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市监局破解茄子染色谜团

点击蓝字

本报讯日前,浙江宁波镇海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市民投诉举报称,镇海区的镇海西门菜场和南街菜场有商户出售的茄子经水泡后,导致清水变色,怀疑茄子被紫色类色素浸泡过。于是,镇海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了第三方检测公司,对西门菜场和南街菜场的共3个摊位的茄子进行抽检。

检测人员将茄子按照外表颜色分为紫茄子和黑茄子两类,切成小段后静至浸泡在纯净水中。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检测人员发现其中一个烧杯中浸泡的茄段有细微色素渗出。而实验过程中,所取的三个黑茄子样品,经净化完全后的待测液均为无色。

宁波镇海市监局破解茄子染色谜团

静置在纯净水中待检测的茄子

为鉴别茄子析出色素是天然色素还是人工合成色素,检测人员通过提取,沉淀蛋白质,用聚酰胺粉吸附所有色素,经过四次不同酸性环境下的洗涤,将天然色素全部去除等方式制备出了待测液,发现只有花青素。

“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茄子在清洗的时候掉色,实际上是由于茄子含有花青素,在采收、运输、清洗的过程中,一旦茄子细胞壁受到破坏,花青素就会渗出来,溶解率又和色素在茄子身上的附着力、浸泡的温度、溶液的状况都有关,所以清洗的水里面也就显现出颜色了。”检测人员解释道。

宁波镇海市监局破解茄子染色谜团

宁波镇海区检测人员对茄子的色素进行检测

同时,为了验证茄子染色的可能性,检测人员还用胭脂红的色素为茄子表面着色,但都以失败告终。“人工合成着色剂没有单独的紫色系,紫色一般为红色系和蓝色系调制而成。而且,茄子表面比较光滑,要添加色素是比较困难的。”检测人员说。

得到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后,镇海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将结果反馈给投诉举报的市民,并向其耐心地解释说明了茄子掉色的原因。“要把紫色茄子染成黑茄子没有任何意义,不能提升零售单价,反而需要增加成本。即使表面勉强上色了,内部也很难上色,内外色差太大容易辨别,一经发现,通过执法抽检以后将被重罚,违法成本过高,对经营者来说违法风险太大,反而容易得不偿失。所以,从理论上和现实操作上来看,茄子染色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存在。”镇海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避免更多的市民因茄子清洗掉色而产生恐慌,镇海区市场监管局提醒群众,新鲜的茄子比较饱满,且颜色明亮,如果蒸煮后发现掉色,极大可能是茄子本身的色素被加热出来,只要切开后里面的颜色没变、味道也没变就可以放心食用。

(高佩静)

关注中国食品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