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月为什么说“不”?

没有将计就计和闭言接收,贾晓月勇敢的站出来对网文报道和人们的掌声说不。

贾晓月为什么说“不”?


贾晓月突然“火”起来了,火的原因,在于网络所传的她的事迹,网文反映的内容如下:

一、2月18日,她在网上看到了武汉招募志愿者的消息,立马报了名,简单收拾行装,19日风尘仆仆前往武汉。4月2日,在武汉与病毒搏斗了一个多月的贾晓月,终于完成自己的“使命”,自己买了张车票,无声无息地离开了那座英雄城市。

这说明她是一个单独的志愿者,独去独回,意志坚定。

二、由于贾晓月是以个人名义来援助武汉的,服务在一家民营医疗机构,没有享受到任何公派医疗人员的待遇,自己一个人坐车来,最后又一个人默默买张票回家。没有欢送,甚至连一句感谢都没有。

这里在说明,她虽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和付出,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物质回报与荣誉。

三、她说作为一个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是她的责任,是“她的一份心意”,回到南京后,她自行隔离了14天,然后归于平静,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这说明,她是一个纯粹的志愿者,是一个高尚的志愿者,不是一个以功自居的人,不象一些已经得到物质回报和荣誉还要争取“转正”的医护人员,坐在功劳薄上不停伸手。

四、贾晓月孤零零的去,冷冷淡淡的回,“没有欢送,甚至连一句感谢都没有。”这说明武汉是一个不知感恩的城市,有着中山狼一样的人们。

贾晓月为什么说“不”?


此文上传网络后迅速发酵,成了热门话题,原因在于每一点都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敲打着人们的良心,撕下来一些所谓逆行志愿者“皇帝的新衣”。

现在,这种勇敢的志愿者和怀着这种精神的人太少了,太过于稀缺了,以至于人们内心极度渴望这种精神和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出现。

曾经在过去,在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年代,当“把马路上拾到的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时候”,那是一个多么荣光,人人和谐相处邻里友爱互助的年代?没有层层的防盗门把人们隔离,把人心隔开。没有“我奶奶说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糖尤其是远离男人的”忠告。也没有电视连篇累牍的报道一个人在防盗护栏托住一个孩子一两个小时,一个人把一个马路上摔倒的老人送到医院把一个迷路的孩子送到家里等等就值得大肆宣扬,在过去,这一切不都是极为稀松平常的吗?不是每个人都认为做了很正常而是不作不正常的事情吗?现在连篇累牍的当做新闻来报道,真叫人感到疑惑和别扭。

当这个社会把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当做好人好事大肆宣扬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人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堕落?

这也许是这篇报道火热的原因,现在我们的社会是否太稀缺这种精神和象贾晓月这样的志愿者?

社会充斥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做了好人好事一定想要得到回报;做好人好事的时候想着怎样名利双收;没做好人好事的时候想着怎样设计剧本受到歌功颂德。

一些志愿行为已经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目的变了,一切都变了。

贾晓月为什么说“不”?


让我们在网文发酵后看看贾晓月的回应。以下为贾晓月对网络报道的回应:

“各位网友你们好,我是援鄂志愿者贾晓月。

由于这两天家里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没有及时关注网上信息,未曾料想,我的援鄂经历被热心网友放到了网上,其中一些错误的描述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

通过朋友的转发,我看到了这篇文章,我自己都懵了。——《南京一位“护士”疫情期间曾独自到武汉支援,在支援结束后返回家中,没有受到任何掌声与优待。》

虽然撰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可能出于好心,但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想对所有关心我的网友说,文章里面的许多内容存在出入。

文章里面说,“因为贾晓月是以个人名义来援助武汉的,自己一个人来,最后又一个人默默买张票回家,没有欢送,甚至连一句感谢都没有!”

我必须要解释:我是作为志愿者团队的一员前往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我关注到武汉疫情日渐严重,自己心里非常着急,感觉没办法帮上忙,就觉得很自责。当时,我刚好看到网上招募武汉抗疫志愿者的消息,就果断报名了,得知自己入选时,我也特别高兴。

2月19日,我和志愿者团队的其他队员买了到安徽省全椒县的高铁票,随后同列车长取得联系,沟通后于武汉下车,随后,开始了在武汉志愿服务工作。

贾晓月为什么说“不”?


因此,我并不是如文中所言:一个人默默前往武汉。

其次,我作为志愿者参与疫情处置工作,获得了武昌区政府给予的补助。此外,武昌区卫生健康局也为我颁发了“荣誉证书”。武汉市青山区政府还划出一片杏林,作为我们志愿者队伍武汉抗疫的永久纪念。

当我从武汉归来后,我们当地政府也进行了迎接。

因此,真实的情况远不是向文章说的那么夸张。我在武汉得到了许多帮助,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我不希望网上的一些错误信息,让他们遭受莫须有的误解和批评。

在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的阻击战中,那么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前往抗疫一线,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员。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初心都是纯粹的想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都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所谓的鲜花和掌声。

我不是什么“无名英雄”。和所有的志愿者一样,我在武汉做的事情非常普通。对我们而言,能够平安归来,其实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份经历,我将永远珍藏在内心。

(基于一个正常人的内心散发出的自然的真善美才是最质朴最动人的,编写加)

武汉已经胜利了,而我也希望回归正常的生活,

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在关注我了。我和你们一样,都是一个珍惜生活的普通人。”

贾晓月为什么说“不”?


在这篇回应文章里,我们更清楚的看清了真实的贾晓月,这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没有丝毫伪装和炒作的人,一个使志愿行动回归真本的人,一个基于良心说话的人。

这个社会急需真实,需要基于人性本质的真实,而不是刻意拔高隔离人性与精神道德的刻意吹嘘和吹捧,在人性外面套上一个厚重的壳子,然后在上面涂抹五颜六色的礼仪仁慈奉献付出大公无私。

是该避开“方方日记”式的伪善和脱离人性与基本事实的“无私奉献”,回归到志愿的本意和基于人性本能的“真善美”。

这也许是贾晓月的回应给我们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思考。

【关注老马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