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今日裝瘋賣傻,明日清除人渣。

《孫子兵法》是孫臏寫的?

不是,是孫武

不會吧,孫臏那麼出名,田忌賽馬、圍魏救趙。孫武?怎麼沒聽說過呢。

他是孫臏的祖輩。孫臏是孫武的孫子?頭腦裡總想把“孫子”這兩個字用在他們身上。

不是,是孫武的子孫

孫武、孫臏活動的時間差了近兩百年,除非每次都是滿六十歲才放開二胎政策,孫臏才可能是。

很多記載說孫臏是孫武的後代,但我認為他們只不過兩百年前是一家。

孫武終老蘇州,孫臏出生山東。

孫臏寫《孫臏兵法》。

沒聽過?

考古學家也是1972年才找到。

《孫臏兵法》中省略了很多字,不是《廢都》那種省略法。

是因為……

一、名師手下的五道槓

戰國初期,雲夢山裡,有一牛人。

有多牛?

他是道家、思想家、謀略家、兵家、陰陽家、法家、名家,更是教育家。

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商鞅、樂毅、李牧、韓非子、尉繚子等,這些戰國的大佬,都是他學生。

哪像孔子的弟子們,只會整理整理文稿。

他若在清華當校長,哈佛的排名就要下降。

他是王詡

不知道?哦,別稱鬼谷子,這樣聽起來就高深莫測多了。

背景資料:《歷史名人辭典》“鬼谷先生,蘇秦、張儀嘗從之學縱橫術,孫臏、龐涓學兵法,弟子五百。

孫臏、龐涓都是鬼谷先生自主招生的。

兩個有志青年,果然不負所望,不逛街、不打遊戲、不談朋友,專心學習。

但,基因很重要,每次考試,孫臏都是第一。

雖然進入前二名,但龐涓只想第一。

表面上和孫臏稱兄道弟,內心卻想mmp。

本科畢業,龐涓決定出去工作。

孫臏:“涓,師傅的東西那麼多,幾年本科,根本學不完。留下來,我們繼續讀碩士,我找了關係,不用參加全國聯考。”

龐涓想,留下來當千年老二?等幾年一起出去,他還要壓著我。

龐涓說:“臏,我先出去,到魏國闖闖,若混得好,一定向老闆推薦你。”

孫紅雷、吳鎮宇分別飾演的孫臏、龐涓

孫臏見龐涓去意巳決,便不挽留,安排送行酒。

兩個人越喝越激動,便破指滴血,結為基友。

並對天起誓,同享福、同當難,同泡妞、同花錢,若背棄、死亂箭。

離別時。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山

龐涓在魏國混得人模狗樣,名師手下的低徒,水平也是很高的。

但他卻有一塊心病。孫臏快研究生畢業了,他出來,又要當第一名。

正好,孫臏發來信息。

你在他鄉還好嗎?

龐涓:“兄弟啊,想你死了!不,想死你了!剛給老闆報告了,你明天就過來上班。”

孫臏來到魏國。

魏王見,我靠,還有比龐涓更厲害的,天助我也。

但他高興早了。

龐涓耳語魏王,其實他是奸細,您看,這是他通齊的信。

信,是龐假裝孫臏表兄,騙取的孫臏回信。

魏王怒,我靠,還有這種事?來人,問斬。

龐涓求情,減輕處罰。

孫臏膝蓋無、臉刺字。

背景資料:《史記·孫臏傳》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

龐涓:“哥,你看你現在就是個廢人,工作也沒了,沒事,我養你。”

孫臏感激不盡,真是好兄弟啊!

沒有偽裝的人渣,不是真人渣。

這種爛人,連僕人都看不去了,給孫臏友情提示:龐涓害的你。

孫臏想死的心都有了,但,不能死,人渣還沒清除,祖國大好河山,美景、美食還有美女,都還沒領略呢。

他,瘋了。

裝瘋的難度係數很高,尤其是要騙過仇人的那種。

孫臏下狠心,和豬馬實現三同——同吃、同住、同睡,還要吃--屎。

唉!不說了,說起來反胃!

孫紅雷演孫臏時,這個場景肯定沒有孫臏演的好。

孫臏,也是個優秀演員。

龐涓相信了。哈哈,我好毒我好毒我好毒嗚嗚嗚。

三、好點子,值千金

霍金都那樣了,還能走遍天下,何況孫臏只是無臏。

有困難,找老鄉——魯迅說的。

孫臏偷偷地見齊國大使,大使以為遇到奇人。

怎能不奇?一個精通兵法的人,面黥臏無,渾身是屎,連嘴裡都有。

兩千多年後,上海車站一個講《左傳》、《尚書》的人,以同樣的方式奇遍全國。

套路,都是套路!

