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并不是不努力的借口

天赋并不是不努力的借口

我近日精读了一本较为热门的励志书籍,名为《刻意练习》作者是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起初,我并没有特别感兴趣,因为这个书名的缘故,不自觉的将它打入成功学的并无多大营养的这类书籍,而我是基本不看这类书籍的。然而真正让我引起兴趣的这本书的引言,“天才真的存在吗?”

作者通过莫扎特学习钢琴的例子,分析出“天才”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实际上是在他父亲的指导下,经过大量刻苦的练习才获得的。同样,2014年日本心里雪茄榊原彩子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长期训练,最终培养出完美音高的例子。向人们揭示一个观点: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的确,任何杰出人物,都是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吗,才练就了杰出的能力,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而“天赋”或者说“基因差异”的作用其实比人们想象的有限,他们的作用也许只能让有“天赋”更早一步学会专注练习,仅此而已!而真正决定未来的成就的,依然是练习,这是决定某人在特定领域最终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

那何为刻意练习呢?

简单的来说就是创建心里表征,完善对事物的理解、记忆的过程。它具有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

二、是是专注,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

三、是反馈,不论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四、还需要走出舒适区,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那便永远无法进步;

既然心里表征如此重要,那什么才是心里表征呢?简单的说,是一种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其他失误相对应的心里结构、或具体或抽象!之所以心里表征对于刻意练习非常重要,因为它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好处:

一、有助于找出规律,预测未来!

以足球运动为例,球场上,优秀的球员几乎一瞬间能感知那些球员的移动机互动最为重要,从而能围绕“应该向球场那个方位奔跑,什么时候传球以及传球给谁”等问题作出最好的决策。

二、有助于解释信息

心理表征有助于理解和解读信息,把它保存在记忆之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对于一则关于足球比赛的新闻故事,决定某个人理解程度的关键因素并不是阅读或者语言能力,而是对这项运动有多了解。

有助于组织信息,吸收和考虑更多的信息

如果一个人耳朵痛和眼睛痛,一般的医生只会针对耳朵或眼睛单独治疗,而专科医生被想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找出问题的根源。

三、有助于制订计划

杰出人物运用心理表征来提高技能水平,监测并评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必要时调整心理表征,使之更加有效。

四、有助于高效学习

学生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多敏锐地察觉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对学习的心理表征多么有效。

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反过来磨炼技能。

于是,既然刻意练习有那么多好处,怎么才能运用刻意练习呢?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少数一些人才能在特定的领域中获得成功,只有那些逻辑思维清晰和擅长数学的人才能进入数学领域;只有那些有运动细胞的人才能进入体育领域。这种想法,使得人们以此为借口,不去追求他们原本可能真正喜欢做、也许还很擅长的事情。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远没有到需要拼天赋的时候,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种正确的方法。那该如何做呢?

首先是找一位好的导师。

导师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监测和纠正你自己的表现。

好的导师应当在行业或领域之中有所成就,好的导师应当在他所在的行业或领域的教育中具有一些技能和经验。

其次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

如果你在走神,或者很放松,甚至只为了好玩,你不可能会有进步。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因此,制定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的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

如果没有导师怎么办?

也许在你有兴趣提高自己水平的那些领域之中你没有发现杰出人物,或者至少没有导师,不论什么原因,如果你遵循刻意练习的基本原则去练习,依然可以进步。

可以努力去做一些你无法做到的事情,去完成一些处在舒适区以外的任务,一而再再而三地练习,着重关注到底怎样可以做好它,在哪些方面还有缺陷,以及可以怎样进步。

或者反复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集于在那些方面取得进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最终找到合适的方法。

我们可以用三个F 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Focus(专注)、Feedbac(反馈)、Fix it(修正)

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

我们只有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然后再去复制,再失败,再思考,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第三要跨越停滞阶段,以新的方式挑战自己。

几乎任何一个领域的人们不再进步的主要原因都是:经过前期的快速进步后,渐渐地进步停滞了,人们自然以为自己遇到了某种无情的限制,因此停步不前,最后就让自己停滞在那一水平。

对每一个遇到停滞阶段的人来说,要越过这个阶段,最好的办法是以新的方式挑战你的大脑或身体,在不同类型的训练之间切换,以便可以持续不断地以不同方式挑战自己。

第四要攻克特定的弱点

当发现自己再难以提高时,可能只是那项技能中的其中一两个组成部分在妨碍自己,而不是被所有组成部分都在绊住了,问题是,到底是哪些呢?

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停滞不前,犯了什么错?什么时候犯的?逼着自己走出舒适区,看看是什么拉住了你前进的道路,然后设计一种练习方法,专门来改进那个特定的弱点。

最后要保持动机

着手做并不难,难的是长久的坚持。新年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列了新年计划,确定是想让自己的身材更好一些,或者想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因此,开始行动起来了。当成功减肥10 斤,或者能弹奏一首曲子时,那感觉真的很好。然而,过了一段时间,现实打击了你,你很难找到时间去锻炼或者练习了,或者遇到了平台期,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进步,因此你开始缺课,进而你没有你想象的那样飞速进步。那不再是件有趣的事情了,你原本信誓旦旦 想达到目标的决心开始衰退,到最后,你完全停了下来,不再重新开始了。

这种现象称为“新年决心效应”,这正是健身房在 1 月份时人满为患,到 7 月份时只剩一半人的原因。

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的方法:

1. 留出固定的时间来练习,不受其它义务和分心事情的干扰;

2. 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

3. 将练习课的时间限制在 1 小时左右;

4. 增强继续前行的倾向。

一旦你练习了一段时间,并且看到了结果,这种技能本身就可以成为你动机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实现某个目标,要么是因为你的水平已经倒退了,要么是因为你陷入了停滞阶段。此时,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和你自己达成一个协议,尽自己的努力回归到之前的状态或者跨越停滞阶段,然后再放弃,到那个时候,也许你就不会放弃了!

所以,很多时候所谓的没天赋只是我们找不到好的方法的接口,亦或是不愿走出舒适区的慵懒,相信自己,相信正确的方法,相信坚持,必定会有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