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斗門區:決戰“藍天保衛戰”

珠海斗門區:決戰“藍天保衛戰”

建泰環保工業園內廠房樓頂安裝的廢氣處理設備。 南方日報記者 錢文攀 攝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腹地,斗門區以674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承載起打造珠江西岸智能製造示範區的城市理想,超過7000家各行業企業在此聚集,這些企業所排放的廢氣多少,成為能否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

如何在龐大經濟體量和巨大環保壓力之下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建設道路,是斗門區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研究的課題。

生態環境部日前公佈今年前3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珠海排名第8位,作為珠海土地面積最大的行政區,斗門區空氣質量持續向好。

“臭氧治理成斗門大氣汙染防治面臨的最大‘攔路虎’。”珠海市生態環境局斗門分局局長韋洋稱,斗門區空氣環境中SO2、CO、NO2近年來處於較低水平,PM2.5、PM10等顆粒物整治成效明顯,但臭氧仍為大氣環境主要問題。

斗門今年將重點攻堅臭氧治理,做好源頭治理到過程管控,以“一企一策”的方式,在年底前完成29家VOC企業綜合整治。

前端

環保也是企業競爭力

在珠海市斗門區新青二路,珠海市建泰環保工業園內,多棟廠房樓頂上均安裝了一套亮銀色的廢氣處理設備,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

“園區總共花費了1200萬元,在9棟廠房建了5套揮發性有機廢氣處理設備。”珠海市建泰環保工業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雪芳說,全套設備在今年投入使用後,廢氣處理系統將自動啟動抽風機的電源,將廢氣抽至處理系統進行無害化處理。與此同時,園區還上馬了一個在線設備,可實時監測車間的廢氣、廢水排放指標,一旦發現車間排放超出各項要求限制,將自動啟動應急處理措施,保證各車間的生產正常運作。

為何要園區花大手筆建廢氣處理設備?

今年3月,《珠海市斗門區重點大氣汙染排放源精細化防治研究》出爐,該課題由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承擔,在這份課題研究裡,具體分析了斗門大氣汙染防治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VOC是揮發性有機物的統稱,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能夠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其他的有害物質,其最重要的有害物質就PM2.5。課題分析指出,VOC是O3和PM2.5的重要前體物,VOC減排是遏制和降低臭氧及灰霾汙染、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們聘請了團隊分析整個斗門區工業汙染的構成,重點瞄準有機廢氣達到一定排放的企業,積極開展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韋洋稱。

“園區入駐的企業大多是線路板行業,會產生揮發性氣體,從現在的廢棄治理來說,揮發性氣體已經納入廢氣治理的一個項目。而建泰是個管家型的工業園區,負責整個園區所有企業的有機廢氣處理,可以說是環保治理的主體責任,廢氣處理設施是園區運營服務的一部分,只有提供更好的服務給企業,讓企業進駐後無後顧之憂,才能吸引其他的工業企業進駐,某種意義來說,把好環保關,是該企業的一個內在的動力。”張雪芳表示。

正是由於園區嚴把環保關,入園企業從未因環保原因受到任何處罰,才吸引了20多家線路板企業進駐園區,年均產值可達8億元。

過程

專業部門為企業排氣“問診”

統計數據顯示,在珠海市斗門區,類似珠海市建泰環保工業園這類省控VOC重點企業還有7家,目前已全部完成了VOC重點綜合治理任務。市控VOC重點企業21家,已有19家通過方案評審,預計今年底完成所有29家VOC企業綜合整治。

整治VOC重點企業,是否搞“一刀切”?珠海市生態環境局斗門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7年開始,在省市生態環境部門的統一指導下,對斗門轄區所有達到一定排放量的企業,引導或者支持企業去建一些單獨的有效治理設備,然後針對性地做好“一企一策”。

“比如給建泰做‘一企一策’,請了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給他們做專門的指導,建議他們需要採取什麼工藝,才能比較有效地去處理有機廢氣。”韋洋表示,“說白了就是請專家到企業看病,為此我們專門設立了一個諮詢跟服務機構,給這些VOC排放需要去進行治理的企業支招,並沒有‘一刀切’地必須要求企業投錢更新設備。”

“斗門區以前每年的處罰金額排在全市首位,但實際上效果卻並不好。”韋洋表示,“現在是不直接罰了,還請專家幫企業看病,和企業一起研究解決問題,選一個企業能接受的範圍,當然如果企業還是不能接受,哪隻能再加強管理執法。”

“以建泰環保工業園為例,這個工業園通過這一套設備,可以計算,削減70%—80%的排放量,這些排放量可以留給其他新的項目去用。”張雪芳表示,“環保部門通過不停地給企業做工作,引導企業削減有機廢氣,讓企業感受到通過加大環保投入,增強了企業內在動力以及競爭力,從而與企業形成良好互動。”

大氣汙染防治是個系統的工程,VOC重點整治只是第一關。

“臭氧治理成斗門大氣汙染防治面臨的最大‘攔路虎’。”韋洋分析稱,斗門區空氣環境中SO2、CO、NO2近年來處於較低水平,PM2.5、PM10等顆粒物整治成效明顯,但臭氧仍為大氣環境主要問題。其中,除了企業VOC這一臭氧前體物的管控和減排外,機動車尾氣也是重要的整治方向。

保障

率先在鎮級實現多點布控

數據顯示,2018年,珠海市斗門區機動車保有量共16.1萬輛,其中汽車10.3萬輛,平均每平方公里機動車保有量為262輛,平均每千人擁有機動車349輛。

“通過分析發現,機動車對整個斗門區空氣質量汙染的貢獻比例是最大的。機動車就是所謂的移動源,包括道路汙染和非道路汙染。”韋洋介紹,“道路汙染排放來自汽車和摩托車,非道路汙染則來自工地上的建築設備,這些設備相對來說用的油品標準比較低,都用一些柴油,甚至是重油。他們的汙染量是一臺正常行駛汽車的幾十倍。”

“在珠海,柴油車比例佔所有機動車保有量的5%,但就是這5%的柴油車,廢氣排放量卻貢獻了高達八成。”在韋洋看來,重拳整治柴油車攻堅戰勢在必行。而在前期,斗門區管控的重點主要是顆粒物,現在從數據上看已經達到效果,接下來整治重點就瞄準機動車,控制車輛尾氣排放,繼續加大在用車輛排氣汙染管理力度,強化對機動車排氣汙染實施道路抽檢。

珠海斗门区:决战“蓝天保卫战”

“我們將進一步採取針對‘黑煙車’的專項執法。”韋洋表示,目前斗門已在白蕉汽車客運站附近安裝了一個道路遙控監測點,可以自動檢測和發現尾氣排放超標的機動車,尾氣排放超標的數據會移送到交警部門。

在一系列“動真格”的環保動作背後,斗門正在一步步贏得這場藍天保衛戰。去年,斗門區在五鎮一街建設國家標準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率先在鎮一級實現多點布控,並將鎮街空氣質量納入考核範圍。

數據顯示,目前,珠海全市範圍內共有4個國控環境空氣自動監測子站,分別為唐家、吉大、前山和斗門站點。2018年和2019年,斗門站連續兩年排名第二位;2018年斗門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0.4%,2019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更高。

南方日報記者 林鬱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