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紀元時代的新存在主義宇宙觀

亂紀元時代的新存在主義

亂紀元時代的存在是與以往不同的存在,亂紀元時代的存在方式是與以往不同的存在方式。亂紀元時代來臨了,於是就產生了亂紀元時代的存在主義,它與以往的存在主義截然不同,它是全新的從不為人所知的存在主義。

虛無之海

亂紀元的虛無之海已經飄在那裡2^17592186044416紀了,也就是明天才會誕生。


它在不停變化,也從沒有改變。它的永恆就是剎那,它只存在於那個虛點,而那個虛點卻無處不在。


它超越時間空間和一切維度,它超越所有的因果、相關與概念。它存在的方式就是不存在,而它不存在的結果與原因就是存在。


更準確的說,它就在存在與不存在之間,雖然存在與不存在之間並不存在。

存在的生滅

一個孤立的存在是不可能產生,也不可能存在的。就像那一個剛剛產生的孤立的存在,像一隻小兔子一樣楚楚可憐,因為除了它,沒有任何的其它存在來感知它的存在和改變。


它慢慢的彌散於虛無之海,化入虛無之海之中,直到完全淹沒。對了,它從沒有出現與存在過,這段文字也從不存在。

直到這樣的情形發生,那是一對存在同時出現。他們擁有相似又相反的性質,就好像正反物質,就好像正義與邪惡,生存與死亡。


他們能互相感知,互相作用,既有

天生的走到一起迴歸本源的吸引,又有天然的對重歸於虛無之海的排斥


當他們相互分離時,他們就是存在,當他們結合時,他們歸於虛無之海。存在就是如此的生滅。

這樣的一對因為分離而產生的存在,就是自我與非我。當然,哪個是自我,哪個是非我,無從分別,隨時調換。

亂紀元時代的新存在主義宇宙觀


存在因互相感知而關聯

自我與非我的創生與存在依賴於對方的感知,他們感知著對方,也以同樣的方式同時被對方所感知。存在具有感知性並同時具有被感知性。


感知與被感知是同時以同樣的方式發生的,感知就是被感知。無論何時,無論何地,超越時空與因果,存在因互相感知而互相關聯。

感知會有變化,感知的變化構造出了空間和時間。

新存在主義宇宙觀

隨機的,虛無之海也會同時創生多餘兩個存在,不過那樣的複雜的三體存在,大多數都很不穩定,不久就重歸於虛無之海。

當存在已經具有了普遍性之後,新出現的存在和原有存在產生了新的複雜感知和關聯,從而演化出宇宙萬物。

當然,也有些新存在們只和彼此感知,而對其他的一群存在毫無感知,於是,新的宇宙就產生了。

貝克萊曾經說,存在就是被感知,但他只說對了前半句。被感知並不依賴於某種自以為是的生物或者上帝或其他神,而只是自然發生於存在創生時關聯的其它一個或多個存在。

這樣創生的存在可以是任何東西,可以是弦,膜、夸克和任何基本粒子,也可以是一個世界,一個宇宙。


共通的時空屬性等概念僅僅存在於能夠互相感知的不同存在之間,他們處於同一個宇宙。而不同的宇宙間的不同屬性的存在之間因其互相不感知,因此互相不關聯不存在,也就沒有共同的屬性去進行比較。

宇宙外面是什麼?宇宙外面有沒有其他宇宙?我們所有可互相感知的存在共同構成了我們的宇宙,而在這個宇宙的所有的存在的共同感知之外,什麼也感知不到,也就什麼也不存在。


如果我們感知到了我們的宇宙外的某些東西,那他就是屬於我們這個宇宙而並非在我們的宇宙之外。

這個感知的能力和某種生物的能力無關、與他們的科學水平無關,與宗教也無關,也無關任何其他信仰和概念。


所有的存在,都只存在於我們的這個可互相感知的宇宙,這就是存在的有限性

假設有一天,因為某種生物或其他的自然原因,我們這個宇宙的基本規則與常量發生了改變,那就會改變我們這個宇宙中的所有存在的感知範圍。


如果這種改變使得我們的宇宙感知到了一些新的存在,那就是我們這個宇宙變大了,就好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如果這種改變使得這個宇宙舊的可互相感知的某些東西消失了,那就是我們這個宇宙分裂了出去一塊,那一塊變得不存在了,就好像亞特蘭蒂斯的消失。


小結一下,存在具有四大根本特性:存在有生滅性,存在具有感知性,存在具有關聯性,存在具有有限性。


而我們的宇宙,就是我們這個宇宙中所有的存在感知的總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