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下的日本:日本百货业能否撑过这波冲击?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升温影响,日本政府继7日发布“紧急事态宣言”,宣布东京、神奈川等7个都府县进入戒备状态后,16日进一步将适用范围扩大至日本全国。除各地店家受到影响,生意惨淡外,至今受网购等新兴消费型态冲击,营业额逐年下滑的日本百货业者,也因这波疫情出现倒闭或研议合并的消息。


新冠肺炎下的日本:日本百货业能否撑过这波冲击?


宣布适用“紧急事态”的区域,地方政府虽可限制居民外出、停止学校、商店、体育馆、旅馆等设施的使用、限制举办活动。但因《新冠病毒特别措施法》对此并未规定罚则,因此即便有人违反禁令,也不会受到处罚。此外,进入“紧急事态”的都道府县,也可征用土地建物开设临时医疗设施,或者强制征收药品与口罩等医疗器材,这部分《特别措施法》则设有罚则,可不经所有权人同意迳行征收使用。


中央及地方政策不一造成业者混乱


在日本政府于7日发布紧急事态宣言前夕,东京都政府原在6日晚间宣布配合政府政策,要求百货公司等店家临时歇业,几家百货公司也于隔日依东京都政府政策宣布暂时关闭。不料此举却引来日本当局不满,7日晚间就约谈东京都4大百货业者的负责人加以谴责。而后在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与经济财政担当大臣西村康稔协调后,东京都政府于10日宣布将顺从中央政府指示,将百货业排除在这波停业名单外。部分业者心寒地表示,比起人命,政府更在乎经济问题。


尽管东京都政府已将百货业者排除在名单之外,三越伊势丹控股、松屋等百货业者及饮食业者,还是于8日宣布全面暂停营业。其中三越伊势丹控股旗下总计有33家店面暂时歇业,包括三越日本桥总店、伊势丹新宿总店等6家位于首都圈的分店,及27家小型店面。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当局本来希望百货业者能保留贩卖食品的地下街商区,但三越伊势丹控股不但暂时关闭地下街商区,就连网路商店都暂时歇业;松屋则仅有银座总店及浅草店宣布临时歇业。


大丸松坂屋百货业者方面,虽已暂时关闭大丸心斋桥店、梅田店、东京店等7个分店,但位于郊外的大丸须磨店(兵库县神户市)、松坂屋高槻店(大阪府高槻市)仍有开放食品贩卖区,仅营业时间缩短至上午10时至晚间6时。本来就未关闭食品贩卖区的高岛屋及西武百货,则是因疫情影响,相继决议缩短营业时间。


旅游管制加上疫情 业者业绩惨跌


日本小学馆旗下的《News post seven》指出,受中国当局于1月底开始管制跟团旅游,及日本政府于3月9日加强限制中国及韩国籍旅客入境影响,近期访日游客骤减。各百货3月的免税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皆惨跌,其中大丸松坂屋减少97%、高岛屋减少92%,三越伊势丹也减少90%,日本五大百货业者全都创过去新低,其中又以访日客最爱的化妆品业绩最差。


连位于都市圈的百货业者都业绩惨跌,位于都市圈外的地方百货业者更是叫苦连天,不少百货业者都在这波疫情中宣布倒闭。像是位于山形县的知名老店“大沼”,就于今年1月宣布破产,结束创业320年的历史,山形县瞬间成为日本全国唯一没有百货公司的地区。除山形县的百年老店外,福冈县、广岛县、新舄县、爱知县也于1月至3月,相继传出百货业者不堪生意低迷,宣布关店的消息。其中有部分地区的百货公司原本就受消费税及人口不多而扰,这次疫情可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导致不少业者预计在8月甚至是明年初歇业。


新冠肺炎下的日本:日本百货业能否撑过这波冲击?


部分百货业者考虑合并事宜


《News post seven》指出,日本百货业的市场规模,于泡沫经济时代的1990年代初期达到约10兆日圆的巅峰,现在因智能手机普及,许多民众开始使用亚马逊(Amazon)、乐天等网购途径购物,对实体的百货业造成冲击,尤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民众多半选择待在家中,使用电脑等网购民生用品。就算疫情结束,百货业者仍可能受民众已习惯网购的消费形式影响,难以重回过去的业绩。


为改善因新型消费型态崛起而业绩不振的窘境,日本百货业者纷纷开始开拓新的领域,像是高岛屋等百货巨头将日本桥店改装成商业设施等等,位于都市圈外的地方百货业者也转往不动产买卖及租借方向发展。


除永久歇业止损及转型开辟新路外,不少百货业者也研议走合并重编路线,《News post seven》称,其中最有可能在近期落实整合的,为松屋和东武百货店。该社指出,东武百货店的总公司“东武铁道集团”为松屋的最大股东,加上旗下部分子公司的股权,总计握有松屋约9%的股份,在政策决议上有一定份量。


此外,高岛屋与H2O控股过去曾一度协商合并,但后来为了阻止三越伊势丹控股进军大阪,双方决议在2010年放弃合并一事,而后高岛屋独立经营至今。一名专攻外资证券公司的百货顾问预测,高岛屋除有可能与H2O合并外,也有可能投向竞争对手三越伊势丹的怀抱,究竟这波疫情平息后,日本百货业版图是否会出现历史性变动,备受瞩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