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有的人选择相信命运贫穷一生

有的人却不信命

不愿自己被贴上贫穷的标签

选择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人生

努力奋起为自己拼一把

在咱们雨城就有这样一个人……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雨城张碗村三组村民 谢远富

谢远富:张碗村三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49岁,踏实肯干,家里四口人,母亲、他和儿女,2014年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小雨哥来到张碗村时,村上正在给脱贫不脱帮扶的群众发放鸡苗,在人群中看见谢远富正在领取鸡苗。“安逸,现在政策好哦,我们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能免费领10只,家头养了100多只还能多领50只奖励。”谢远富看着小鸡仔开心地说道。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拿到小鸡,谢远富将领到的60只小鸡全部放进他的红色小货车后,看着很着急地边开车边说道:“我要快点回去,家里的母猪正在生猪崽儿!”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在张碗村三组,谢远富的名字基本上人人知晓。“踏实肯干有想法,我们遇到不懂的还要问他。”这是村民对他的一致评价。沿着村道往上走,经过一条150米的机耕道,就来到了半山坡上一个小型养殖场地。“不要小看这里,都是他的心血,这条机耕道都是他自己修的,很能干!”张湾村党支部书记杨海称赞道。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你们来啦!快坐快坐!简直忙不赢!”谢远富热情地准备了凳子,手里又继续用螺丝刀捣鼓着一个电插头。环顾四周,这里不大,一边养猪,另一边养鸡,房间里堆的最多的是饲料。“嘿,刚刚下了13头小猪儿。”谢远富笑着说道。“昨天刚卖100只鸡都没见你这么高兴。”村支书杨海打趣到。“杨书记,这是我今年生的第一窝崽。”谢远富脱口而出,他皱了下眉头,反应过来话里有歧义,清了下嗓子说:“我养的母猪,今年生的第一窝崽。”等猪崽开始吃奶后,谢远富才想起来还有鸡苗没有安置。“不好意思,稍等一下,我还要把今天才领来的小鸡安顿好”。只见他熟练地用背篓把小鸡装运到鸡棚里。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谢远富手里捧着小鸡笑的很开心

别看谢远富现在总是很开心,曾经的他为了生计四处打工,一年总收入也就一万块,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家里常常有揭不开锅的时候。“太难了。”谢远富说。就在生活很难熬的那一段时间,突然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干脆喂两头猪,实在不行还能卖了有点钱!说干就干,2012年,没有钱的他厚着脸皮赊了两头能繁母猪,欠了别人3200元。“当时没管那么多,想着挣了钱就还。”谢远富意味深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那一年,谢远富紧衣缩食,给两头能繁母猪吃最好的玉米和饲料。一年后,靠着母猪生小猪,小猪变大猪,谢远富把赊的账还清了,但是除了两头母猪和几只小猪外,谢远富身无分文。2013年,扶贫工作启动,谢远富被识别为贫困户。靠着政策帮扶,学到了养殖技术,一年时间,谢远富终于挣着了钱,家里的小猪也一天天多了起来。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因谢远富勤劳肯干,带动效果好,加之近年来养猪风险高,当地党委政府决定,继续对谢远富进行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监管,一方面让他成为脱贫的代表,用实际行动鼓励张碗村其他困难群众勤劳致富,另一方面降低其返贫的风险。这让谢远富干劲更足了!就在2015年,谢远富生猪存栏量突破百余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把养猪挣的钱拿来投资,自己建了猪圈,引进了更多的母猪。账上的存款再次变成负数。“‘负翁’也开心,我相信我的投资值得。”带着对自己的肯定,谢远富坚定地走了下去。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为了更科学地养殖母猪,谢远富还引进了两套保育床。“猪崽成活率更高。”谢远富说,两套保育床花了8000元。在两套崭新的保育床上,两头能繁母猪躺在上面,再过几天,谢远富的养猪场又将再添新成员。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2017年,养猪场的后山出现滑坡,谢远富没有怨天尤人,叫来挖掘机,把后山的荒坡全部治理了一遍,种上了脆红李,还发展起了林下养鸡,同时开挖了一条路基,村民猜测:“难道老谢要修路?”2019年,谢远富真的自掏腰包花了6万元,自己投工投劳还就修建了一条长150米的机耕道,从村道一直通往半山腰的养猪场。

不仅会投资,谢远富还爱学习。前两年,村里将谢远富选为代表送去雅安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在一周的学习中,爱琢磨爱钻研的谢远富给培训班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建了一个微信群,将所有学员和老师拉进群中。

“回家了,有问题就在群里问老师。”谢远富说,他靠着“脸皮厚”,学会了不少种植养殖技术。

如今,谢远富已经成为张碗村种植养殖的半个“土专家”。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在养殖场地旁边,十几亩脆红李和六月雪梨已经结出了绿油油的果实,惹人喜爱。“第二阶段发展计划,就是养殖产生的粪便加工成有机肥,作用于果树上,等果树成林后,发展林下养鸡、林下种菜,实现种养齐头并进。”说起未来的计划,谢远富一脸坚定。“再养40只母猪,自繁自养,然后把果树规模继续扩大。”

就在谢远富畅谈未来规划的时候,杨海在旁补充道:“老谢是村里种植养殖第一人。每到需要大量人力工作的时候,他还会给周边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一天100元,管两顿饭。”

谢远富听了,会心一笑,拍着胸口说:“以后村民有种植养殖方面的需要,我一定倾囊相授。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能搭把手就搭把手。”谢远富说,正是因为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和帮扶单位的拉一把,他才有今天的好日子。

小雨哥手记:

其实在咱们雨城像谢远富这样的人还有许多,他们生活地很艰辛,却不等不靠,动脑筋、想办法发展产业,依靠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生活变得小确幸。天上不会掉馅饼,越勤奋的人机会越多,越努力的人舞台越大,越向上的人阳光越充足。谢远富是村民眼中的幸运儿,因为他明白,只有越努力才能越幸运。从贫困到温饱,不仅是钱袋子鼓了,思想更是转变了,只要肯下功夫,奔康不是问题。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文字:泽睿、雅安日报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人文|风情|生活|旅游|饮食

雨城雅安微生活·精致生活我们一起分享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小雨哥拥抱你

雅安人的一天丨谢远富:用双手创造脱贫路上的“小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