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你真的認識嗎(非典篇)

鍾南山院士,你真的認識嗎(非典篇)

鍾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廈門人,生於南京。

出身醫學世家,呼吸病學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會長。

僑眷,其父親鍾世蕃,原中山醫科大學一級教授。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並留校任教。1970年到廣州醫學院進修。1979年4月到英國進修。1981年8月回國。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分會理事。同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並獲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1993年受到廣東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同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0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獲政府通令嘉獎,1992年獲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稱號。鍾南山於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與衛生工程學部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著名呼吸內科專家。1998年6月起任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2003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5月榮獲“中國醫學基金會華源醫德風範獎”;。2005年4月13日當選中華醫學會第23屆會長,他是新中國成立後中華醫學會七任會長中的第二位學者,此前多年,中華醫學會會長一直由各任衛生部部長兼任。1997年當選為中共十五大代表。連任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3年,作為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在SARS(中國大陸地區民間通稱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時期,鍾南山不但始終在醫療最前線救死扶傷,還積極奔赴各疫區指導開展醫療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之間的密切合作,因功勳卓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時被廣東省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稱號。

  1981年回國。歷任廣州醫學院院長,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呼吸內科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總理事,中華醫學會呼吸學會副主任委員。曾受聘為國際胸科學會特別會員、國際胸科學會亞太分會理事、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及劍橋國際學會會員,並作為中國的唯一代表參加“全球哮喘防治方略“”的制定。

  現任中華醫學會會長、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醫學院院長、廣州市科協主席、廣東省科協副主席等職。主要從事高氧/低氧與肺循環關係研究。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先後擔任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吸菸與健康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學會特別會員,亞太地區執委會理事。他是近十幾年來推動我國呼吸疾病科研與臨床醫療走向世界前列的傑出領頭人之一。

  鍾南山主持過多項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國家攻關課題、衛生部及省科委重點課題,有13項成果獲得了衛生部、國家教委、廣東省科委及廣州市科委的獎勵。其中,製作的GD微型最高呼氣流速儀獲1980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轉基因因子研究》獲1982年廣州市科技成果一等獎;《哮喘及氣道高反應性》獲1994年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他從自己獲得的廣州市科技進步金鼎獎的獎金中拿出一半(5萬元),用來獎勵在科研中取得成績的年輕人。

2003非典型肺炎

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把鍾南山推到了一場大戰的最前線。

  2003年1月21日,鍾南山接到省衛生廳的通知,前往中山市兩家醫院調查一種“怪病”。

鍾南山院士,你真的認識嗎(非典篇)

  就在一個月前,他所在的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收了一位從河源市送來的奇怪的肺炎病人:持續高熱、乾咳,肺部經X光透視呈現“白肺”(即雙肺部炎症呈瀰漫性滲出,陰影占據了整個肺部)。然而,使用各種抗生素卻毫不見效。兩天後,從河源傳來消息:當地醫院救治過該病人的8名醫務人員均感染髮病,症狀與病人相同。

  鍾南山震驚了!廣博的醫學知識與多年的行醫經驗告訴他,這是一例非常值得關注的特殊傳染病。他馬上指示將情況報告給廣州市越秀區防疫站,同時要求做好一定的防護隔離工作。  接著,中山市也報告出現了類似“怪病“與醫務人員被感染的情況。看來情況是越來越嚴重了,當務之急應該弄清這種病的癥結所在,找到預防與治療方法。

  在中山市的幾天裡,專家小組夜以繼日地工作。調查情況印證了鍾南山的預感:這是一種人類歷史上從未見過的傳染病,臨床表現與典型肺炎不同,呈非典型肺炎症候。病人主要表現為高熱、乾咳、呼吸困難等肺炎症狀,如搶救不及時,病人容易死於呼吸衰竭或多臟器衰竭。疾病的傳播途徑仍不十分清楚,初步考慮為近距離飛沫傳播或密切接觸。結合廣醫附一院接收病人的治療情況,很快,專家小組便將一份涉及該病診斷、治療、預防的《關於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的調查報告》送達廣東省衛生廳。衛生廳馬上部署相應工作,鍾南山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

戰鬥集體的靈魂 病人心中的支柱

  記者在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採訪時,許多醫務人員向記者說道:“誰都有個家,鍾院士心中有個‘大家’。”

  鍾南山心中的“大家”有兩層意思:一是國家、社會;二是他所在的戰鬥集體。

  早期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病情重、傳染性強。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初始階段,由於醫護人員與病人“密切接觸”,往往是搶救一個人,放倒兩三個醫務人員。廣醫附一院有20多位醫務人員感染得病,同時該院還收治了許多兄弟醫院的醫務人員。鍾南山那顆心哪,時常揪得疼。“這個時候不能再讓醫務人員倒下。倒下的要讓他們儘快康復。”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多晚,他必定要到病房走幾趟,除了看病人外,還要了解每一位同事的身體狀況,檢查每個醫護人員的隔離措施是否到位。