大使偷偷把他運到齊國。

背景資料:《史記·孫臏傳》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

齊國大將田忌收留了他。

孫臏是個聰明人——墨子說。

田忌最近迷上了賭博,就是和齊威王賽馬,差點把褲子都輸脫了。

孫臏:“你是不是賽的工作馬?”

田忌:“有紀委監督呢,不是。馬分三等,大王的馬,每個等級都比我快一點。”

孫臏:“你下次加大賭注,我保證把輸的全贏回來。”

齊威王見田忌又在約,賭注還大了,想,這小子錢沒處花了。

第一局,威王贏,差距非常明顯。威王輕蔑一笑。

第二局,田忌贏。威王感覺情況不對。

第三局,田忌再贏。威王明白了。

威王輸千金。

你小子是不是有高手支招?威王問。

田忌本想把孫臏藏起來,下次再出點子贏齊王。沒想這麼早就發現了,便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

要見大老闆,和他身邊人搞好關係就行。(劃重點,要考!!!)

孫武和孫臏都用這一招。

四、只要套路深,誰都會掉坑

公元前354年,趙打魏的小弟衛,魏便打趙。

打了一年,趙扛不住了,求齊。

大哥,救我。

按理,你先打別人,別人打你,活該。

但國家與國家如果講理,這個世界有海牙法庭足夠,要軍隊幹什麼。

齊決定救趙。

威王準備讓孫臏當主將。

孫臏,大王心意領了,你看我現在這樣子,有損齊軍形象,還是算了吧。

於是讓田忌當主將,孫臏當軍師。

開頭就決定了,田忌要聽孫臏的,何況幫他贏了那麼多錢。

田忌準備到邯鄲去打龐涓。

孫臏:“你解開一團亂絲,兩手抓住整團扯還是一根一根地抽?”

田忌:“肯定是一根一根地抽。”

孫臏:“兩個人正拼刺刀,你去拉刺刀?”

田忌:“肯定不會。”

孫臏:“就是嘛,打仗,要找要害、打虛處。你就會蠻力,看我怎麼教你。”

孫臏先派出弱兵,攻打東距魏都大梁128公里的平陵,失敗。

龐涓想,孫臏不過如此,

再派出輕兵騷擾大梁。

龐涓怒,競敢太歲頭上動土?遂率軍回援。

路上碰到齊軍,一交戰,齊軍又敗。

龐涓便丟下輜重,輕裝前進。

到北距大梁65公里的桂陵,中埋伏,被擒。

這就是著名的“圍魏救趙”。

背景資料:《史記·孫臏傳》……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與齊戰於桂陵,大破梁軍。

但仔細分析,孫臏並沒有圍魏,反而是打魏失敗。

其根本原理是,通過一系列的組合拳,調動龐涓,然後佔據有利條件將其消滅。

我認為應該是“調敵利戰”,把敵人調動到對自己有利的地方,再戰。

後來的太平開國,想學這一招,為解安慶之圍,而打武漢,但清軍不為所動,安慶之圍沒解,反而損兵折將。因為沒學到精髓。

孫臏抓到了龐涓,該報仇了吧?

沒有,魏軍還有兵在邯鄲呢。

魏從邯鄲撤軍,齊放走了龐涓。

為這事兒,齊王派人給孫臏做了不少工作。愛卿,再忍一忍,後面有的是機會。

十三年後,機會來了。

魏打韓,韓求齊。大哥,救我。

齊,兄弟,沒問題,我來了,你再堅持堅持。

韓堅持打了五次敗仗,快斷氣時,齊出兵。

魏很生氣,我馬上快砍死他了,你又來瞎攪和。

魏還是龐涓主將,齊肯定是孫臏上。

待龐涓逼近,孫臏掉頭便走。

鑑於上次教訓,龐涓決定穩重點,不能以同樣的方式跌倒兩次。

但事實證明,龐涓能。

他通過一個細節,發現齊軍真的是不行了——灶一天一天地減少。

唉,我太英明瞭!

遂大喜,又丟下輜重,輕裝追擊。

到馬陵道時,天巳黃昏。

道中一樹,皮掉、杆白,上書紅字。

龐涓叫人點燃火把,看看是什麼。火把亮了,龐涓看清了,是“龐涓死於此樹下”。

龐涓正想發火,誰啊,膽這麼大!

無數支箭向他飛來,踐行了當初他和孫臏的誓言。

背景資料:《史記·孫臏傳》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