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活》:生下來就要活下去

他們覺得,當樓群的燈光都亮起來,同時天還沒有完全黑的那一剎那,是成都最美的時刻。《大生活》在成都播出以後,黃力加聽說,很多成都的觀眾都會順著劇情發展去找故事發生的場所。他覺得很高興,很安慰。

5月,一部名為《大生活》的電視劇在各電視臺悄然熱播。雖然不是以地震為題材,但這部以成都為背景的電視劇,通過一個社會底層小人物笑中帶淚的人生遭遇,真切表達了巴蜀百姓達觀、堅韌的生活態度,正是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他們頑強的生命精神,正如劇中臺詞所說:“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


《大生活》:生下來就要活下去


棄用“川普”

《大生活》是已故成都作家喬瑜10年前的小說,問世之初便引起轟動,其中濃郁的成都地方氣息和對市井百態入木三分的刻畫,令人叫絕。3年前,導演黃力加經人推薦讀到這本小說,雖然手頭正拍著戲,但還是連續熬了幾個通宵一氣讀完。之後便下定決心,要把它拍成電視劇。他連夜寫出自己的改編想法,其中最關鍵的一條,是要在電視劇中保持原著中那種原汁原味的四川特色。在這個基礎上,再對故事走向和結局設置稍作修改。

電視劇在很大程度上是臺詞的藝術,要有四川特色,四川話不能迴避。風格樣式確立以後,黃力加一下子想到張國立,覺得這部戲的男主角柳東非他莫屬。他們之前合作過《親兄熱弟》,黃力加了解,這個一而再、再而三微服私訪的“康熙皇帝”,其實演平頭百姓也是拿手好戲。更何況張國立曾經在成都生活過很長時間,能說一口很地道的成都話。由他來演土生土長的成都人柳東,真是再合適不過。

黃力加聯繫張國立,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兩人一拍即合。張國立的到來,不僅使電視劇《大生活》有了靈魂人物,而且他和黃力加一起,確定了《大生活》最終的語言風格。《大生活》一定要用四川話,這是共識,但是怎麼用、用多少,大家並不清楚。以前的通常做法是,讓劇中人說一口“四川普通話”(川普),這樣既不影響全國放映,同時能清楚標明“四川製造”。這一次,黃力加和張國立覺得,這種既非普通話又非四川話的“川普”,實在有點不倫不類,還不如用標準的普通話,只有在必須要用四川話才能傳達出獨特韻味的地方,才用標準的四川話。像“擺龍門陣”“安逸”“火巴耳朵”這類臺詞,那種語言中的詼諧和對事物的形象表達,黃力加形容“不用四川話不足以平民憤”。

因為這樣的語言風格,劇組啟用了很多四川本地人作為《大生活》的階段性的演員。黃小蕾也是沾了臺詞的光,來劇組客串了三天戲。她和張國立曾在《鐵齒銅牙紀曉嵐3》中合作過,得知《大生活》劇組在成都拍戲,便主動請纓,理由相當“充分”:“作為四川人竟然從來沒在成都拍過戲!”

黃小蕾的角色本來是一個胖胖的賣水果的姑娘,年齡也偏大,為了適合她來演,稍微做了些調整,結果成了“水果西施”。雖然只有3天戲,但幾乎全是和張國立的對手戲,而且臺詞量極大。黃小蕾說:“跟相聲的貫口似的,和《報菜名》特別像。裡面的臺詞挺經典的。”“水果西施”的臺詞,要在四川話和普通話之間不停地換來換去。拍完一看,如果不是黃小蕾,別人恐怕還真拿不下來。《大生活》率先在成都播出以後,只有幾集戲份的“水果西施”很受大家歡迎。黃小蕾樂滋滋地跟著大家到處做宣傳,相當樂此不疲,她笑著說:“搞得好像自己有多少戲似的。”


《大生活》:生下來就要活下去


不要放大人生中的不快樂

和黃小蕾一樣,張紫雲的扮演者韓雨芹也是通過毛遂自薦,才得到這個角色的。韓雨芹是國立常升公司的演員,看完原著,特別想演張紫雲。可是張國立覺得韓雨芹長的太現代,不適合,因為張紫雲應該是一個長得有點土氣的小地方出去的女孩。韓雨芹不甘心,談了很多自己對這個角色的想法和感受,張國立覺得這個孩子很用心,便有意給她機會試試,“先造型看看”。

造型前,張國立建議韓雨芹找一些10年前的服裝雜誌看看。看過雜誌,韓雨芹很快找到人物的感覺:“這是一個懷揣明星夢,愣頭愣腦就來闖大都市的女孩。我看10年前的服裝雜誌,用今天的眼光,那真是很土。就像張紫雲,愛打扮,卻又打扮不明白、打扮不準確。自以為很漂亮很前衛很花枝招展了,其實卻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通過造型,韓雨芹說服了大家,得到了張紫雲這個角色。張紫雲是柳東的房客,兩人從一開始的互相敵視,到後來產生忘年戀情。小說安排的是兩人最終走到一起,可是張國立覺得,他們這一代人受傳統教育,做不出這樣的事情,於是就對結尾做了些調整,柳東最終還是回到自己的單身生活。