  ICU的護士們說:“沒有誰比得上鍾院士更細心周到了。看見我們口罩戴得不規範,他馬上走上前‘糾正錯誤’。”對患病醫務人員,他每天都要送上問候,即使出差在外,也不忘打電話問候患病醫生的病情。ICU病房醫生鄭則廣感染得病,情緒不太穩定,鍾南山在外開會得知後,立即用手機發來信息:“感覺怎麼樣?不要灰心,我們都在支持你!”醫生何為群因搶救病人感染住院,時常處於暈眩狀態。那天,鍾南山在巡視病房後,突然走到病床邊向她祝賀:生日快樂!原來,鍾院士記得今天是她的生日。一時間,小何感動得熱淚盈眶……

  作為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鍾南山還要經常到兄弟醫院指導救治工作。面對病人,他總是親切地詢問病情並親自檢查。“鍾院士查房時極富人情味。天冷時,他總要用手把聽診器搓熱,並從語言上給病人極大的鼓勵和安慰……”醫生護士們向記者反映:“當時社會上談虎色變,許多病人情緒低落。鍾院士是想通過細緻入微的診療為病人樹立信心。無論鍾南山出現在哪家醫院,病人都覺得快樂和放心。他一出差,病人就會著急地問:鍾院士什麼時候回來?”

鍾南山實在太忙了。他參加會診,出席講座及各種指導活動,曾經一連38小時沒合過眼!由於過度勞累,他病倒了。2月18日下午6時,鍾南山檢查完病房,看望了一位住院的同事之後,突然感到頭暈、眼花,身上發燙。

  鍾南山知道,此時此刻自己絕不能倒下。堅守在崗位上,就是病人和醫務人員的希望。鍾南山在醫院住了一晚之後,偷偷跑回家,以家為病房,進行自我治療。在相濡以沫的夫人的悉心照料下,鍾南山兩天後就退了燒;稍微休息兩天,他又活躍在病房。即使在休息的日子裡,他也沒有放下手中的研究和工作。ICU護士長譚婉媚說,“那天,我敲開鍾院士的家門,看到屋子裡坐滿了院領導。鍾院士正和他們討論救治非典工作。他把辦公室搬到了家裡!”

  這就是鍾南山——廣醫附一院這個團結戰鬥集體的靈魂,病人心目中的精神支柱。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在抗擊非典型肺炎事件中起到了主導性作用,鍾南山功不可沒!

  ——廣東省委、省政府的評價

  哲人說:“謠言止於智者。”

  節後,疫情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誇大或無中生有後,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鍾南山深知社會安定的重要性。而要保證社會的穩定,就要用事實說話,讓病人儘快康復。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是收治非典型肺炎危重病人的重點醫院,ICU病房的病人幾乎均合併有細菌感染,多數已出現多器官衰竭。據文獻報道:人體有四五個以上的器官衰竭,死亡率將在90%以上。通過死亡病例的屍檢發現,非典型肺炎病人的病理機理主要是“肺硬”,即肺組織纖維化。要治療好非典型肺炎患者,必須解決肺的纖維化問題。

  鍾南山知難而上。他成立了以肖正倫、陳榮昌、黎毅敏為骨幹的老中青呼吸病專家組成的攻關小組,配合廣東省“非典”醫療救治小組夜以繼日地查閱文獻,嚴密觀察病人的變化,細緻記錄各種可供研究的資料。試行了多少方案?誰也記不清了。終於,他們找到了突破口:當病人肺部陰影不斷增多,血氧監測有下降時,及時採用無創通氣,病人的氧氣吸入量就會增多,能較好地改善病人症狀;當病人出現高熱和肺部炎症加劇時,適當給予皮質激素,從每日80毫克至500毫克不等,能有效地減輕肺泡的非特異性炎症,阻止肺部的纖維化病變;而當病人繼發細菌感染時,必須有針對性地使用抗生素。

  實踐證明,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搶救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顯縮短了病人的治療時間。兩位雙肺滲出病灶瀰漫、生命垂危的非典型肺炎患者,經以上方法搶救,奇蹟出現了。喜訊立刻上報衛生廳,衛生廳馬上組織專家討論,修改完善以後,以《廣東省醫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工作指引》下發各地市與省直、部屬醫療單位。

  2月11日,廣東省衛生廳召開新聞發佈會,鍾南山以醫學專家的淵博學識,沉穩地告訴大家,非典型肺炎並不可怕,可防、可治、可控。他通過新聞界告誡社會不要驚慌,而要在政府和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共同抗擊病魔的挑釁。同時,衛生廳還通報了廣東衛生防疫部門已排除了禽流感、鼠疫、炭疽等病的可能性。很快,社會情緒開始趨穩。

  對此,廣東省委、省政府給予高度評價: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在抗擊非典型肺炎事件中起到了主導性作用,鍾南山功不可沒!

