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詡增竈斷追

虞詡,字升卿,東漢時期陳國武平縣人,當世名將。從地方官做到司隸校尉,尚書僕射,尚書令等京官。虞詡為官清正廉明,剛直不阿多次得罪權貴,曾九次被貶,三次入獄但剛正性格一點沒變。虞詡出身於官宦世家,但都是小吏因此父親給他取字升卿希望他長大後能出將入相位列公卿。虞詡被徵召以後官職不高,公元110年,西北羌人作亂,朝廷幾次彈壓勞而無功,在朝議中大將軍鄧騭打算放棄涼州集中兵力對付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虞詡提出三條反對意件。一祖先開疆拓土不易,丟了可惜。二,三輔地區因此會非常危險,祖廟將會丟失。三,涼州民風兇悍自古出良將,如今棄之民生怨恨若和羌人聯合作亂就非常麻煩。然後虞詡出個主意,把涼州官員子弟徵召入京封爵當人質,這樣當地官員可以安分守已保衛地方了。虞詡的意見被朝庭採納你住了涼州,但得罪了大將軍鄧騭被貶為朝哥縣長。於是開始了他傳奇般軍事生涯。朝哥境內有數千叛匪作亂多年幾次剿匪都沒成功。虞詡上任尹使讓手下人徵召壯士,以搶劫者為上,傷人盜竊次之,不裡家業的下等。共得一百多人。虞詡設宴招待他們赦免以前罪過讓他們打入叛軍內部。誘使他們搶劫伏殺幾百人。讓裁縫在給叛匪做衣服時,把紅線服在衣服中作標記,叛匪出入上街的都被官軍捉住,叛匪非常驚駭認為神明在幫助官府不久潰散\。虞詡因此任懷縣令。公元115年(元初二年,.任尚為中郎將駐防三輔地區。當時羌人為騎兵來’去如風,朝庭20萬大軍幾次圍剿沒有成功。虞詡見議把郡兵復員交一部分錢買馬可集一萬多騎兵。這樣以騎兵對騎兵才有勝算。虞詡的意見被朝庭採納很快擊敗羌兵。同年羌人入侵武都郡,鄧太后聽說虞詡有將帥韜略任命他為武都太守。數千羌兵睹在陳倉攔劫。虞詡得報後立即下令停止前進並宣稱已經去求援軍,等救軍一到再動身。羌人聽到消息分兵到周圍各縣搶劫。虞詡立刻下令日夜兼程一百多里,每次紮營他命令士兵挖兩灶,下次翻倍。羌兵以為援兵趕到不敢追擊。有人問他齊人孫臏用減灶計,而您用增灶數量,兵法說每日行軍三十里好保持體力防意外,如今日行近二百里是什麼原因?虞詡說敵強我弱走慢了容易被追上,走快了敵方不知我軍底細。敵人見我軍灶日增以為援軍到了。孫臏示弱,我示強形勢不一樣的原因。虞詡到了武都郡得了不足三千兵。很快羌兵一萬多人包圍城市,虞詡讓守城的士兵用弱弓射敵,於是羌兵集團猛攻。虞詡命令強弩每二十張集中射一個羌兵,羌兵死傷慘重虞詡派兵掩殺。第二天虞詡命士兵從東門出發北門進入,每次換不同顏色的衣服。羌人不知城中漢軍虛實非常害怕。虞詡悄悄派兵在河道淺水處設伏,守住羌兵歸路。羌兵果然逃走伏兵乘擊掩殺,羌兵從此潰敗。然後虞詡召募流民屯田,興修水利,虞詡到任時當地谷每石千錢,鹽八千錢,民戶一萬三千戶。三年以後谷每石八十錢,鹽四百錢,民戶增至四萬戶,家家存穀人人富足從此武都郡大治。虞詡後來入京任司隸校尉,尚書僕射和尚書令清正嚴明,嚴於執法九次被貶,三次受刑獄之災,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不曾改變。虞詡的清正廉明不畏權貴的高尚品格還有他酣暢淋漓的高超軍事指揮藝術同樣受後人稱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