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五角为啥被称为硬币中的“金币”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一共发行了四大种类的流通硬币。1991年-2000年间(梅花五角发行到2001年,2000年牡丹一元与菊花一角未正式流通发行)发行的牡丹一元,梅花五角与菊花一角,俗称“老三花币”。随着国家对其执行只收不付,“老三花”的收藏也逐渐的被重视起来,尤其对梅花五角的收藏更是达到了火热,被称为硬币中的金币。

梅花五角为啥被称为硬币中的“金币”

一、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因素

老三花币发行于上世纪90年代,老三花的发行正好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当时的市场需要,且硬币的长流通性,也象征着中国经济社会必将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下去,必将越来越繁荣。

梅花五角为啥被称为硬币中的“金币”

同时,老三花硬币发行了改革开放后,这时的我国的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人民生活慢慢富裕起来。

二、设计因素

牡丹花在我国向来有吉祥富贵之意,老三花硬币将牡丹花作为一元的背面图案,象征着中国人民在今后生活上必将富裕,富贵,吉祥。

梅花五角为啥被称为硬币中的“金币”

一角的背面主图为菊花,如果说一元与一角的设计含义都是对中国人在以后工作与生活中的美好祝愿,梅花五角上那六朵盛开的梅花,则是对过去苦的追忆与对今后香的祝愿,梅花香自苦寒来,看那六朵腊月冰雪之中盛开的寒梅。

三、群众基础因素

说起群众基础,我们现在拿老三花与长城套币做一下对比。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长城币很多中国人甚至没有见过这一套流通硬币,这就造成群众基础的薄弱;但对于流通了20多年的老三花硬币来说,群众基础则大的多。

四、材质因素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近代,铜质是流通硬币首选的金属材质。而且梅花五角作为老三花套币中唯一的铜币,自然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且后来的新三花则完全取消了全铜材质的硬币(荷花五角为钢芯镀铜),这就使得梅花五角更加受到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梅花五角为啥被称为硬币中的“金币”

五、流通损耗因素

流通硬币的首要价值体现在市场流通上,相对于纸币,硬币的坚硬,不易耗损性质,一直是各国家面对小额面值钱币的首选,这样可以为国家节约更多的造币成本。

有流通就必然存在着耗损,不管材质多么坚硬,耗损都是一直存在的。硬币的耗损直接影响着其存世量的大小,而存世量的大小,又和其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有着必然的关系,这就不难理解有人早在7、8年前就开始重视并且大量收藏梅花五角了。

六、发行量因素

流通硬币不像金属纪念币那样,有人民银行准确的发行量公布数据,流通硬币的发行量一直是各国家的机密,因为这个数量直接可以研究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梅花五角的发行量同样也是一个未知数。

梅花从91-01年,总发行量为50多亿枚,这个数字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现在最重要的是存世量还有多少,从08左右年开始,大批的收藏爱好者开始收藏梅花,在12年左右,人数达到顶峰。有梅友在一千枚五角回笼硬币挑出的131枚梅花五角铜币做了一个年代数量分析,得到的是93、94最少,其次是91和96,然后是92、99,数量最多的是97-98-2000-2001,这样就完全可以印证上边的论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