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推進青藏高原地震監測能力提升等防震減災項目建設

央廣網拉薩4月27日消息(記者普布次仁 見習記者王宇)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26日召開的西藏防震減災工作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西藏正在推進青藏高原地震監測能力提升等防震減災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提升防震減災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據介紹,西藏位於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碰撞帶,是地中海——喜瑪拉雅地震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質構造複雜,差異運動強烈,地殼活動頻繁。西藏是開展地震基礎研究和探索地震活動規律的理想場所,西藏地震呈現出強度大、頻度高、分佈廣等特點,西藏地震監測工作對世界地球科學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西藏自治區地震局黨組書記哈輝在會上介紹,2017年,中國地震局組織召開全國第一次地震系統援藏工作會議,拉開了新時代西藏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的序幕。近年來全力推進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青藏高原地震監測能力提升等防震減災重點項目建設。其中,在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中,拉薩是全國五大重點預警區之一。以上這些項目建成後,地震觀測的覆蓋率、精準度和時效性不斷提高,將使西藏地區整體地震監測能力顯著提升。

據悉,截至目前,西藏全區共有各類應急避難場所143個,可容納37萬多人。在發揮消防救援、森林消防2支專業救援隊伍中堅力量的基礎上,重視各類專業救援隊伍建設。全區建立了近7000人的地震災情速報員隊伍,覆蓋到村和社區一級,便於第一時間瞭解震情災情。在全區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和地震應急避險演練,不斷提升地震災害應對處置能力。

西藏自治區地震局副局長尼瑪介紹,目前西藏地震臺網只有8個有人值守臺和17個無人值守臺,加強西藏的地震監測能力建設勢在必行。青藏高原地震監測能力提升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在青藏高原上建設72個臺站,在西藏7個地市建設30個臺站,2019年已經建成了4個臺站,今年將在林芝市、昌都市、那曲市、阿里地區及川藏鐵路等重點工程周邊合理佈局建設13個測震、強震同址地震臺。

據瞭解,該項目建成後,將很大程度提高西藏地震臺站的密度,使得西藏除羌塘無人區以外其它地區的地震監測能力由3.5級提升至3.0級以上,地震速報時效和精度也將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大大減少西藏地震監測薄弱區,為國內外地學界研究青藏高原地學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也將更好服務於西藏經濟社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