 蔬菜产业篇:菜篮子里可“淘金”

4月13日,浏阳市古港镇三口村诚恳专业种植合作社工作人员正挑选黄瓜准备装车(颜欢 摄)

早就听说长沙各大菜市场上的本地水果黄瓜和白皮黄瓜是浏阳种植的,没想到在三口村的大棚里看到了。一位农妇给我们拿来几根洗好的水果黄瓜,咬一口,满嘴清甜,好吃!

“我们的黄瓜3月下旬就上市了,送到海吉星,刚开始的时候要五六块一斤呢,现在还要两块多。”

卢春生说,他们流转了村上的300多亩地种植蔬菜,平均每亩地纯收入8千到1万多,比种水稻还是强多了。

古港镇扶贫办负责人陈喜告诉记者,合作社的蔬菜基地是2018年确定的湖南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上级财政分5年给予共60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这些资金,绝大部分要落实到贫困户头上。

在不远处的一个蔬菜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采摘黄瓜的三口村贫困户周华。

产业扶贫看长沙② 蔬菜产业篇:菜篮子里可“淘金”

三口村村民周华(右)

周华今年64岁,家里主要还是因病致贫,儿子有肝病,在湘雅附三医院做肝脏移植手术花了70多万元,现在还不能干活,每天都要吃很贵的抗排异药,一个月光药费就是四五千。

现在,他在合作社的照顾下,种了几亩大棚菜,合作社提供土地、种子、技术,甚至保底收购,一年下来,种菜有四五万的收入。

“我们主要是早晚过来干活,其他时间可以打零工,200一天。”周华笑着说。

“他家里还有一个炼油的摊子,炼猪油卖,一年也有一两万吧。”陈喜对周华家的情况比较熟悉,“我们镇上共有贫困户883户共2641人,其中诚恳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65户共242人,通过种植蔬菜,户均增收万把块钱,现在基本都脱贫了。”

产业扶贫看长沙② 蔬菜产业篇:菜篮子里可“淘金”

浏阳市沿溪镇紧挨着古港镇,镇上兴邦种植专业合作社主任罗兴来介绍,他们直接帮扶了37户贫困户,种子、肥料、农药都是免费提供,贫困户种好的菜可以通过合作社统一销售,也可自己卖,一亩地收入万把块没有问题。

为了方便贫困户,罗兴来让他们种生菜,这个菜简单易种,一个月就能长成,收完后翻耕继续种,一年种12轮。

沿溪镇扶贫办负责人高彬指着贫困户罗兴梓说:“老罗在这里种了2亩多菜心,一年有2万多收入,家里还养了6头牛,早已脱贫了。”

产业扶贫看长沙② 蔬菜产业篇:菜篮子里可“淘金”

浏阳市张坊镇蔬菜基地,附近村民前来购买辣椒苗(郭建球 摄)

好山好水好菜园,在长沙县、在望城区、在浏阳市、在宁乡市,蔬菜种植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合作社牵头、能人带路,扶贫办项目资金扶助,贫困户在基地种植、入股、务工等方式获取收益的产业扶贫模式已经成熟。

目前,长沙市蔬菜产业欣欣向荣。据长沙市农业农村局统计: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4.39万亩,本地菜上市量每天1000多吨。2019年,长沙市蔬菜产业总产值达62.04亿元。

产业扶贫看长沙② 蔬菜产业篇:菜篮子里可“淘金”

内容 | 郭建球

制作 | 陈梓欣 曹 芹

品控 | 黄 轶

策划 | 伍立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