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在专业问题上向来很扯淡,在扯淡问题上向来很专业

讲真,一接到开会通知,心里真的想骂娘。

本来吧,并不痛恨开会,因为有时开会是能解决大问题的。比如,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当时比较忙,很遗憾没能参加这些会议。但历史地看,这些会议却从根本上解决了很多问题。因此,本来对会议的评价挺高的。

但是,现在一听说开会,就会条件反射地想爆粗口,可能真是修养还不够吧,真的是条件反射的那一种。

开会,在专业问题上向来很扯淡,在扯淡问题上向来很专业


▎如果感觉自己修养好、脾气好,或许没有真正遇到过“充电五分钟,哔哔俩小时”的“麦霸”领导

哎呦!悟空你也真调皮呀,我叫你不要乱扔东西啊,乱扔东西是不对的,哎呀我话还没说完,你怎么把棍子也给扔掉了,月光宝盒是宝物,乱扔他会污染环境,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

悟空是什么反应?“咣当”,棍子掉在地上,手抠住脑袋,真像把他的舌头扯出来,一刀下去。

当你手头有一大堆工作需要落实,领导把你“圈”在会议室,对着话筒,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没完没了地表演,你不得不因此熬夜加班时,那是一种什么心情?

一次可以,两次可以,三次或可,四次、五次、N次,请问是不是想把他的舌头扯出来,一刀下去?

人嘛,多多少少都有点“好为人师”的习惯,“麦霸”更是如此。

开会时,“麦霸”的思维就像撒尿,总体上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靠谱型,撒尿就像抛物线,比较有规律,讲到高潮,就到了抛物线的顶点,之后就会逐步收尾,会议结束的时间是可以预期的,这样还可以忍受。

一类是没谱型,思维非常发散,撒尿就像心电图,总是抖来抖去,高潮迭起,会议结束时间真的难以预期,额滴神呢。

对于第二种情况,如果你没什么事,也不着急回家,就当单口相声听,也挺热闹的。如果你手里有一大堆工作,或者家里有事亟待处理,你是不是想把“麦霸”的舌头扯出来,一刀下去?

开会,在专业问题上向来很扯淡,在扯淡问题上向来很专业


关键是,一开会还不如带手机,各种空虚寂寞冷袭来。心里一直在默念,第一点终于讲完了,第二点终于讲完了,第三点终于讲完了,该讲完了啊,特么怎么还没讲完?

好吧,就当我们闲得发慌,权当听单口相声,听起来挺热闹是吧,如果让你整理录音呢?

额滴神呢,这就真考验智慧了。信不信,他哔哔俩小时,绝对够你全脱产整理一个星期的!

他天南地北地吹,你云山雾罩地听,毫无逻辑可言。卧槽,他让你整理的可是一篇文章啊。

如果,隔一段时间,他要检查你的笔记呢?你是不是需要疯狂地加班补笔记?

你敢把你现场做的笔记拿出来给他看吗?你在听讲时,或许在笔记本上画驴,或许在笔记本上即兴赋诗一首:“尼玛,长城真特么长!”这样的笔记,你敢给他看吗?

好吧,老老实实补笔记吧。

如果,他还让你写心得体会呢?你是不是一边心里骂娘,一边写一大堆言不由衷的话?

卧槽,心得体会一般是这样的:“麦霸”讲的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思想性、理论性、操作性非常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南。

如果,他在即兴发挥时,随机给你安排一大堆工作呢?执行吧,确实脱离实际挺难做的;不执行吧,你想干啥?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特别想把他的舌头扯出来,一刀下去?

所谓黑头不如红头、红头不如白头、白头不如口头!领导张张嘴,下边跑断腿。当领导当久了,很久不亲自操刀了,哪里能理解操作的难处?

开会,在专业问题上向来很扯淡,在扯淡问题上向来很专业


▎如果感觉自己修养好、脾气好,或许没有真正扮演过“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大夫”的混乱角色

《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刚刚印发,其中,纠正会多会滥的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

这是困扰基层、困扰脱贫攻坚,也是困扰各方面的老问题了。

刚开完民政的会,又要开教育的会;刚开完卫健的会,又要开医保的会;刚开完人社的会,又要开住建的会……

甚至,刚开完动员的会,又要开总结的会;刚开完平坟的会,又要开陵园的会;刚开完资源开发的会,又要开环境保护的会……

更甚至,这方面动员、那方面总结的会时间冲突,平坟的会、建陵的会时间交叉,资源开发的会、环境保护的会时间重叠……

卧槽,这真是要把人劈成八瓣啊!

天下苦“会”久矣!