  “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

  ——鍾南山

  以事實為依據 探索中國經驗

  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關鍵時刻,鍾南山臨危不亂,顯示出科學家的嚴謹治學態度與高度責任感。

  撫今追昔,他忘不了一生追求醫學科學的父親的臨終告誡,忘不了在廣州華師附中讀書時接受的人生觀教育,忘不了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皇家醫院和倫敦大學摘取6項科研成果、為國爭光的那份自豪,更忘不了他立志行醫時發出的為全人類健康而奮鬥的誓言。

  作為一位德高望重的醫生,一位嚴謹認真的學者,他救死扶傷的仁厚品性,也體現在追求科學真理時的執拗不屈上。

  2月18日,北京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來消息,在廣東送去的兩例死亡病例肺組織標本切片中,發現了典型的衣原體。當天下午,廣東省衛生廳召開緊急會議,對這一報告進行討論。輪到鍾南山發言了,他沉默良久,搖搖頭。大量的事實表明,臨床症候與治療用藥均不支持這個結論。他不同意典型衣原體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觀點,認為典型的衣原體可能是致死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致病原因。在他有理有據的論證下,會議最後採納了鍾南山的意見。

  會後,有朋友悄悄問他:“你就不怕判斷失誤嗎?有一點點不妥,都會影響院士的聲譽。”鍾南山平靜地說:“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王智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廣東抗擊非典型肺炎能取得階段性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鍾南山在醫療技術方面的獨到正確的見解。他的醫療觀點為廣東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決策論據。

  4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小組一行7人在廣州迎賓館聽取廣東專家的情況彙報。剛從日本參加完學術會議並在香港作關於非典型肺炎治療講座的鐘南山,代表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進行了40分鐘的彙報。鍾南山侃侃而談,旁徵博引,有理有據,實事求是。這位中國院士的發言,令世界衛生組織專家連連稱道!他們認為,世界衛生組織希望得到的治療非典型肺炎的經驗在廣東找到了。這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廣東非典型肺炎的治癒出院人數已佔總報告病例數的86.3%,死亡率僅3.5%,是世界範圍內對非典型肺炎治療成績最好的地區之一。鍾南山告訴記者,廣東防治非典型肺炎主要有三點經驗:一是重視流行病學、病原學、臨床醫學的信息交流,最早提出了非典型肺炎的傳染性與家庭、醫院聚集性兩大特徵;二是總結出四項有效的臨床治療經驗:中西醫結合治療、按需適當的大劑量皮質激素、無創通氣與重視繼發感染;三是及時將危重非典型肺炎患者集中到專科醫院,從而減少傳染機會,並增強了搶救成功率。

  這些經驗,是鍾南山領導的治療小組全體專家的智慧結晶,是廣東醫務工作者努力探索的結果,也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由於非典型肺炎首先在廣東發現,而且中國病例最多,有研究的充足資料和基礎,他特別希望解決方案最後能由華人提出。

  ——鍾南山的心願

  科學需要博大胸懷 呼籲國際大力協作

  鍾南山的人生字典裡似乎沒有“停頓”二字。非典型肺炎疫病使這麼多同胞倒下,他痛心疾首;而科學家對於未知領域的求索精神又讓他激情滿懷。長期養成的執拗性格促使他勇往直前,不斷取得的研究成果堅定了他必勝的信心。鍾南山並不滿足於臨床治療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他還要進一步探尋非典型肺炎的病因。

  2月中旬,在鍾南山的倡議下,廣州市科技局、廣州市呼吸研究所、廣醫附一院、廣州胸科醫院、廣州兒童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廣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共同協作的“廣州市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學、病原學及臨床診治課題”聯合攻關項目正式啟動。4月12日,好消息傳出:從廣東非典型肺炎病人氣管分泌物分離出2株新型冠狀病毒,顯示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極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因。4月16日,這一結果得到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確認。

  此時此刻,鍾南山顯得非常冷靜。他指出,非典型肺炎是一種非常新的疾病,人類要完全攻克它尚需時日。下一步,除了要進一步確認全球發生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是否全屬於冠狀病毒的同一亞型外,還要找到能殺滅病原體的藥品,研究出預防的疫苗,探尋出其感染源等等。這就需要更多地區、更大範圍的合作。科學需要博大的胸懷。他說,科學無國界,國際大協作不可缺少。他也真誠表示,由於非典型肺炎首先在廣東發現,而且中國病例最多,有研究的充足資料和基礎,他特別希望解決方案最後能由華人提出。

  人們相信,通過國際大合作,人類一定能攻克非典型肺炎。但歷史不會忘記為防治非典無私無畏、勇於奉獻的醫務人員,也不會忘記鍾南山——這位中國醫療界的傑出代表,站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學家。(完)


鍾南山院士,你真的認識嗎(非典篇)

致敬鍾南山院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