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大同,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它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在这方热土上奋战过无数的仁人志士,流传着英雄们的光辉事迹,他们值得后人永远怀念。大同市博物馆在“总分馆制”发展模式下,建设了这处具有补白性质的红色专题博物馆,把大同这段弥足珍贵的红色历史讲清楚、讲明白。

大同红色记忆馆基本陈列为“红色记忆——大同现代革命历史文物展”。该展览一经推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截至目前,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2019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推介项目,获评山西省首届(2019年度)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评选推介活动精品奖,被中共大同市委组织部列为“大同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在这期的同博与你“宅”一起系列栏目中,我们将透过红色文物,带您走进大同红色记忆馆,一起了解大同的红色历史。

下图中两件粗如树干的物品,就是当时广泛用于民兵游击队的榆木炮。它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将长约两米的榆树主干剥皮,掏出宽10公分、长近1米的洞,然后将铁皮卷成桶状,内衬于洞内做炮筒,再在腰部钻一个引火的小眼,使用时将火药、铁砂或者石子从炮口装进去,在引火眼上装上火绳,炮口瞄准目标后,点燃火绳,随着一声巨响,膛中的材料就会在火药燃烧的推力下发射出去。榆木炮虽然不能直接炸死敌人,但也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故而成为民兵打游击的有力武器之一。

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榆木炮

据史料记载,1926年7月9日,北伐战争正式打响,国共两党合作北伐,最终取得胜利。国共两党于1928年和1929年分别制作了两种版本的“北伐成功纪念章”颁发给将士。两版图案设计完全一致,只是1928年的背面铸有阴文“中华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的字样和编号,而1929年版则没有。下图中的这枚纪念章见证了北伐将士在战场上的激荡岁月,同时也承载着在土地革命期间大同人民积极支援革命活动的那段光荣历史。

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第一次国共革命时期北伐成功纪念章 直径4厘米 通长4.43 厘米

下图是一件我馆馆藏的在抗战时期大同根据地普通老百姓家中收纳筷子的筷盒,盒身上醒目地写有“抗日必胜”四个大字。这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真实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共同心声和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抗日必胜”瓷筷盒

下图中您看到的是为了纪念国共两党形成第二次合作而定制的一件纸质茶叶桶,筒身醒目地写有“国共合作 抗战到底”八个大字。卢沟桥事变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下,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抗战正式开始,抗日热潮滚滚涌动,势不可挡。这件茶叶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表达了群众的民族情、抗战心。

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茶叶桶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对敌后根据地进行大规模进攻,根据地经济遭遇空前的困难。为加强经济建设,党领导雁北根据地军民进行大生产运动,实行减租减息,稳定边区金融货币,群众积极支援革命,粉碎了敌人的猖狂进攻。下图中的展品有当时在根据地进行政治建设时出版的各种书籍、布告、票据和入党誓词;有边区政府发行的小米粮票;以及大生产运动中使用的竹篮子、秤砣等生产生活用具。

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抗日战争时期的印刷品

每年春秋两季,雁北日伪军会对雁北地区党政军驻地所在的灵丘县进行重点“扫荡”。灵丘根据地民兵结合游击战,在敌必经的交通要道大摆地雷阵,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在当地传为美谈。下图照片中您看到的是灵丘老百姓自制的各式瓷雷。

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第七展厅陈展的各式瓷雷

下图是当时日军发布的劝降布告。面对实力强大的日军,根据地军民团结一致,最终使得日军的“囚笼政策”破产,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他们的布告最终也成为了博物馆的藏品,他们以蛇吞象的狂妄野心也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墙上。

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日军《告八路军诸位战友》劝降传单

日军为了推行其“以战养战”的政策,在大同强行掠夺煤炭资源,强占大同煤矿,奴役来自全国各地的矿工开采煤炭,以支撑其庞大的军需。8年间,日军掠夺大同煤炭资源1400万吨,近6万矿工被奴役致死,制造了世界反法西斯史上臭名昭著的煤矿万人坑。下图中的这几件展品是当时矿工们在井下开采作业时使用的煤油灯,背煤时的垫肩、绑带等生产工具和毡帽、饭票等生活用品。矿工在日本宪兵队、矿警队、密探队的监视下在井下超负荷工作,每天劳动时长至少在12-16小时,每一件物品都背负了矿工们的血与泪。煤矿万人坑和这些文物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

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矿工井下开采作业时使用的工具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大同地区军民开展经济建设,巩固解放区政权,保证了人民解放事业的顺利发展。为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大同各县相继开展土改运动,极大地调动起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此外,解放区各银行开展调整工作,流通的货币发生变化,对解放事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照片中的这些展品有的是我党发布的土地政策文件,有的是关于在大同地区推进土改工作的指示,还有土改时使用的印台、印章等。这些文物很好地证明了党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史实。

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土改使用的印台、印章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带领广大群众赢得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在此期间,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畏牺牲,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红色记忆馆内特设第十展厅、第十一展厅,分别缅怀牺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先烈。

同博与你“宅”一起|红色文物

红色记忆馆第十展厅

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真实的图片记录着大同的红色革命史,见证了大同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的革命先烈用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筑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每一次前行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走得再远,走得再辉煌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红色记忆永不忘,革命精神代代传!先辈们的革命理想、优良传统、时代精神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这也是我们开设这座红色记忆馆的初衷和意义。感谢您的收听!


文字、配音:王茗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