开会,在专业问题上向来很扯淡,在扯淡问题上向来很专业


知道基层为什么这么多副职吗?一定意义上就是为开会而设的啊。

哪一个会都讲究参会人员的档次,都要求部门或地方领导参加,哪怕不在编的也行啊。

据研究,现在的官员与人口的比例,要比封建社会大的多,要知道现在的人口数量可是封建社会时的几倍、几十倍、几百倍啊。

当然,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自然越来越多,官员也自然越来越多。比如,封建社会也就是工部、吏部、户部等屈指可数的部门,现在是多少部门?一般人还真数不清,只知道一旦有什么问题,就说“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成了最神秘的部门。

这可真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啊!关键是,拜托你们能不能加强协调,难道就没有哪个机构能统筹一下吗?这不是想要基层的老命吗?天天把他们拴在会场,你们那些高高在上的指示,让谁去抓落实呢?

更关键的问题是,开这么多会,真的有实际意义吗?很多会只不过是应景而已。

比如说,一提到脱贫攻坚,因为中央高度重视,干不好肯定会被问责,那就重视起来吧。怎么体现重视,先开个会再说!

有了这个逻辑,很多会就成了为开会而开会的“应景会”了。在他们内心中“形式大于内容”嘛。

其中有一种会议,叫作某某片区部际联系会议,就是牵头部委召集各个有关部委,以及片区所在的各级政府、部门而开的一个会议。这种会议,每开一次,包括吃喝拉撒,预算至少在10万元以上。这10万元能干啥?如果给一个贫困村,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由于牵头部委与其他部委、片区所在各级政府没有隶属关系,统筹协调解决问题的难度很大,很多时候只能知难而退。所以,部际联系会议开起来,只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真正能解决什么问题的极少见。

但是,都在积极地筹备召开。为什么?不开个会好像就不重视了,好像就不讲政治了,能不开吗?

然而,解决问题与开会,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知道为什么一到年底,各种会议、培训如此集中吗?那是因为以前一直忙、一直拖,没有腾出手来开会、培训。

这不是问题的本质,本质是如果年度预算内的会议、培训取消了,下一年度的预算就会相应减少,这就是预算执行率的问题。

箭在弦上,会议、培训不得不搞啊。

开会,在专业问题上向来很扯淡,在扯淡问题上向来很专业


▎如果感觉自己修养好、脾气好,或许没有真正体会过“在专业问题上向来很扯淡,在扯淡问题上向来很专业”的职业生涯

机关工作,必备三种能力:办文、办会、办事的能力。

办事,自然是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这是社会发展赋予机关最核心的能力,也是最专业的、最需要高度重视的能力。然而,在不同程度上却成了最微不足道的能力。

问题就出在,需要经常开会上。能不能解决问题再说,反正要开会,反正要表态。

要开会,就要起草文件、讲话吧。

大家所熟知的“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稿四稿,刚刚起跑;五稿六稿,还要再搞;七稿八稿,搞了再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的情况可以不说,但要说的是,这些会议需要的稿件,白白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

机关搞材料,也有一个“底线思维”,那就是不能出错。不管你苦熬出来的材料有多少思想性,一旦出现某种表述错误,或者出现个别文字错误,坏了,各种批评,各种通报啊。

再说筹备会议吧,那可真是专业啊。就特么像阅兵一样,桌子一条线,椅子一条线,水杯一条线,文件一条线,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斜看一条线,恨不得用尺子比划。

开会,在专业问题上向来很扯淡,在扯淡问题上向来很专业

最特么可恨的就是摆桌签!本来按照大猫小猫、参会名单把桌签摆得好好的,不知道突然哪个哥们就不来了,或者突然增加了一个哥们。

这哥们如果是个小猫还好说,如果是个大猫,那可是需要一阵手忙脚乱啊。每次遇到需要调整桌签的情况,心里总在鼓捣:到底是什么玩意发明了桌签。

讲真,有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在专业的问题上一向扯淡,而在扯淡的问题上一向专业。

信不信,承办会议一年,至少减寿十年!

关键的问题是,开小会讲的都是大事,开大会讲的都是小事;开会的人基本不干事,干事的人基本不开会。有时候,干事的人也得陪会。

开那么多会干什么呢,开那么多大会干什么呢?

可能是考虑大家平时工作辛苦,开个会让大家休息一下吧。

开会,在专业问题上向来很扯淡,在扯淡问题上向来很专业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说的是,朝旦夕夜,万物生长,只要尊重自然规律就够了。一旦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老天爷(自然)从来不多说一句话,依然治理得如此井然有序!

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集团,只要把导向搞端正了,兴旺发达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比如,只要真正倡导公平正义,牛鬼蛇神必然鲜见;只要真正重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自然走开;只要真正重视英雄人物,戏子误国必然遁形。

这些,哪是会议能够真正解决的?

天下苦“会”久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