韓雨芹和張國立的兒子張默同年,在公司裡,張國立有時開玩笑,說就拿你當兒媳婦養。在《大生活》裡,兩人演一對歡喜冤家,一般的戲還好,但有一場戲張紫雲要扇柳東耳光,這讓韓雨芹很為難。真打吧,下不去手;假打吧,導演那兒肯定通不過。實拍的時候,左右為難的韓雨芹只好拿手掌尖在張國立的臉上掃一下。大家看了都說,你這樣還不如整個巴掌扇過去呢,手掌尖前面打得更疼。而且你打得太假了,對手演員的反應也很難真實。張國立也給她打氣,說:“沒事沒事,就往這兒打。一巴掌呼上去,一定要打到,起碼手臂要掄起來。”再拍的時候,韓雨芹橫下一條心,一巴掌扇過去,心驚膽戰地過了這一條。

韓雨芹是4年前拍電視劇《濟公》時認識張國立的。剛開始接觸,還有點害怕,不敢接近,但時間一長,就什麼都敢說了。張國立對韓雨芹的評價是,撒得太開了,完全是一個娛樂節目的主持人。在韓雨芹眼裡,張國立亦師亦友,“生活中遇到什麼為難的事,大家都願意和他說,他就會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該怎麼做,有點柳東的意思。”

有一次韓雨芹遇到一樁煩心事,和張國立聊起來,張國立勸她:“不要放大人生中不快樂的事情,你放大了,就把自己陷進去、去鑽那個牛角尖了。要多想快樂的事情。”拍攝《大生活》,韓雨芹覺得張國立在戲中融入了很多他自身的東西。比如柳東就是遇到再困難的事,也是用一種很詼諧的方式去說出來,不像別人總是念念不忘其中的痛苦或者不如意。那種豁達的心態和幽默的態度,就把困難化解了。乍看上去是傻樂,但仔細想想,耐人尋味。


《大生活》:生下來就要活下去


趙濤和“蔣一條”

《大生活》女主角洪雨的扮演者趙濤,是賈樟柯長期合作的女演員。《大生活》是她首次涉獵電視劇,她直言是被劇本吸引。

趙濤和張國立曾在上海電影節上有過一面之緣。回去以後,通過賈樟柯導演的一個朋友,張國立遞話過來,問趙濤願不願意拍一個電視劇。趙濤說,那我能不能先看一下劇本?很快,她就收到厚厚一沓的全部劇本。和黃力加一樣,趙濤也是熬了幾個通宵,手不釋卷地一口氣讀完。趙濤說:“裡面有很多成都話,像喜劇一樣,能讓人笑到流眼淚。可寫到洪雨的時候,又能讓人哭得流眼淚。我看過很多劇本,但沒有一個劇本是能讓自己這麼動情的。所以我看完立刻就通過賈導說,我可以演這個角色。”

接下這個戲以後,趙濤很激動,也很興奮。由於個人風格的原因,賈樟柯導演的電影很少強烈的戲劇衝突,對演員的要求常常是,要按住,不要演。而洪雨是一個與兩個男人都有情感糾葛的女人,情節特別複雜,趙濤覺得這次自己終於可以盡興地演一次了。

實際拍攝時,趙濤感覺到演電影和演電視劇,兩者有很多更微妙的不同:“以前在片場的時候,我會不自覺地讓自己不要去表演,更多的是心裡的東西;這次拍《大生活》,不光要有心理上的支點,還要有表情上的誇張。要用臉部的東西和肢體語言把角色的內心表現出來,這點和我之前拍電影特別不一樣。拍這個戲時,張國立常說,你要再放得開一點會更好。”

趙濤把自己當作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演員,處處帶著好奇的眼睛去觀察,用時時準備吸納的心情去學習。“進組前我就在想,我這次是來學習的。張國立老師和張嘉譯老師有很多的表演經驗,是他們這麼多年在片場磨礪出來的。我沒有這樣的經歷,但他們會毫無保留的告訴我。所以我只有抱著學習的心態去面對工作,我才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

《大生活》劇組有趙濤這樣的老革命新問題,也有蔣依依這樣的小朋友老資歷。劇中,柳東收養了蔣依依扮演的流浪女童小魚兒,倆人演繹了一段感人的父女情。在戲外,他們也儼然是一對親密無間的父女,蔣依依一口一個“柳東爸爸”,常常叫的張國立樂得合不攏嘴。

蔣依依年紀雖小,演藝經歷卻不少,她曾經和成龍合拍過廣告。在劇組,她的外號是“蔣一條”,意思是每次她的戲拍一條就能過。也有人叫她“大馬力”“馬力大”,那是說她精神頭兒足。劇組趕戲的時候,個個人困馬乏,唯有她一直精神抖擻。她還發明瞭一個和“柳東爸爸”互相“充電”的遊戲。如果有誰精神不濟,另一個人只要把兩隻手往他胳肢窩下面一插,這個人就必須像通了電似的,立刻打起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